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堅決破“1”,為“0”而戰

堅決破“1”,為“0”而戰

2月23日,24個省區市確診病例零新增。隨著西藏、湖南張家界市、雲南麗江市確診病例已經“清零”,青海累計確診病例18例,也已治癒出院,加入“清零”名單。

名單背後,匯聚著14億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蘊藏著人民至上、向死而生的初心使命,支撐起“愛的防線”,與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各地“清零”是必然趨勢,要解決“一張紙、一公里、一盞燈、一刀切”問題,為戰“疫”貢獻智慧力量,彰顯責任擔當,在復興路上爭取全面“清零”。

雲終端解決“一張紙”問題,聚信息“歸口”系統。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將基層減負作為重要工作來抓,特別是在戰“疫”關鍵時期讓基層幹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必須要抓住“關鍵”,在堅持聯防聯控的原則下轉變工作思路,雲終端統籌信息“歸口”管理,破除“多頭”通知、重複登記報送等弊端,讓數據“入網入格、入戶到人”,優化工作效率。同時,各職能部門要加強溝通、協同“作戰”,在雲數據要求下合法合理範圍內共享、披露信息,統一上報“歸口”確保數據標準化,及時準確、融合擴散,有效規避風險和減少資源佔用,支撐決策治理、開放引導。

區塊鏈解決“一公里”問題,用技術“武裝”網點。在科學防控、全民防控的過程中,“網格化、地毯式”排查方式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當前,瞞報謊報行程和接觸史的個人行為時有發生,然而在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集成“武裝”下,此類行為必定無所遁處,也終將難逃法眼。群眾在實名制購票、登記、消費過程中,衛健、公安、交通運輸、商務等職能部門可權限查看,一鍵查詢,讓疫情防控可記錄、可追溯,解決“最後一公里”排查不準、管理不嚴的問題。另外,針對辦理物品供應運輸登記等對公和個人業務時,讓技術先行開闢“綠色通道”,靈活運用“網上業務大廳”進行網上辦理,一鍵辦理,及時推送二維碼、電話號碼、QQ官方賬號等,“點對點”答疑解惑、保障服務,有效防控人與人在接觸過程中的感染風險。

健康碼解決“一盞燈”問題,劃標準“引航”復工。出院標準、健康標準、防控合格標準,都需一一對照復工復產“需求清單”嚴格把控、常態監督。出院病人是經國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出院標準,在醫療救治專家組評估下,當地醫療衛生機構管理繼續隔離觀察和跟蹤隨訪,“坐診+尋診+約訪”層級清晰、管理嚴格。要讓數字化防控為復工復產引航,列車、地鐵、公交等把健康碼加入掃描清單,合併用人單位健康監測標準,一人一碼保障輸入、輸出區域一鍵可視,統一管理。與此同時,復工專列、包車返崗、錯峰用餐等具體防控措施進一步保障員工出行、辦公安全。要基於《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對監測員工健康、公共場所消毒殺菌和自我防控、異常情況處置提供更為明確具體可行的操作指南,讓復工“綠色碼”在更廣範圍、更多領域內“碼上暢通”。

“精滴灌”解決“一刀切”問題,在細處“透視”路徑。隨著“零新增”的地方越來越多,各地陸續調整交通管制措施,這是分級分區精準防控和保障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一環。但仍需嚴格落實景區、超市、商場、餐廳等開放聚集區域復產審批規範、現場複查和後續跟進管控,科學設置排查條件,控制安全距離、購物食宿客流量和車流量,實時引導非接觸式服務,保障安全生產。戰“疫”還未結束,要儘快爭取全面“清零”,一方面依託分區分級網格化管理防控模式“再排查、再落實、再明確”;另一方面要提高風險感知能力,科學研判群眾需求,消除溝通障礙,分析防控路徑精準宣傳、引導,特別要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運用科學專業知識,用聽得懂、聽得進的方式,讓恐慌焦慮和盲目自信在心理上“清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