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關於繪本閱讀,從這些開始,永遠都不晚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看的《格林童話》嗎?那時候特別喜歡看類似這種的童話故事,怎麼也看不夠。後來成為父母的我們也知道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那麼怎麼開始有時效的繪本閱讀,我總結了這些方面,輕輕鬆鬆讓孩子愛上繪本閱讀。

不要相信什麼減負成長,這只是大人疏於培養的藉口。


關於繪本閱讀,從這些開始,永遠都不晚

繪本閱讀對孩子成長的意義

一、替代說教、時效性高於說教

長大後離家的我們總是很懷念媽媽的嘮叨聲,那麼小時候呢?我們有多麼不喜歡被說教應該大家都知道。最重要的是很多家長都反應說教的效果很多時候微乎其微,掌握不好度就會適得其反。對於幼齡寶寶,他們根本沒有是非對錯觀,可能你生氣了,他都不能很好的理解你生氣的原因。介於繪本本身的廣泛性包含了很多生活習慣養成類的內容,這樣可以幫助家長引導孩子去主動選擇正確的行為習慣。

二、內容情景化、降低閱讀門檻

現在網上很多幼兒圖書都標榜著“繪本”的名號,其實真正的繪本應該是以色彩鮮明的情景化圖片為主,以文字內容為輔,幼齡寶寶的繪本基本上一頁圖配有一句描述的文字內容。對於幼齡寶寶來說沒有什麼閱讀門檻,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對繪本閱讀的興趣,簡明的圖片可以激發孩子的想象力

。即便他對“閱讀”二字毫無概念。


關於繪本閱讀,從這些開始,永遠都不晚


三、涉及領域廣泛、給孩子提供多元化發展

繪本不像我們小時候的故事書,它集齊了生活、社交、科普、認知、安全教育等多個領域。我們可以階段性有針對性的給孩子閱讀相關繪本,幫助孩子解決目前正面臨的問題,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小,就縮小孩子的閱讀範圍,他們雖然對文字的接受能力有限,但是對圖畫的體會能力還是蠻強的。廣泛性閱讀可以在成長初期幫助孩子建立基本的認知體系,所以繪本就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選擇。

上面就是繪本閱讀對孩子成長的意義,其實現在很多家長也會刻意的培養孩子閱讀繪本。但是有的孩子注意力太分散、有的孩子三分鐘熱度、有的孩子根本不配合;長期產生這樣的效果,也會打擊家長培養孩子閱讀的積極性,畢竟很多家長也跟我一樣屬於職場父母,只有難得的休息時間可以陪伴,所以我們都想將時間效益最大化。面對這些好動愛折騰的毛孩子難道就真的無計可施?今天我來分享一下我是怎麼跟孩子一起親子閱讀的!


關於繪本閱讀,從這些開始,永遠都不晚


繪本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一、良好的閱讀氛圍很重要

我們有句老話叫“三懶加一勤,想勤不得勤;三勤加一懶,想懶不得懶”;這就是從古至今都有實踐意義的話。這話就是告訴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客觀環境對人的影響還是很大。特別是小朋友,電視裡播著動畫片,叫他如何能全心投入繪本。媽媽或者爸爸在一旁玩手機打遊戲孩子又怎麼會不被影響。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種家庭習慣,是一個長期培養的結果;所以很多家庭都會有專門的“閱讀角”,即便沒有設定特定的地方,那也應該有一個安靜的適合閱讀的環境。

二、情景化閱讀

知道為什麼很多孩子包括我們小時候一學習一看書就瞌睡、就要上廁所、喝水嗎?因為作為當事人的我們都沒有投入進去,一旦投入到某件事情中後我們往往是會廢寢忘食的。那麼,有自主分辨能力的孩子尚且如此,更何況那些被好奇心驅使好動力的幼齡小寶寶呢?很多家長親子閱讀的時候只是單純的念給孩子聽,那麼如何導入式親子閱讀呢?需要將閱讀情景化!情景化閱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類似“cosplay”的情景代入。將繪本里的故事跟孩子一起演出來,這是激發孩子閱讀興趣最有效的方式。


關於繪本閱讀,從這些開始,永遠都不晚


三、廣泛閱讀

每個孩子的興趣點不同,我們是講究針對性的給孩子選繪本。但是不要忽略了,孩子的探索欲是無窮的,他渴望瞭解每個未知的領域,千萬不要被我們這種無意間的行為剋制了孩子的探索欲。這裡又講到廣泛性閱讀的重要性了,也是繪本的一大亮點:廣泛性閱讀可以在成長初期幫助孩子建立基本的認知體系。

四、沉浸式陪伴

所謂沉浸式陪伴其實跟我們上面說的“良好的閱讀氛圍”有異曲同工之處。什麼是沉浸式閱讀?所謂沉浸式閱讀就是家長要先於孩子投入進去,你才能通過自己將孩子帶入繪本中。讓繪本的知識活靈活現的展現給孩子。如今親子閱讀不僅僅是針對於學齡前孩子,很多義務教育階段的父母也會親子閱讀,當然採用的辦法就不是“沉浸式”而是我們上面說到的建立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


關於繪本閱讀,從這些開始,永遠都不晚


五、選擇孩子接受能力內的繪本

這裡為什麼講的是“適合孩子接受能力”而不是“適合孩子年齡階段”的繪本。對於繪本閱讀根據年齡劃分過於籠統,因為每個孩子啟蒙時期不一樣,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樣。

每個個體的差異化就決定了孩子需要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去選擇繪本才會將閱讀繪本的意義最大化。

六、給予孩子主導權

傳統的閱讀方式之所以效率低,是因為受教人的被動性導致的。日常生活中可能我們已經習慣去主導孩子的事情,我之前一篇文章有提到,給予孩子主導權是尊重孩子的第一步。現在的孩子雖然不想長大,但是他們絕對需要自我掌控,需要感受掌控的趣味。比如:今天我們要閱讀的繪本是哪一本?今天我們要閱讀的時間是什麼時候?今天我們需要採取哪種方式閱讀?甚至今天我們閱讀的地方是哪?這些問題都應該首先詢問孩子的意見,注意:我們說的是“詢問”而不是“聽從”,我之前有文章裡說過,給予孩子主導權並不是聽從於他,而是他首先提出建議,大人隨後提出改善意見。對於最後的結果有異議那就各自陳述討論。


關於繪本閱讀,從這些開始,永遠都不晚


七、讓繪本走進生活

閱讀的本質是什麼?閱讀的本質就是貼合生活。將繪本里的知識循環利用到生活中才是最大化體現了它的價值。比如孩子今天鬧脾氣了,我們就可以模仿繪本里的情節讓他自己感受;比如他不懂得如何分享,我們也可以模仿繪本里的情景;就像我之前有篇文章裡說的一樣,

對於幼齡的孩子來說,只有將知識生活化、情景化,知識才能被最大化吸收。

總結:閱讀是孩子探究世界文明的一種有效方式,從小培養,從小受益。讓孩子在繪本中感知是非對錯、開拓認知。這不僅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建立親子信任關係,還是父母給孩子性價比最高的早期教育。


關於繪本閱讀,從這些開始,永遠都不晚


我是心若繁花,80後寶媽一枚,一邊崩潰一邊自愈。讓我們跟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重新感知世界。感謝大家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