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一场疫情后,我终于明白了这部豆瓣9.5分影片折射的人性之光

疫情期间,看了《美丽人生》,温暖而感动。

这部时隔23年重映的电影,在眼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似乎分外应景。

一场疫情后,我终于明白了这部豆瓣9.5分影片折射的人性之光

1997年,《美丽人生》在意大利首映,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原创电影音乐等70项大奖。

戛纳电影节首映落幕时,在场全体观众集体起立,带着崇高的敬意,含着感动的泪水,鼓掌达12分钟之久。

2020年1月3日,《美丽人生》再次重映,仍然看哭无数人,豆瓣评分高达9.5,位居豆瓣电影Top250第5位。

一场疫情后,我终于明白了这部豆瓣9.5分影片折射的人性之光

1

影片的男主角是犹太人圭多,一个其貌不扬、家境普通的普通人,但却乐观向上、幽默风趣,无论遇到什么窘境,都能一一化解。

一场疫情后,我终于明白了这部豆瓣9.5分影片折射的人性之光

想开书店,当地不批准,他乐呵呵地去餐厅当了服务员,而且凭借着难得的风趣,赢得了各类顾客的欢心;

从他第一眼邂逅女主角朵拉,就被其美貌和气质深深吸引,从此穷追不舍,想尽各种方法逗朵拉开心;

就算得知他的“情敌”是当地的“高富帅”,也不气馁,最终竟然真的靠着幽默与善良,抱得美人归。

一场疫情后,我终于明白了这部豆瓣9.5分影片折射的人性之光

结婚后,他们生下了乔舒亚,一家人其乐融融,无比和谐。

但好景不长。

有一天,他和儿子被押送到纳粹集中营。

但即使在那样凄惨的环境下,圭多也用尽全部力气,给乔舒亚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让他快乐地活在孩子的游戏世界。

圭多告诉乔舒亚,他们正在玩一个很刺激的游戏,主持人是那些严厉的军人,如果不遵守规则就要扣分;最早累积到1000分的孩子,可以获得一辆真正的坦克。

一场疫情后,我终于明白了这部豆瓣9.5分影片折射的人性之光

最后,纳粹溃败,撤退前决定杀光纳粹营里的犹太人。

圭多把儿子藏在了铁箱,告诉他这是最后一个游戏,必须要等到什么声音都没有了才能出来:“我们已经积满940分了,只差60分就赢了!你千万不能出来。”

而圭多却在纳粹人的枪声下,离开了这个世界。

最让人感动的,是圭多最后被枪指着,走过最后一段与儿子目光交融的路时,仍然昂首挺胸,脸上挂着马上就要胜利的笑容,不见一丝窘迫。

或许这也是这部影片最想传达给我们的:哪怕在残酷的人生里,也依然要保持积极的乐观主义。


一场疫情后,我终于明白了这部豆瓣9.5分影片折射的人性之光


2

无论身处什么时代,这部影片都能触动人类最敏感的神经。

在战争年代,它带给我们温暖,教会我们乐观;

在和平年代,它让我们珍惜当下,面对人生低谷要豁达;

而在如今的疫情之下,它让我们懂得:你无法改变外界,但可以改变心态。

想起前不久看过的一则新闻。

在武汉的方舱医院,有位护士为了给病人带去欢乐,在自己的防护服后面写下“胡歌老婆”四个字。

一场疫情后,我终于明白了这部豆瓣9.5分影片折射的人性之光

胡歌很快看到了这张照片,在微博回应道:“你是最美的小光头,期待疫情早日过去,期待掀起你的盖头来,这个名字暂时借你一用,之后记得还给我哦。”

一场疫情后,我终于明白了这部豆瓣9.5分影片折射的人性之光

这则消息一出,网友们都乐了,纷纷给胡歌点赞评论:

“胡嫂威武!”

“胡歌你就从了那个护士姐姐吧!”

一场疫情后,我终于明白了这部豆瓣9.5分影片折射的人性之光

在这个特殊时期,看到这样逗乐的消息,每个人都会由衷一笑。

他们用幽默与乐观,在原本的黑暗中擦亮了一簇火光,明亮又温暖。

哪里有天生美丽的人生,只不过再苦再难,我也还能找到乐趣。

就像罗曼·罗兰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3

快乐并不是天赋,而是一种能力。

苏格拉底年轻时,生活拮据,和几个朋友挤在一个小屋子里。

在别人看来,真的窘迫极了,但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忍不住问:“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转个身都困难,怎么每天这么开心?”

