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當“穩字訣”遭遇“倒春寒”——新冠疫情影響之住宅地產篇

這個春天有點冷。在住宅地產行業,寒冬之聲在2019年此起彼伏,但2020年的春天也並沒有轉暖,新冠病毒疫情又帶來了一場“倒春寒”。新冠疫情對住宅地產的影響有何特點?過去“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政策取向是“單向降溫”,但如今,面對不同尋常的“倒春寒”,政策會否轉向“送溫暖”?本文覆盤了SARS期間住宅地產的表現,並結合當前住宅地產的現狀,以期得出一些有參考價值的結論。


一、以史為鑑:覆盤SARS對住宅地產的影響


通過追蹤商品房銷售額、商品房價格指數等指標,不難得出整體結論:SARS對住宅地產短期衝擊顯著,長期影響微弱。短期來看,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速在2003年3月開始大幅下滑,在疫情最為嚴重的4月份進一步滑落,在5月份隨著疫情好轉有所反彈;長期來看,儘管中國商品房銷售價格指數在疫情期間出現了下降,但是疫情過後延續了之前的上升趨勢。

圖1:SARS爆發前後,商品房銷售額與商品房價格指數表現

當“穩字訣”遭遇“倒春寒”——新冠疫情影響之住宅地產篇

資料來源:Wind,遠洋資本研究發展部

注:商品房價格指數基期為1998年12月


二、著眼當下:本次疫情影響下,住宅地產調整更曲折


住宅地產在當前時點與2003年有四點顯著差異,疊加本次疫情重於SARS,預計本輪住宅地產調整幅度會更大,調整時間會更長,這場“倒春寒”非同尋常。

(一)發展階段不同:2003年中國房地產處於快速成長階段,城鎮化率僅40%,如今城鎮化率已經大幅提升到61%,購房需求邊際遞減;

圖2:人均居住面積(以北京為例)、城鎮化率差異對比

當“穩字訣”遭遇“倒春寒”——新冠疫情影響之住宅地產篇

資料來源:Wind,遠洋資本研究發展部

注:左軸為人均居住面積,右軸為城鎮化率

(二)政策定位不同:2003年房地產首次定位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政策偏向鼓勵和支持,如今中央對房地產定調為“房住不炒”,強調“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政策取向以“降溫”為主;

(三)房企體量不同:2003年房企船小好調頭,如今房企銷售額擴張了百倍以上,調整難度更大;

(四)經營模式不同:2003年房企經營模式靈活多樣,資產負債率相對較低;如今房企中“高槓杆、高週轉”的經營模式更為流行,資產負債率比2003年大幅提升,對開發進度節點的變化更為敏感。

圖3:房企財務槓桿逐年攀升(以萬科為例)

當“穩字訣”遭遇“倒春寒”——新冠疫情影響之住宅地產篇

資料來源:Wind,遠洋資本研究發展部


三、環節分析:疫情對住宅地產鏈條具體影響


(一)融資環節:考驗房企現金流和融資能力

部分房企資金面會更加緊張。2020年1月份房企境內外發債較多,但有相當部分用於借新還舊,實際淨融資額有限,而且來自信託渠道的資金大幅減少,部分房企籌資現金流緊張。同時疫情期間銷售回款受阻,部分房企經營現金流萎縮。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部分房企在投資上更加審慎。

圖4:投向房企貸款類信託產品成立數量

當“穩字訣”遭遇“倒春寒”——新冠疫情影響之住宅地產篇

資料來源:用益信託網,遠洋資本研究發展部

(二)拿地環節:二季度可能是最佳窗口期

從SARS經驗來看,土地市場反應最為迅速,疫情結束後反彈彈性最大,呈現深“V”反彈。本次疫情期間,土地成交基本冷卻,政府土地出讓收入大幅縮減,而土地出讓金是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疫情平息之後,在財政支出加大的壓力下,預計政府出讓土地質量、數量都有所提升,資金充裕的房企迎來拿地好時機。

圖5:土地成交在2020年1月份出現負增長(%)

當“穩字訣”遭遇“倒春寒”——新冠疫情影響之住宅地產篇

資料來源:Wind,遠洋資本研究發展部

(三)銷售環節:剛需延後,但不會消失

SARS期間商品房銷售呈“V”型反彈:銷售面積在3-4月回落,5月份起隨著疫情好轉明顯回升。

本次疫情期間,商品房銷售完全降至冰點,並沒有像往年一樣春節後出現回暖。尤其是新冠疫情管控措施更強,線下售樓處基本都暫停活動。按照SARS經驗,預計疫情結束後,前期積壓的購房需求逐漸釋放,全年地產銷售額大概率呈現“V”型態勢。

圖6:當前商品房銷售已經降至冰點 圖7:如今房企更加依賴銷售回款

當“穩字訣”遭遇“倒春寒”——新冠疫情影響之住宅地產篇

資料來源:Wind,遠洋資本研究發展部

然而,房企要盼到“V”型反彈,必須先熬過疫情。如今房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銷售回款,當前冰封的銷售使得房企資金壓力劇增。眾多房企各盡其能,開展了線上看房、打折促銷、延長無理由退房期限、提高佣金獎勵額度等營銷活動。特別是恆大,打出了“全國購房75折+網上購房”的組合拳。

待疫情平息後,預計將迎來房企集中銷售期,搶收客戶、競爭加劇將進一步激化降價促銷。

(四)工程環節:施工節奏放緩,開發進度節點延後

SARS期間,房屋施工面積變動與銷售面積相對同步,房地產開發投資額亦然。本次疫情延遲復工,項目開工、施工節奏放緩,可能導致達到預售條件的節點延後,週轉變慢,出現資金錯配的風險。

