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人要學會表達,也要勇於表達


人生的長途,一個人走著、活著,會體驗和感受到很多東西。如果表達的能力不夠,那些體驗與感受始終沒有出口,得不到相應的滿足,它們就會在個體內部不斷堆積壓抑,對心理產生不好的影響。活著是件困難的事情,除了要在生理上生存,心理上也必須找到立足之境,為此,人們千方百計尋找能夠證明自我存在的途徑。有人在對金錢權力的追逐中,找到了存在感;有人通過學習藝術,表達自我,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也有人通過介紹自己,談論自己的感受,讓人瞭解自己。表達,首先是為幫助自己在心理上更好地生存下來,這是一個注視自己的過程,也是與世界對話的過程。這一過程,只能由你自身來完成。

表達要基於事實,出於善意。想使別人瞭解自己,對自己有好印象,需要長期努力;但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形象,只需要一句不恰當的話。有的人總是急於表達自己,喜歡對著自己看不慣的人和事指指點點、肆意評價。然而,你沒經歷過別人的生活,不瞭解人背後有什麼樣的苦衷,憑什麼就妄下結論、惡意揣測呢?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要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與分寸,你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但一定不要直接指責對方,更不要惡語傷人。說話留點餘地、積點德,既是對人的尊重,也是一種自尊。

要表達自己,必有一定的表現欲,但千萬不能表現欲太強,如果是那樣,肯定會引起他人反感。自我表現欲,即“只想讓自己引人注目”的慾望,在人多的地方,這一點尤為突出,大家都想盡辦法,只讓自己引人注目。然而,表現欲太強的人,他們覺得只有自己是舞臺上的演員,而其他人只是看客,結果會適得其反,最終會便演變成了一幕無人觀看的戲劇。哲學家尼采說:“人生的歷史總會重複。引人注目的方法多種多樣,有人用權力,有人用學歷,有人則裝可憐博得同情。然而,他們總是無法達到目的。因為所有人都誤以為他們只是自己的觀眾罷了。”

人要學會表達,也要勇於表達。表達的方式多種多樣,除了說和寫,能專注於一件事,不計代價得失去做一件事,從中感受到樂趣,行動的過程讓身心有所安放,既說明了自己生存的意義,自己想說的也通過行動表達了出來。因此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不必在意別人指指點點,做就是了,渾然不知生命的過程比結果的評判有價值得多。

本文章屬於轉載文章,僅作學習交流使用。如果損害了您的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刪除並致以歉意。

人要學會表達,也要勇於表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