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營收破千億及疫情背後的順豐“天網”

近日,順豐控股公佈了2019年年度業績快報及2020年1月快遞服務業務經營簡報。

報告顯示,順豐在去年的營業總收入達到1,121.93億元,同比增長23.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7.97億元,同比增長27.24%。該公司表示,業績的增長主要受益於快運和供應鏈等新業務板塊收入的高速發展,以及策略性地在傳統業務上規劃了新產品和服務,從而帶動了該板塊收入的增長。

這種增長態勢也延續到今年1月。在此期間內,順豐速運物流業務的營收為111.5億元,同比增長10.64%,業務量則為5.66億票,同比增長40.45%。供應鏈業務方面,順豐的營收達到了4.78億元,同比上漲455.81%。

業務的增長離不開運力的支持,除了報告中的數據,順豐的運力也在本次疫情中展現無遺。其中,作為順豐智慧物流網絡裡重要一環的“天網”更是承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根據順豐在官方微信號裡的數據,從1月24日開始,順豐航空便逐步開啟了從深圳、杭州、北京、淮坊、寧波、呼和浩特、長春等地飛往武漢的防疫物資運輸航班。截至2月20日,該類型航班總量已達到107個,累計貨量2,682噸。另外,順豐還在加快恢復去往美國、歐洲、印度等地的國際貨運航線,並承運來自海外的各類醫療防疫物資。

营收破千亿及疫情背后的顺丰“天网”

談到今年的新冠肺炎,很多人會聯想到2003年的SARS,而縱觀順豐的航空業務發展歷程,這兩次疫情對其來說也恰好是前後呼應的關係。在SARS爆發期間,航空業也和如今一樣經歷著低潮,但順豐創始人王衛則嗅到了商業機會。藉著航運價格大跌之際,順豐與揚子江快運簽下合同,成為了中國第一家使用全貨運專機的民營快遞企業。

據媒體報道,順豐當時租下了揚子江快運的5架737貨機在廣州、上海和杭州的集散中心之間往返,並將其中3架專門用於運輸自己的快件。除此之外,順豐還與多家航空公司簽訂協議,利用國內230多條航線的專用腹艙進行貨物運輸。雖然這種運輸方式成本不低,但讓順豐在速度方面獲得了壓倒性的優勢,並以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貨運量。

2009年,隨著中國民航局的批准,順豐航空有限公司正式開始運營,併購買了真正屬於自己的貨運飛機。截至2019年6月,順豐在飛的自有全貨機數量已經達到55架(包括8架767,29架757,1架747,17架737),租賃全貨機14架,共執行航線65條,開通了43個國內主要城市及金奈、比什凱克、紐約等 15個國際站點。順豐表示,其預計將在未來三年內把自有機隊規模擴展到80架。

另外,順豐還在積極打造自有機場,以進一步提升自己在行業內的領導地位。2018年2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正式發函,同意順豐在湖北鄂州建設民用機場。文件中,該機場被定義為客運支線、貨運樞紐機場,總投資超過370億元,地址位於鄂州市鄂城區燕磯鎮杜灣村附近,距離武漢不到一小時車程。2019年2月,該機場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

順豐表示,未來將以鄂州機場樞紐為中心,全面打造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航路航線網絡,提升產品時效和服務穩定性,並以此構建高端綜合物流服務能力,提升客戶滿意度。同時,這也是實現公司航空網絡結構優化、降低航空網絡運行成本的重要途徑。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