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順豐、京東都盯上了,醫藥冷鏈物流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破局:順豐、京東都盯上了,醫藥冷鏈物流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一條具有活力的供應鏈必須有一個核心企業(指供應鏈某一節點,並非金融公司),能帶動整條鏈的發展,這個企業不應該是供應商,最有可能成為核心的應該是醫院或藥物研發機構。”

來源/動脈網

作者/趙泓維

隨著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醫療市場藥物需求量也逐步提高。2017年,全球醫療銷售總額達1.04萬億美元,預期今年將達1.3萬億美元,預期增長率為25%。

近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2018年第5次局長辦公會上強調,引導快遞企業加快冷鏈、醫藥等高附加值業務。

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未來中國冷鏈運輸的藥品市場規模或可達到1200億元。

市場雖大,但也面臨挑戰。就醫院而言,現階段院內物資管理信息化建設不足,院內電子化採供平臺也缺乏。從行業整體上看,我國醫療供應鏈行業平均費用率是美國的6倍,但平均利潤率僅為美國的1/4。

進一步看,醫藥冷鏈物流所面臨的難題主要來源以技術方面與上下游企業關係兩個方面。

一、技術方面

醫藥物流與常見消耗品物流不同,國際上對於醫藥物流有著嚴格的規定。如WHO出臺的《The Blood Cold Chain》在血站組織指南中制定了極為嚴格的血液溫度界限。

該指南中規定,全血和紅細胞必須儲藏在2至8°C的環境下,血小板必須在22°C下,新鮮冰凍血漿必須在-20°C以下保存,以保證血液成分製品的活性與安全性。

在實際情況中,如新鮮冰凍血漿這類對冷藏溫度要求極高產品,將面臨更為嚴格的冷鏈把控。因為溫度記錄儀只存在於集裝箱內部,而產品在整個物流過程中,會經歷多次裝卸貨進程,而這些進程是難以控制或監控的。

所以為避免在裝卸過程中的藥品、疫苗損壞,企業必須為集裝箱設置更低的溫度,以避免裝卸貨過程中造成的損失。

二、供應鏈協調

如何處理好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關係,協調整條供應鏈的靈活性與精益性是當下供應鏈發展的趨勢。

靈活性要求上游企業以滿足顧客需求而非成本為經營的第一要素。追求靈活性可以預防缺貨情況,但相應的庫存成本也會上升。

一般情況下,庫存是以成本的形式計入經營,一旦有突發事件導致供應鏈流通不暢,庫存便為企業帶來了盈利機會。

精益性是指企業以零庫存為目標,儘可能的減少安全庫存數量。以精益性為目標的企業往往倉儲成本較低,但企業經營嚴重依賴未來業務量估算、供應鏈的信息化程度以及供應鏈的反應速度。

此種模式具有較大的經營風險,但企業願意為了追求零成本而不斷提高供應鏈的穩定性。

對兩種不同目標的追求直接影響了企業間的關係,醫藥類企業更偏好於保證供應鏈的靈活性。

CIPS會員,來自克萊菲爾德的劉展表示,醫藥領域的供應鏈特徵尤其明顯:“就英國而言,供應鏈流通環節少,供應鏈形式簡單,藥物原材料商逐漸佔據了供應鏈的主導地位。藥物原材料如魚精蛋白來源於鮭魚,這種生物類藥物原材料受季節影響,不能很好的應對突發需求。在此情況下,原材料商嚴格的控制了產品定價權,而下游企業話語權低,難以找到合適的替代商。一條具有活力的供應鏈必須有一個核心企業(指供應鏈某一節點,並非金融公司),能帶動整條鏈的發展,這個企業不應該是供應商,最有可能成為核心的應該是醫院或藥物研發機構。”

三、供應鏈雲平臺可能成為鏈上樞紐

劉展認為:當前造成供應鏈效率低下的原因仍是不同節點企業之間的操作系統缺乏互操作性,醫療領域則是第三方物流EMR系統難以與HIS系統對接。既然存在這個問題,那麼就會湧現出解決這個問題的企業,這涉及供應鏈的可持續性。

國外供應鏈理論研究認為供應鏈可持續性是企業衡量業務情況的一個重要因素。

這裡的可持續性分為兩層含義,第一層是指單個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第二層是指某一企業所處整個鏈條發展的可持續性。為了滿足第二層的發展要求,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的供應鏈雲平臺由此產生。

第三方雲平臺能將大量供應鏈參與主體聚集在一起,節點企業能夠輕易到找到客戶資源,選擇更優秀的上下游企業,整個行業也因競爭加劇而變得更加有活力。

破局:順豐、京東都盯上了,醫藥冷鏈物流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四、國外供應鏈管理平臺案例:GHX

2000年,美國一批在醫藥行業處於領導地位的醫藥企業共投資5億美元,建設了環球醫藥交易中心GHX,以獨立、開放、中立、提高整體醫藥供應鏈績效水平為宗旨,推動醫藥產品全面上網交易。

GHX作為全球領先的醫藥供應鏈管理者,最成功的一點在於它為整條鏈的企業群提供了市場,在這個市場中,下游企業能夠輕易找到上游企業的替代,以防各個節點定價失衡。

在此基礎上,GHX提供預測分析、供應商協作、ePayables、雲計算等服務。

數據分析是GHX進行行業管理與幫助節點企業降低成本的重要工具,通過數據分析,醫院端能降低藥物庫存,減少藥物短缺情況發生頻率;藥物生產商能根據市場需要取料,避免藥品堆積。

