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卖爆的睿远基金和没有安全感的你

睿远基金又卖爆了。

“比例配售,估计最多在10%,赶紧占坑!”一位中金财富的销售在朋友圈里发到。

实际上他还是太乐观了。

1200亿认购,5%的配售比例,让我想起了科创板基金和睿远一期基金的火爆场面。与近期交易量和流动性偏低的A股不同,似乎明星公募基金从未感受过市场流动性的危机。

根据券商中国报道,截至中午,募集资金已超550亿;截至下午3点,据不完全统计,募集资金超过700亿,招行上海分行卖超100亿。来自兴业证券方面的信息显示,广东分公司单一客户下单9亿元。

卖爆的睿远基金和没有安全感的你


要知道,虽然明星公募一直有着非常不错的募集业绩,但1200亿的认购金额的确多年未见。

1. 冰火两重天的股权投资

相比之下,前几年在募资方面火爆异常、屡创新高的股权投资基金,在今年迎来了极度深寒。

最近朋友圈中被销售股权基金的消息刷了屏,有的是国资老牌GP,有的是海外资管权贵,更有传统VC豪强,从朋友圈中的销售话术中也可以看出这些基金过往业绩的强大。但只要跟销售这些基金的朋友聊起来,问到募集情况怎么样,几乎每个人都在摇头。其中有一个资深的销售跟我说到:“实在是卖不动。”

根据清科私募通数据,2019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活跃度持续下降,募资金额、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分别同比下降了6.6%、17.8%和29.3%。募资金额低于2016年,这已经是股权投资募资、投资和案例数连续第二年同时大幅下降了。

而被人视为股权投资行业救星的S基金,从2018年至今也只有深创投一支百亿级别的基金,除此之外没有上规模的产品。连著名的创投媒体36氪在近期对S基金的一篇分析中,也没有提及除深创投以外的任何一支S真正的基金。

新发产品无人问津,S基金人人摇头,股权投资的冰冷与公募基金的火爆形成明显反差。投资者资金向标准化产品回流已成定局,市场信心大受打击。

2. 投资者需要一个确定性的答案

为什么会这样?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近些年大部分股权基金管理人业绩都很糟糕。

2018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2%的机构IPO账面退出金额占整个市场IPO账面退出总额的43%。而根据奥博财经观察,2019年这一数据将有可能进一步提升到50%以上。这也意味着在2012-2015年募集的基金中,有大量的基金管理人退出业绩不佳甚至无法退出。

而这几年成立的基金的资金来源绝大多数都是散户投资者,在不清楚股权投资基金风险的情况下被“忽悠”着投资了这期基金,而多年之后发现基金业绩与当初宣传的相差甚远不愿意再投资了,导致募资额有大幅下降。

其二,解释起来就有点复杂了。

我们先看一个新闻。

卖爆的睿远基金和没有安全感的你


财富管理行业的老大哥诺亚财富在内部邮件中提到全员每月减5个工作日的薪水,但这只是个缩影。

西贝、奔驰等大型企业在疫情期间都爆出现金流困难,需要尽快复工的情况。

不仅如此,在本次疫情期间由于对人们外出的限制,餐饮、商超、旅游等行业直接受到重创,而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迅速向其他行业蔓延。本来度过困难重重的2019年就已经非常不易,融不到资、欠款收不上来,在2020年重要的流量端口春节假期期间又遭遇现金流、产业链双重停摆,经营情况日益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你是实力雄厚的企业主,还是手中有存款的普通人,心里都是惴惴不安,对未来无比担忧,甚至做好了在未来5年过苦日子的准备。

尾款没有结的客户可能随时倒闭,负担高额成本的公司下个月会发不出工资,每个人的收入都迎来了一个极大不确定性的时期。在投资者看来,这个时候把手中宝贵的现金再投入到一个长达5年期并且存在着极大不确定性的产品中,明显是不明智的。

“理财是要理的,但风险是绝对不能冒的。”这是大量投资者心中的想法。

的确,对于很多想要高收益,但又不想冒着本金损失风险的投资者来说,公募基金是一个无比合适的选择,而明星公募基金更是其中最受投资者追捧的。传奇的历史业绩,大牌的基金经理,T+2的灵活赎回,资本市场近期的优异表现,国家的大力支持,这种产品满足了投资者对于投资的一切需求。

所以与其说明星管理人有魅力,不如说投资者现在可选的的确不多,而疫情所造成的恐慌情绪进一步加剧了大家对于安全感的迫切需求。

睿远基金出现的恰到好处。

3. 明星公募基金真的是答案吗?

虽然我个人也非常看好睿远这一期基金,但这并不代表明星公募就一定是一个能提供确定性的答案。

如是研究院昨天发布了一组数据。


卖爆的睿远基金和没有安全感的你


在其选取的10只首日规模超百亿的爆款基金中,仅有4只基金年化收益为正,并且无一超过10%。

购买公募基金还是需要一些技巧的。

所以下面我提出几点建议供想要购买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参考:

1. 购买基金的时间。基金买入的时机并不是随时买进就可以,一个发行在大盘3000点左右的基金一定比发行在5000点的基金盈利概率大的多,而一个指数处于低谷期的行业购买价值一定比处于高峰值得高,毕竟涨得越高跌的可能性就越大,再好的行业也逃不开这个道理。

2. 基金的操盘经理。随着市场的扩张,大量的基金经理进入到行业中来,鱼龙混杂,确实要挑。首先,如果一只基金运行了2年没有更换过基金经理,这只基金就非常值得关注。因为交易策略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一只基金表现的好坏,频繁的更换基金经理对于基金业绩的影响非常大。其次,一个成熟的基金经理一定是有固定业绩追溯的,所以无论多大牌公司发行的产品,都要记得查一查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有经验的基金经理是完全可以带领投资者穿越牛熊的。

3. 基金的发行规模。船大难掉头这的道理大家都懂的,规模越大的基金操盘策略越保守,规模越小的基金策略反而越灵活。所以大家可以注意观察,无论是多大牌的基金经理,业绩最好的成名作一定是一只规模不大的小基金。小基金经常会给你带来大惊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