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超冬季窗口遇冷,足協再出新規定,將給市場帶來轉變嗎?

中超冬季窗口遇冷,足協再出新規定,將給市場帶來轉變嗎?

自今年1月1日開啟中超轉會窗口以來,已經過去了50多天。

本賽季冬季轉會期內完成的外援轉會只有9人,國內球員轉會也不過30人,堪稱近5個賽季以來最冷的冬季轉會期。

近幾個賽季一直揮舞支票本、持續“繁榮火爆”的中超轉會,為何在這個冬窗遇冷?

中超冬季窗口遇冷,足協再出新規定,將給市場帶來轉變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和中國足協的轉會新政是聯賽市場低迷的主要原因。

在新賽季中超聯賽外援政策放開到每場報名5人,同時可在場4人的背景下。除北京國安、上海上港、上海申花等亞冠球隊外,大部分中超球隊的5名外援名額都沒有使用。

中超冬季窗口遇冷,足協再出新規定,將給市場帶來轉變嗎?

除了外援轉會人數的減少外,此次中超冬季轉會期的外援“標王”身價更是大縮水。

在已經完成的外援轉會中,葡萄牙前國腳裡卡多·洛佩斯以546完歐元的價格加盟上港,與前幾個賽季幾千萬歐元的轉會費差距太大。

中超冬季窗口遇冷,足協再出新規定,將給市場帶來轉變嗎?

從內援人數來看,內援人數最多的球隊是上海申花(6人),其次是青島黃海和石家莊永昌(均是5人)。

中國足協上週作出了決定。為減少疫情的不利影響,充分保護職業俱樂部和球員的利益,將在本賽季職業聯賽開始前增加不少於3周國內球員轉會操作窗口。這意味著聯賽開賽前國內球員的轉會仍有很大變數。

中國足協去年出臺了一系列聯賽新政,這無疑是本賽季轉會市場降溫的主要因素。根據2019年足協新政關於俱樂部投資額度的規定,2019年中超球隊投資不超過12億元,2020年中超球隊投資不超過11億元,2021年中超球隊投資不超過9億元。

中超冬季窗口遇冷,足協再出新規定,將給市場帶來轉變嗎?

調整費出臺後,中超轉會市場就發生了變化。據足協統計,外援轉會費不能超過4500萬元,內援轉會費不能超過2000萬元,超過的俱樂部需要支付高達100%的調節費。

上賽季聯賽結束後,中國足協在控制各隊開支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對職業俱樂部的財務監管力度,進一步限制中超新籤外援的最高工資。這樣的話中超球隊對高價外援的需求自然會下降,很難再現過去的重量引援的情況。

中超冬季窗口遇冷,足協再出新規定,將給市場帶來轉變嗎?

目前,疫情對國內職業足球俱樂部的訓練和出行都有影響,因此國內球員的轉會工作也顯得比較困難。

在一個方面,一些外籍球員也選擇了離開中超,甚至一些俱樂部之前也在尋找優秀的外籍球員,最後因為疫情放棄了來中超的意向。

近幾個賽季,開啟黃金時代的中超聯賽繼續投入巨資,聯賽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聯賽質量,特別是本土球員的表現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以聯賽為基礎的民族品牌球隊的表現持續下降。

中超冬季窗口遇冷,足協再出新規定,將給市場帶來轉變嗎?

足協出臺一系列新政策的初衷,就是要扭轉目前職業隊為了見效快而有意“燒錢”的局面,為近幾個賽季的“虛火過度”降溫,引導職業俱樂部和職業足球投資更加理性。

新賽季冷清的市場和“低調”的價格似乎是對足協新政的積極回應。但現在說中超的投資已經趨於理性還為時過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