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張掖市高臺縣宣化鎮:調優結構促增收 開足馬力“鬧”春耕

眼下,正是春小麥和孜然播種的最佳時節,宣化鎮田間地頭,農民忙著耙耱保墒,施肥播種,處處呈現出一派春早人更勤的熱鬧場景。


張掖市高臺縣宣化鎮:調優結構促增收 開足馬力“鬧”春耕

宣化鎮北片五個村地處黑河沿岸,土地鹽鹼大,前些年,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作物為主,種植結構單一,土地收入徘徊不前。近年來,通過市場運作和農民不斷探索實踐,孜然等耐旱節水作物倍受農民青睞,經過優勝劣汰,種植結構也逐步向多樣化轉變。


張掖市高臺縣宣化鎮:調優結構促增收 開足馬力“鬧”春耕

“這幾天,我先種了10畝孜然,氣溫回升之後,還打算種13畝辣椒,5畝瓜菜制種,4畝鮮穗玉米。”宣化鎮樂一村村民楊德成說。42歲的楊德成家裡種著30畝耕地,這些年,由於地多出不了遠門,他就在土地上做文章,不斷調優種植結構,這幾天,他趁著地溫上升,鹽鹼未返潮,抓緊播種了孜然套黃豆。

近年來,宣化鎮按照“引龍頭、簽訂單、建基地、增收入”“區域化佈局”的發展思路,通過土地流轉、大戶帶動、規模種植等方式,促進中低產田改造、改良;積極引導農民因地施種、調優結構,實現薄地厚產。目前,全鎮5000畝耐旱節水的孜然已施肥播種,4500畝春小麥也陸續開播,春耕生產正緊鑼密鼓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