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陳小春和楊爍,同樣的“嚴父”,一個被罵一個誇,為什麼?


最近在家宅的時候,又把前幾季《爸爸去哪兒》翻出來溫習了一下。此前的熱播,讓我們在節目中認識了許多萌娃和他們的爸爸,孩子們的童言童語傾倒無數人,給大家帶來了許多快樂,也讓人無比期待著下一季。

不過看最新一季的播出,彈幕上許多觀眾表示自己被氣了個人仰馬翻,很多人甚至由粉轉黑。這是怎麼回事?

1

這一季《爸爸去哪兒》改了個名叫《一起出發吧》,我們在裡面看到了許多熟悉的面孔,比如陳小春和可愛的小小春jasper,還看到一些新面孔出現。

《歡樂頌》中飾演“小包總”的楊爍也帶著他的兒子楊雨辰參加了這季節目。

小雨辰粉嫩的小臉,秀氣的五官,一出場就圈了不少粉。

陳小春和楊爍,同樣的“嚴父”,一個被罵一個誇,為什麼?

按理說,有這麼一個漂亮可愛的娃,可以給自己添不少的粉,許多參加過這類綜藝節目的明星都是因為萌娃把自身帶火一把。

但一期放完,楊爍卻反而招了一身黑,無數人留言,表示被楊爍的行為氣炸了。

在節目中,我們看到,剛剛下車,楊爍就對楊雨辰的走路姿勢、衣服穿著問題表示不滿,黑著臉要求孩子退回去重新再走一遍。


陳小春和楊爍,同樣的“嚴父”,一個被罵一個誇,為什麼?

在固定的選房子環節,楊爍想選一號,楊雨辰想要選五號。

楊爍不樂意了,想要孩子選自己選的號碼,不停地說著:我覺得一號好,你確定要五號嗎?你為什麼要選五號?

當小雨辰笑著說“五號是我的幸運數”時,楊爍卻回了一句“那不是我的幸運數字啊”,雨辰小小的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了。

陳小春和楊爍,同樣的“嚴父”,一個被罵一個誇,為什麼?

陳小春和楊爍,同樣的“嚴父”,一個被罵一個誇,為什麼?

陳小春和楊爍,同樣的“嚴父”,一個被罵一個誇,為什麼?

陳小春和楊爍,同樣的“嚴父”,一個被罵一個誇,為什麼?

類似這樣的場景後面還有很多很多,以至於被很多人稱為嚴父的陳小春都震驚地覺得:他好像太兇了吧,像在軍訓一樣。


陳小春和楊爍,同樣的“嚴父”,一個被罵一個誇,為什麼?

2

上一季的陳小春,在節目中經常表現一副“山雞”表情,時而冷酷,時而暴躁,有時讓人忍不住替小小春叫委屈。但他和小小春之間那溫暖的互動,也讓我們可以很輕易地感受到他們父子間的那些深厚情誼。

這些使得山雞哥那些冷酷模樣,反倒形成了一種反差萌。

而楊雨辰和他父親楊爍的關係其實相對比較疏遠,因為平時主要還是楊爍的妻子王黎雯在家帶娃。楊爍和兒子之間其實是有一定的疏離感。

參加這檔親子節目,其實是一個很好的讓兩人之間增進父子感情的機會。但楊爍卻反其道而行,非要樹立一個軍事化管理的“嚴父”模板,一點小事,比如疊個衣服,也能讓他大發雷霆,也是讓人大嘆真的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陳小春和楊爍,同樣的“嚴父”,一個被罵一個誇,為什麼?

在這樣一個有眾多目光注視的節目中,楊爍是這樣的一種表現狀態,可以想象,小雨辰平時在家和爸爸的相處會是怎樣的一種無奈。所以,當節目組問楊雨辰“喜不喜歡爸爸在家”時,他回答“不太喜歡”,也就絲毫不讓人意外了。

對他來說,一個像村長一樣溫柔的人,才是他想要的爸爸。


陳小春和楊爍,同樣的“嚴父”,一個被罵一個誇,為什麼?

