02.26 規模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西征北伐為什麼派出的都是普通將領?

太平天國運動---一場規模最大,耗時最長的農民起義運功,在太平天國運動的14年中,沉重的打擊了腐朽的清王朝統治,橫掃八旗、綠營、席捲大江南北超過14個省,500多座城池淪陷,差一點實現了恢復中華歷史的使命。

在浩浩蕩蕩的太平天國運動中,最為令人矚目的當屬北伐西征。北伐為了進入燕京,將咸豐皇帝趕出都城;西征則是為了取得長江中游地區,獲得糧食佔有,為京提供糧草物資,確保大本營的安全。

規模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西征北伐為什麼派出的都是普通將領?

但是就是至關太平運動的轉折點,西征北伐為什麼出征的將領都是普通將領,而不是當時的“王”呢?

1853年5月,東王也就是楊秀清派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朱錫琨等率2萬精銳老兵北伐,任務是“間道疾趨燕京,勿貪攻城掠地,以靡時日”。掛帥出征的是林鳳祥、李開芳,職務是“總制”,後加封“丞相”銜,途中再授予“侯爵”,而不是王。這些人雖然有衝鋒陷陣之勇,但是沒有領導將士之能,缺乏一定經驗。

西征隊伍,除胡以晃、曾天養有過帶兵經驗,賴漢英則是關係戶,韋俊、石祥貞等名將尚未養成。可以說,西征軍團之統帥部實在太過一般,不但沒有“王”,連名將都沒有。北伐、西征兩大軍事行動,沒有“王”掛帥,實在有意思。

規模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西征北伐為什麼派出的都是普通將領?

歷史上一般有以下幾個原因分析?

1.楊秀清自我誇大,認為八旗、綠營都是小兒科,不堪一擊

因為當時從1851年1月開始起義,到了1853年3月,已經發展到60萬人數的太平軍就已經佔據了東南半壁江山,當時綠營、八旗確實已經過於腐朽,不是太平軍的對手。當時敢出手的只有向榮,但向榮正在南京郊外組建“江南大營”,其餘各地清軍沒有像樣的悍將統率,豈能抵禦得了太平軍呢?

規模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西征北伐為什麼派出的都是普通將領?

2.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相繼死亡,再派出王可能會折損

1852年6月、8月,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等相繼在戰鬥中陣亡,且都是被清軍槍炮給打死,當時這二人身份也是非常的勳貴,蕭朝貴是上帝的女婿,馮雲山是上帝的兒子。當時太平軍隊拜上帝教如此推崇,上帝的親屬都能死,對於拜上帝教也就沒了信仰。剩下的幾個兒子如果再折損,那拜上帝教就完蛋了。

規模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西征北伐為什麼派出的都是普通將領?

3.太平天國的王,任務繁重,難以脫身

太平天國實行的是“軍師負責制”,天王是“虛位”元首,臨朝不理政務;國家一切政務由“軍師”來處理,即是左輔正軍師楊秀清、右副軍師韋昌輝兩位負責。太平天國的“軍師”不是參謀人員,而是丞相,自然就公務繁重難以脫身了。

規模浩大的太平天國運動,西征北伐為什麼派出的都是普通將領?

4.楊秀清為了保證地位穩固,不想讓石達開、韋昌輝立功

韋昌輝、石達開可以“分管政務”,與楊秀清一起處理軍國大事,表明北王、翼王有實權,要知道當時金田起義的時候,一共就2萬人,但是韋昌輝帶來了2000人,石達開帶來了7000人,幾乎佔了金田軍的一半人數,而楊秀清呢,嘛都沒有,靠著忽悠上了位,如果當時是石達開、韋昌輝都去了,再取得省裡,估計楊秀清要地位不保。

根本來說,北伐、西征固然重要,但是因為楊秀清快速取得的壯舉,蔑視清軍,“殺雞焉用牛刀”,豈能出動“王”呢?當然楊秀清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不讓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怪帥出征,也是問題關鍵,後來戰事吃緊,實在頂不住了,才讓石達開去,如果一開始就讓這些“王”去掛帥,結果會如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