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老師上課比較喜歡提問成績好的同學還是成績差的同學,為什麼?

用戶68431221


老師上課提問比較喜歡點成績一般的同學回答,因為成績好的同學一般的課堂問答都會,如果老師點他說,就相當於一下子找到了正確答案,其他同學覺得原來是這樣啊,我也會。正所謂一切來得太容易。如果老師點成績差的同學回答問題,一個,兩個……都回答不完整或者回答不上來,這樣就佔用了大量的課堂時間,而且學生們上課沒積極性。所以老師不得已而為之。但如果老師點成績一般的同學回答問題就不一樣了,不但節省了課堂世界,有增加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成績一般的同學會更認真的聽講更努力的學習,因為他們得到了肯定看到了希望。




我不完美但我唯一


我是老師,我來回答。

老師上課比較喜歡提問成績好的學生還是成績差的?

視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提問處於班級中等水平的學生,我需要從平均水平出發,瞭解我的講授與學生接受的兼容程度,以便根據學生反饋的情況,及時調整授課的節奏和內容。

新授課,又比較有難度的地方,需要提問成績好的學生,他們的回答有助教的功效,把我的問題,經過他們的理解,用更適合學生思維方式的語言,表述出來。

複習課,比較基礎簡單的知識,提問成績差的學生,既瞭解他們複習後的效果,回答正確又起到鼓勵他們學習信心的作用。

還不能忽略的是,那些活潑外向,上課積極喜歡發言的學生,這是我的粉絲,我的捧哏,不能冷落他們的熱情。

至於有人說,老師上課就愛提問和老師單獨補課的學生:一,首先,有請我單獨補課的,我必欣然前往。粉筆灰不能變大米,我吃大米也得花錢買,學生有提高,我有收入,學生有成績,我有業績,何樂不為?

二,他有實力單獨請我上課,已經額外有所得,我們有時間在課堂外單獨提問解疑,我為什麼還要在課堂上和他墨跡?

三,別忘了,我也是讀書出身,我和那些勤奮好學的學生本能的“惺惺相惜”。

或者你以為,有幾個豪門裡子弟,官宦家兒女會立志投身教育事業?真實情況是讀師範的我們大多來自平民百姓家庭,我對那些請不起家教的學生有著天然的同情。

欣賞和同情,當然我必須上課提問他們,在我小小的能力範圍內,我有我能維護的公平。

四,說得再實際些,學校考核我成績的標準是一個班,而不是單獨補課的那幾個人,哪多哪少,我不知道?

我單獨給他們補課,他們成績已經在上升了,我課堂有時間為什麼不顧及成績沒有提高的學生?我不要班級平均分了?

綜上所述,事實就是這麼個事實,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


三人行有我為師


老師上課提問的主要目的是,一方面督促學生課下認真複習,另一方面是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一般來說,老師比較喜歡提問成績好的學生,這是一種常態心理。因為成績好的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率比較高,同時一方面可以給全體學生明確正確的答案,另一方面可以節省課堂時間,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但這也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做,也不是每節課都這樣提法,而是靈活掌握,方式多樣。下面結合自己平時的做法,簡要談談這個問題。

1.老師備課時一般都要設計好上課檢查提問的問題。問題的設計一般分三個層次,難度較大的問題,讓優等生的同學來回答;難度適中的問題讓中等左右的同學來回答;難度較小的問題讓後進生同學來回答。這樣通過回答,老師能瞭解到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能調動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所有學生的學習信心,同時也能節省課堂提問檢查的時間,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

2.課堂提問可以採取多種形式。如可以採取分組形式,把班級分成四到六個組,把問題分到每個小組,先讓每個小組進行思考、分析、討論,然後小組選代表來回答,回答不出來的再由其它組回答,並以打分的形式進行評比;也可以採取搶答的形式,問題提出後,給學生一會思考的時間,然後所有同學進行搶答,也是以小組為單位,以打分的形式進行評比。這樣就調動了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比較高,所有學生都參與課堂的思考、討論、回答,從而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3.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給予正確的評價。特別是對於中等生或者後進生同學,如果答錯了,或者說不會,這時教師不要訓斥、批評學生,也不要急於讓學生馬上坐下,教師可以再把問題複述一遍,或者給以簡要提示,鼓勵學生再積極回答,這樣學生就有可能回答出來;即使學生仍回答不出來,也要請學生先坐下,讓他聽別的同學的回答,然後再請他回答一遍。這種做法對提高中等生、轉變後進生、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是很有好處的。這樣也給學生以後回答問題增強了勇氣和信心,有利於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總之,課堂提問的方式並不是單一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一切為每個學生著想,為所有學生的學習負責,絕不能挑肥揀瘦,不公平對待學生,做一名讓所有學生尊敬的教師。

希望我的回答能讓你明白了教師是如何提問學生的。歡迎好友提出寶貴意見,並給予關注,謝謝。


奮鬥者4285


喜歡提問成績好的。

1.因為成績好的學生舉手比較積極。

2.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讓老師有成就感。

3.成績好的學生體現老師的工作業績。有些成績不好的永遠都不會回答你想要的。

4.成績好的學生讓老師少費心。

還有一個事實,老師不是都不愛差生。每個班級都有差生,只要他們不是特別的調皮搗亂,給老師找麻煩,老師也不會不喜歡。都是自己的學生,手背手心都是肉,老師也明白用成績好壞這唯一的槓桿來衡量學生是錯誤的,何況老師也一直盡心盡力地想提高他們的成績。