在父親楊爍身邊的楊雨辰,臉上很少掛著笑容。他跟著父親的步伐時候總是顯示小心翼翼的。

在別人的面前他時不時地開懷大笑,然而只要爸爸一出現,笑容幾乎立馬消失。

他總是寧願待在別人的地方也不想跟爸爸回去,而楊爍在節目中也幾乎沒對兒子有過表揚或安撫。

當你的孩子在你的身邊沒有笑容的時候,身為家長,是否該想想,為什麼孩子在你身邊這麼不快樂?

陳小春和楊爍,同樣的“嚴父”,一個被罵一個誇,為什麼?

3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陳小春和jasper。

陳小春和楊爍的不同點就在於,他不是一味地黑臉,一味地暴跳如雷。當他沒控制好情緒大聲的時候,小小春會舉起大喇叭對著陳小春喊著“Can you stop angry now?”

陳小春和楊爍,同樣的“嚴父”,一個被罵一個誇,為什麼?

事後陳小春表示,當時他聽到的第一反應是像被打了一拳,這讓他立刻冷靜了下來,這是他一次甜蜜的記憶。

雖然陳小春平時也總是冷著臉黑著臉,但小小春卻表現得積極開朗。從小小春的表現可以看出,他平時並不懼怕陳小春,小小春他是可以從陳小春的行為中感受到愛的。

陳小春的兇,是兇在表面。

他兇巴巴的臉和兇巴巴的語氣,並不是以打擊孩子為目的。

他總是在事後會耐心地和Jasper講道理。只要有需要,他會立刻收起脾氣。

他會嚴厲要求孩子,會大聲吼孩子,但罵完孩子,他會安撫安慰,好好跟孩子講明白道理。

如果他錯了,他也會反省,會去想孩子的感受,並認真認錯。

作為觀眾的我們,是可以從陳小春的兇中,體會到他背後深厚的愛和溫柔。

這和楊爍對待楊雨辰的態度,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陳小春和楊爍,同樣的“嚴父”,一個被罵一個誇,為什麼?

4

雖然說在節目的最後,楊爍也反省了自己對孩子的這種惡劣態度。但他的這種反省更多聽起來像是一種自我的辯解。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已經是根深蒂固。

從內心而言,他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錯。


陳小春和楊爍,同樣的“嚴父”,一個被罵一個誇,為什麼?

陳小春和楊爍,同樣的“嚴父”,一個被罵一個誇,為什麼?

其實,楊爍在節目中的表現,也是許多中國家長對孩子的態度。

從以前的採訪中,我們可以看到,楊爍和他父親的關係也並不好,他甚至用了“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來形容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小時候,他的父親其實也是像現在楊爍對楊雨辰這樣,管教十分嚴厲,用楊爍的話說,“自己從小是被打到大的”,“擱現在我都能告他,把他給關起來”。以至於十幾歲楊爍就離家出走,獨自闖蕩。

陳小春和楊爍,同樣的“嚴父”,一個被罵一個誇,為什麼?

你看,原生家庭的影響真的非常大。

中國式的家長常有的一種表現,就是以打擊孩子為樂,還自詡這叫打擊教育。就像楊爍聲稱的,他對兒子嚴格,是為了兒子好。

不知道他這時有沒有想到,自己教育下一代的方式,已經完全和自己的父親如出一轍。

5

普通家庭的我們身為家長可能也難免忐忑:我對孩子也挺嚴格的,我對孩子有時候也挺兇的,可我怕不好好管把孩子寵壞了呀!

其實,“嚴”和“寵”,二者並不衝突,只是一個方法的問題。

那我們在管教中具體到底該怎麼做呢?

第一,注意語言,不要使用打擊性、詆譭式的語句。

傷人的話有時候並不能起到什麼作用,反而會給孩子內心留下傷痕。孩子也是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的,有理有據、就事論事地跟孩子進行合適的溝通,效果會更好。

第二,注意態度,控制自己的情緒。

很多家長著急起來,往往會控制不住情緒,開始大吼大叫,但這樣只會使孩子受到驚嚇,未必能讓孩子有多明白自己哪裡做錯了。溫柔的語氣一樣可以把事情講清楚。

第三,及時反省,自我檢討。

有時候我們知道該怎麼去做,但總難避免出現自己處理不當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開始自我反省。如果真的錯了,試著去放下自己家長的架子和麵子,該認錯認錯。

畢竟,孩子只會因為委屈而受傷害,他們不會因為你認錯而看不起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