他说:“我跟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还有比这更开心的事情吗?”

不久后,苏格拉底的朋友都成家了,随之也搬离了那个小屋。

只有苏格拉底一个人了,但苏格拉底依旧每天很开心。

有人问他,怎么还是这么开心?

苏格拉底笑着说:“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

或许这就是哲人的智慧,不管身处何方、身居何位,任谁也不能剥夺我快乐的权利。

一场疫情后,我终于明白了这部豆瓣9.5分影片折射的人性之光

就像王尔德说的:

“即使身处脏水沟和下水道,也要仰望星空。”

新冠肺炎肆虐时期,有人一身锈,有人万丈光。

区别在于,是否能在黑暗中,依然保持希望和乐观。

马歇尔·海尔博士总是告诫他的病人们要“高兴一些”,因为健康和快乐的心态胜过任何治疗药剂。

乐观的人相信自己可以控制命运,可以不停地想象即将发生的好事,并为自己创造机会。

一篇曾经发表在《PNAS》上的新研究发现:乐观程度最高的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寿命比那些很少进行积极思考的人的寿命长11%~15%;乐观主义者活到85岁甚至85岁以上的几率也最大。

一场疫情后,我终于明白了这部豆瓣9.5分影片折射的人性之光

4

那么如何才能即使深陷低谷,依然心向阳光?

心理学家Elizabeth Bernstein曾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过一篇关于如何改变消极思维、保持乐观的文章,大获好评。

她提到的这种方法,叫作“认知重评”。

(1)梳理你现在的消极思想

可以拿一张纸,实事求是地写下你现在的消极情绪,进而认识到这些消极情绪的根源。比如:“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心里好恐慌。”

纽约心理治疗师Paul Hokemeyer说过:“这种梳理能够帮助你减少思维中消极的想法。”

毕竟只有能意识到,才能去改变。

(2)寻找支持消极情绪的证据

接下来把这些消极想法变成问题,比如:“我有什么可以恐慌的?我为什么会恐慌?”试着去回答这些问题,你可以发现,并不会找到许多证据。

然后,再提出一些相反的问题,比如:“我为什么可以依然淡定呢?”把这些证据列一个清单。

最后你会发现,其实支持你保持淡定的证据会比恐慌多,这样你就能正确认识自己了。

(3)不断地练习

将以上方法不断地去练习,直至形成你自己的思维习惯。

《行为研究与治疗》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认知行为治疗中练习认知重评的人在16周之内消极情绪显著降低。

因为长期以来对于任何情绪,都有了固定的思维方式,只有不断练习,才可以将其扭转。

下一次有了负面想法时,可以在一张纸上多写一下反面情绪的支持证据。

总之,乐观一定是可以练习出来的能力。

一场疫情后,我终于明白了这部豆瓣9.5分影片折射的人性之光

5

《美丽人生》还揭露了这样一个真相:

人生本就是一场悲伤与欢乐的交集,可以阳光万里,亦可以狂风暴雨。

但决定在人生中是否快乐的因素,却只有我们自己。

就像影片中多次引用的叔本华的那句话:“意志决定一切。”

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告诉我们:

生活即使再苦,也会有甜蜜的瞬间;人生就算再难,也一定不能轻易放弃!

遇到不开心,笑一笑,挺过去,迎接你的,就是万丈晴空。

一场疫情后,我终于明白了这部豆瓣9.5分影片折射的人性之光

彼得森在《人生十二法则》里说:

“做出悲伤的样子,你会感到更悲伤;做出快乐的表情,你会觉得更快乐。当你觉得自己开始拥有时,你就更有可能拥有更多。”

要相信“相信”的力量:你相信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就算此刻外界波涛汹涌、残酷不堪,最起码我们还可以决定,以什么姿态活下去。

致敬我们每个人的美丽人生。

共勉。

一场疫情后,我终于明白了这部豆瓣9.5分影片折射的人性之光

作者简介:孟小喵,多平台原创作者。一只可爱、温暖的喵,希望通过读书写作,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