做老師的永遠的會為自己的學生著想,老師對自己的學生好,也希望老師自己的孩子在別的老師那也能得到好的關注。


龍少拉丁舞資料公佈


你好,我是涓月老師,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你的問題是老師上課比較喜歡提問成績好的同學還是成績差的同學。作為一名教師,我想說:其實,老師更關注成績差的同學。向他們提問的次數更多一些。

一般而言,課堂上,成績好的同學一般不需要特別關注。老師對他們的學習效果也很放心。課堂的時間特別寶貴,所以,在大部分時候,教師不需要太花時間向成績好的同學提問。反而是那些成績差的同學,他們的學習效果如何,教師的心裡沒有底,需要通過提問來檢驗。

當然,有時候,教師為了完成預定任務,保持正常的教學流程,節省時間。教師會通過向成績好的同學提問,從而帶動全班同學前行,推動教學進程。

總而言之,決定一個水桶的裝水量是最短的那塊木板。同樣,決定一個班級的整體水平是成績差的同學。教師還是希望他們能趕上來,所以,大部分情況下,向成績差的同學提問的次數更多。


小學語文教師涓月


如果我是老師我會好壞結合,

1.如果老師提出的問題,大家都答不上來,說明大家都沒有聽懂,這樣會說明老師講的不好

2.如果都挑選好學生回答上來了,確實很有成就感,但是老師也需要驗證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也就是說看看是否大家都真實的接收明白了,也就會挑選一個學習不怎麼好的學生檢驗


大頭菜的開花夢想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作為一名老師,不會用成績來衡量每一個學生,我也一直在踐行著,只要每個孩子努力就是好學生。所以,就這個問題而言,沒有絕對的喜歡提問哪一類學生。老師是課堂的把控者,在每節課開始之前都會認真鑽研教材,確定每節課的重難點,分析每一個學生的認知水平,預測每一節課的突發情況,這樣才能做到遊刃有餘!

對於課堂提問,其實哪類學生都會兼顧,具體還得要看孩子的配合。在每位孩子都積極配合的情況下,如果是特別難的問題,可能會將希望放在成績好的孩子身上,讓他們來打樣板,給其他同學提示。不過這也不是絕對,有時候反而成績中等或一般的孩子腦子更靈活。所以老師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懂得觀察孩子,每一個孩子都要兼顧。如果是一般的問題,就比較傾向於中等學生,如果他們都能回答正確,說明這個知識點就掌握的差不多了。如果是一些簡單問題,會比較傾向於班級當中的後進生,一是檢測他們知識掌握程度,更多的是讓他們在班級中找到存在感,對他們給予鼓勵和肯定。

所以,對於老師而言,課堂提問是檢測孩子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但決不會以成績來區分孩子,每個孩子在自己老師眼裡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更多人,謝謝!


碩畦


老教師的經驗:

1.視題目難度而定。拿不準這個問題某某會不會,就讓他說說吧,如果他答對了,比他好的肯定會,比他差的重複解釋一下就好啦,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2.有時會故意讓一個差生回答,前提是我課前跟他交流了,知道他會,提升他的自信心和獲得同學們的鼓勵。

3.有時提問也是為了提醒走神兒的孩子。

4.最難的題目,一定留給思維敏捷的孩子,他的想法往往具有啟發性。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幫到你?


畢達哥拉斯與達芬奇


現在的老師也逐漸改變了對成績好壞的觀點,不是說學生成績好就高看一眼,成績不好的就另眼相待。

但是許多老師提問時候習慣了找成績好的學生起來回答,而且總是那幾個,學習成績差的被提到的概率很少。為什麼呢?可能是這個原因,成績差的學生對學習沒興趣,提問的東西不知道,有的同學可能在課堂上喜歡搞小動作影響到他人,和老師唱反調,老師會不頭疼生氣嗎?而且還屢教不改的,像油鹽不進的老油條?老師提問他時故意搗亂,這樣給老師形成定向思維一般不會提問差的。

  這樣一來成績好的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並主動回答,學習熱情高漲,成績自然步步高昇;相反那些基礎差的學生被提到的機會很少,有時即便有好的答案沒有被老師給予發言權或者因為自卑心理放棄主動回答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習的積極性減退,自信心不足,勤于思考的習慣也慢慢的被抹殺,成績也是原地踏步或者是更差。


用戶可愛小蘋果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我比較喜歡提問以下幾類學生:

一,比較喜歡提問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比如說,跑神了,玩東西,說話,看小說……通過提問,讓他們知道,老師很關心你,不能開小差,要好好學!

二,最近學習狀態呈現上升趨勢的學生。因為老師約談,家長督促,自我反省等因素造成學生最近學習狀態比較積極的學生,多提問代表老師對學生的關注,還可以檢查學生本節課是否聽懂,可以促使學生學習勁頭和學習成績的提升!

三,舉手比較積極的學生!每個班級就有那麼幾個學生,特別愛發言,他們舉手老師不提問,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一旦舉手沒有提問,學生立刻馬上就會不開心的!

四,比較有難度的問題,成績好的學生也要提問,也不能因為成績好,常年不提問,學生會有老師漠視的感覺。

個人工作所感,適當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