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國歷史階段如何劃分“古代”“近代”現代”?

小蠻腰視界


中國歷史的分期有不同的分法,一般認同的劃分階段如下;

中國古代史(遠古時期——1840年) 按朝代來分,從夏、商、周、秦、漢,經三國、兩晉、南北朝,到隋、唐、宋、元、明,直至清中葉。按社會形態來分,包括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不同形態的社會時期。古代史又可以分為上古、中古、近古三個時期,上古指夏商周秦漢等較早的古代,中古是指三國兩晉至隋唐等較晚的古代,而近古就是指宋元明清至1840年這段最近的古代歷史了。至於社會形態的的劃分時間則分歧更多,多數意見認為從夏朝開始進入奴隸社會,戰國時期開始進入封建社會,此後便是漫長的封建專制統治時期。當然這也是中華文明光輝燦爛的輝煌時代,經濟、文化、科技長時期處在世界前列。

中國近代史(1840——1949年)包括清朝晚期和民國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這一百餘年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幸福的革命鬥爭時期,也是無數仁人志士開展民族復興、開啟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奮鬥時期。以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為標誌,近代歷史分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兩個時期,其顯著的區分是革命的領導者是誰,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革命才取得了最後勝利,中國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中國現代史(1949年——現在)人民共和國時期,也稱為新中國時代。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跨入了社會主義社會。以1979年為界,又可以分為前三十年和後四十年。前一階段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後一階段是改革開放時期。總之70年的不懈奮鬥我們取得了偉大的 成就,GDP排名世界第二位,初步實現了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四個現代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