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不‘疫’般的开学季:“病毒阻路,但教育绝不能停下脚步。”

今天是我开学的第二天,由于疫情的缘故,我们通过网络进行线上学习,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第一次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听讲与教学。


第一次尝试在网络上倾听老师的授课是一件十分新奇的事情,而且你难以想象学生在屏幕的后边都在做些什么,没准正端起饭碗吃得津津有味呢!


不‘疫’般的开学季:“病毒阻路,但教育绝不能停下脚步。”


为了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大小院校都在假期开始网络授课的直播试讲,在此期间,我们看到了网络授课的许多问题,比如缺少电子设备、没有WIFI、没有电、手机流量试播存在卡顿等一些问题,广州的一位高三老师就遇到了直播中的种种问题。


1


卢伟山是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教导处副主任、高三级长、高三数学老师,他的妻子在医院急诊科上班。今年,按照妻子医院轮休安排,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的妻子有七天的春节假期,一家人计划1月23日回老家过年,陪陪一个人在家的老父亲。


然而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取消所有医护人员的假期,一家人的计划被打断,为了让妻子放心,卢伟山带着两个孩子回老家。只有在妻子休息的时候,夫妻俩才可以通过视频聊天问候。


作为一名高三教师,在网络直播授课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由于在老家农村,没有电脑、没有课本,也没有直播需要的其他硬件设施等一系列问题。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卢伟山向邻居借了电脑,获取电子资源进行备课。


课备好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数学的教学特点,直播只是结合PPT讲课,对于解析几何的内容,效果并不理想。卢伟山为了提升讲课效果,寻找更好的直播形式与方法。


卢伟山思考一番,想到离村不远的小学,是否可以借助小学的教室进行直播呢?经过努力,他通过亲戚关系找到了小学的校长并顺利的借到了教室。


然而这所小学没有电,也没有WIFI,通过手机流量试播,存在卡顿的情况。经过苦思冥想,卢伟山再次修改了教学设计后,进行第二次试播,这次又出现了问题,手机摄像头对准电脑屏幕的时候,产生‘花屏’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卢伟山想到了PPT上的题目复印的纸上以便学生能够看清,同时将需要讲解的题目抄到黑板上,用了三个教室,写了满满的五块黑板。卢伟山虽置身在小学教室教学,但却让学生们感觉就在教室学习。


高三的学生已经进入了紧张的备考阶段,卢伟山作为高三年级级长,时刻注意教育局指示,并及时将教育局的要求传达给高三级,积极思考高三年级在疫情情况下如何开展高三的复习备考工作。


同时,卢伟山还积极开展家校互通工作,给家长们写了一封信,将学校的教学计划告知家长,争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


“病毒阻路,但教育绝不能停下脚步。我们也与家长们一样,时刻为孩子们的学习而思考。”

卢伟山在给高三家长的一封信中写道。


不‘疫’般的开学季:“病毒阻路,但教育绝不能停下脚步。”


2


前两天,95岁清华教授直播授课上热搜,95岁的张礼老师,是清华大学最长的老师。


32岁的胡嘉仲与张老联手开设“量子力学前沿选题”,2月20日,是他们在线云课堂的首次亮相。


“量子力学前沿选题”这门课从1998年开课,张老讲了22年。作为一门研究生专业课程,每年也都会有很多高年级本科生选择这门课。


为了讲好这门课,张礼老师一直在和时间赛跑。他曾分享自己的每日作息:早上五点,起床看文献,没课时,就到清华高等研究院办公室,继续读文献,每天至少8小时,有时连周六也在忙碌。


老先生基本每个讲座都听,还常常提问。令我这个年轻人羞愧难当,唯有倾佩。


说到这里,你会问了,年过九旬,哪来的精神?张礼老师把这归功于锻炼。从1977年开始,张老就开始晨跑,之一习惯一直坚持到90岁。此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张老的晨跑改为绕着大礼堂疾步快走。


时常有人问,从教70余年,还要教多久?张老说:“如果有一天,脑子不行了,看不懂,也讲不懂,那我就投降。可没到那一步,我绝不放弃。”


无论是在小山村的教室中,还是沐浴在暖春的清华园里,师者仁心,香远益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