圖8:房屋施工面積、開發投資額與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

當“穩字訣”遭遇“倒春寒”——新冠疫情影響之住宅地產篇

資料來源:Wind,遠洋資本研究發展部


四、區域與城市分析:新冠疫情影響及應對


(一)短期來看,重疫區、三四線城市調整更深,恢復期更曲折

SARS期間,疫情嚴重的廣東、北京較上海調整幅度更深,恢復期更長更曲折,本次重疫區的武漢及其他地區大概率複製此路徑。

分城市能級看,一二線城市住宅地產市場剛需旺盛、韌性強,抵禦疫情能力更強;三四線城市春節返鄉置業需求顯著受疫情衝擊,調整幅度更大。

圖9:疫情嚴重的京廣調整顯著強於上海

當“穩字訣”遭遇“倒春寒”——新冠疫情影響之住宅地產篇

資料來源:Wind,遠洋資本研究發展部

(二)長期來看,住宅地產取決於城市基本面,一二線顯著強勢

房地產長期取決於人口、產業、區位等基本面因素,一二線城市的基本面顯著強於三四線城市,疫情結束後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本地疫情影響下,政府治理能力成為城市基本面新的考慮因素。部分城市防控措施得力、資源保障充分、信息公佈及時,更有利於吸引未來人口和產業流入,提升潛在購房需求。

對於武漢而言,短期受疫情衝擊較大,但人口、產業、區位等基本面不變,新一批領導班子“空降”接管,政府治理能力逐步改善,仍值得長期看好。

表1:全國城市競爭力排名

當“穩字訣”遭遇“倒春寒”——新冠疫情影響之住宅地產篇

資料來源:CRIC,澤平宏觀,遠洋資本研究發展部


五、行業政策預判:進入政策友好期,因城施策、供給側寬鬆是主基調


如果不是這場疫情,恐怕很少有觀點會期待2020年“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政策取向轉變。

過去,住宅地產韌性較強,房價易漲難跌,政策取向以“降溫”為主。但如今,新冠疫情帶來的“倒春寒”非同尋常,不再需要政策繼續“降溫”。同時,“三穩”的重心可能從“單向降溫”,轉為“雙向區間管理”,關鍵時刻“送溫暖”,防範住宅地產市場過度調整。

畢竟,要想完成2020年宏觀經濟目標,單靠基建投資可能不夠,房地產投資也要保持更快增速。假設受疫情影響,2020年GDP增速下降0.4個百分點至5.7%,分項來看,假設消費對GDP拉動下降0.58個百分點,出口下降0.17個百分點,資本形成則需上升0.35個百分點。根據線性迴歸關係,推出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至少要加快0.8個百分點。由於前期基建投資增速基數較低,即使今年增速達到上年的1.5倍,也只能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再加快0.54個百分點,距離0.8個百分點仍有差距,所以房地產必須承擔更大的穩增長任務。

近幾日越來越多的政策不再是“降溫”,而是更加友好、更加溫暖。目前多個城市陸續出臺政策,在企業經營、融資和土地供給三個層面給予房企支持,穩定市場預期。

企業經營層面,多地政府通過加強線上審批、加快運轉效率、容缺辦理相關手續等方式來鼓勵房企復工、穩定復工。

融資層面,多地政府要求銀行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這些政策有利於緩解房企資金壓力,確保現金流的安全。

表2:部分地區近期出臺支持房企的經營和融資政策

當“穩字訣”遭遇“倒春寒”——新冠疫情影響之住宅地產篇

資料來源:各政府官網,遠洋資本研究發展部

供給層面,上海、浙江、西安、無錫等地均提出土地出讓金可以延期、分期繳納,“給開發商降首付”,同時通過合理的土地市場政策調整,推動土地增量供應和存量盤活,減輕市場產銷矛盾。

表3:部分地區近期出臺的土地市場政策

當“穩字訣”遭遇“倒春寒”——新冠疫情影響之住宅地產篇

資料來源:各政府官網,遠洋資本研究發展部

未來更多政策空間值得期待:例如加大棚改與舊改力度,各地政府因城施策繼續鬆綁,甚至不再壓降涉房融資佔社融比重等。


六、疫情之下住宅地產投資:風險與機遇


受本次疫情影響,住宅地產行業會出現階段性、結構性的風險和機遇。

(一)風險方面:

1、信用風險:受疫情影響,部分房企銷售回款延期,存在資金鍊斷裂風險,信用風險上升;

2、銷售回款變慢:房企現金流高度依賴銷售回款,疫情後會出現扎堆促銷、競相降價,反映在報表上,業績可能下滑;

3、交付延期,資金錯配:推遲復工會導致交付延期,存在資金錯配的風險,影響項目進展。

(二)機遇方面

1、融資機遇:宏觀調控已經轉向穩增長,流動性和房地產融資政策出現短暫寬鬆;

2、拿地窗口:疫情結束後,土地市場可能會迎來寶貴的拿地窗口;

3、特殊機遇:部分房企為緩解壓力可能加大項目股權出讓,市場會出現疫情導致的特殊投資機遇;

4、區域機會:一二線城市住宅地產市場韌性強,尤其是坐擁“放寬落戶條件”政策紅利的部分二線城市;同時,粵港澳大灣區享受國家戰略傾斜,尤其是部分三線城市經濟轉型表現突出;以上這些地區發展潛力足,具備長期深耕價值,不因疫情而改變,在疫情影響下反而更在疫情下容易出現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