同時,生產商能根據需求變動提前估計現金流,提前進行投融資,在避免資金缺口的同時有效的利用資本。

高效的流轉過程是GHX提供服務的另一個特點。訂單與實際產品不符是供應鏈企業的主要成本之一,GHX的系統對藥物的描述更為準確,如果存在訂單與實際產品不符的情況,供應商能輕易的發現此類問題,及時糾正錯誤。

大部分醫療相關發票輸入和付款流程仍然是手動的,效率地低下。GHX最新技術革新將使提高端到端的付款方式,改善對賬流程、簡化付款流程,使付款過程更加自動化。

GHX從2017開始正在積極推進雲服務建設。雲服務提供了一個可擴展、靈活的框架,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並推動醫療行業成為數據驅動的行業。

GHX還在原有業務上進行了不少創新。2017年12月,GHX與EHR巨頭Epic簽署合作協議,推出了Clinical ConneXionSM系統以統一物料管理系統和電子健康記錄。

在健康護理過程中,患者通常會消耗一些日常用品或非常用品,而現有的EHR系統通常只記錄患者用藥情況,而住院過程中的一次性導管、一次性傳感器等耗材無法進入EHR系統。

此合作下推出的新系統將為患者提供明確的消費清單,便於患者對整個醫療服務進行預算統計。但更多的功能不可避免的增添了原有EHR的操作複雜程度,具體情況仍需等待新系統的實戰結果。

破局:順豐、京東都盯上了,醫藥冷鏈物流有哪些機遇與挑戰?

五、國內供應鏈管理案例:順豐集團

醫藥物流市場規模巨大。最新公佈的《2017年中國醫藥物流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醫藥物流總額3.02萬億元,同比增長11.3%。按照每年8%的增長速度計算,預計到2020年,中國醫藥物流總額將達到3.8萬億元。

順豐2014年3月便單獨成立了醫藥物流事業部,兩年後,順豐正式成立了“冷運事業部”,分離醫藥冷鏈和生鮮冷鏈資源。

長期以來,順豐醫藥一直致力於成為中國最有價值和最有影響力的醫藥健康供應鏈服務提供商。針對醫藥行業的特殊監管要求,順豐醫藥取得了GSP認證及第三方物流許可。

順豐醫藥具備強大的物流基礎設施和網絡能力,其中醫藥運輸網絡覆蓋全國132個地級市,基本覆蓋了全國大部分重點地區。

在管理體系方面,順豐控股制定了多項醫藥冷鏈物流的質量管控制度和標準操作流程,包括訂單管理、收件、運輸、中轉和派件等各環節,並按GSP要求,針對涉及醫藥物流的操作人員、質量人員、營運人員等進行相關的質量培訓和考核,提升全程冷鏈物流管理和溯源管理能力。

順豐醫藥擁有五大閉環物流供應鏈服務能力,包括不限於幹線運輸、城市配送、醫藥倉儲、C端派送、醫藥臨檢等。

依託強大的信息技術和順豐控股各板塊資源聯動能力,面對醫藥流通兩票制的改革,順豐醫藥和行業標杆客戶一道探索出倉網布局、庫存及物流管理、流通渠道及分銷等一系列綜合解決方案。

據順豐控股年報數據,2016年冷運營業收入金額為14.37億,佔營業收入比重2.50%,2017年冷運營業收入22.95億,佔營業收入3.23%,同比增長59.70%。其在醫藥行業服務客戶包括:哈藥集團、華潤三九、賽諾菲製藥、廣藥集團等。

順豐控股在年報中指出:2018年順豐控股將繼續完善醫藥物流底盤,通過多倉協同+幹線運輸調度+航空運力補充逐步建立起全國“T+3”醫藥物流網絡;優化倉幹配全鏈條業務模式和運作流程,進一步提升-40°C~25°C多溫段精確溫控能力,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營運質量;繼續加強醫藥冷鏈設備設施驗證管理技術和信息系統管理模式研發和創新。

建設依託於醫藥工業、疫苗及生物製藥企業為核心的行業客戶整體解決方案能力,打造企業順豐醫藥供應鏈服務平臺2.0。

順豐深知要做好醫藥供應鏈,只在物流方面下功夫是不行的。更應與醫療相關的電商平臺、O2O平臺進行合作;與醫院合作。

2018年1月22日,三甲醫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順豐速運展開合作,開展藥物速遞業務。此合作尚未涉及端口對接工作。

2018年2月12日,康怡醫藥攜手順豐集團共同成立“第三方醫藥供應鏈(西北)物流中心”,旨在開拓西北醫藥市場。

從以上佈局來看,順豐要在醫藥行業不僅僅是想做第三方物流,更是想打造一條以自身為核心節點的供應鏈,併為上下游企業提出解決方案。這將極大提高醫藥物流效率,另一方面,這順豐也將威脅傳統醫療物流企業的,迫使他們用改革謀求發展。

來源/動脈網

作者/趙泓維

物流指聞整理發佈

⊙文章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物流指聞立場,轉載此文章需經作者同意,同時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