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孕婦應怎樣飲食?謝謝分享?

大日照吃貨孫向上


“這個不敢碰,那個不敢吃......”這些都成為了準媽媽不能說出口的心聲。許多準媽媽在懷孕後,一切行動都變得小心翼翼,最主要在意的就是孕期飲食;因為這不僅為孩子後天發育提供保障,還關乎孕媽身體健康。多數人關心孕期該吃什麼,卻忽略了孕期不該吃什麼,一旦因為飲食不當發生危險,將進一步危及母體及胎兒發育。因此,孕婦飲食尤為重要,需要密切注意孕期飲食方面的禁忌。



一、應注意忌口有李斯特菌感染風險的食品。

李斯特菌是一種兼性厭氧的細菌,其主要的傳染媒介是食物。雖然此類菌感染率較低,但孕婦比一般人的感染風險更大,是常人的20—40倍。

尤其是孕婦感染之後,會出現與感冒症狀相似的的症狀,如:頭痛發燒等。李斯特菌可能會引發敗血症、腦膜炎,甚至造成孕婦流產,特別是孕早期致畸階段更要多加註意。

如以下有李斯特菌感染風險的食物慎食:

1. 未完全煮熟的豆芽。

2. 生冷海鮮。

3. 蛋黃醬或未熟透的雞蛋。

4. 沒有經過消毒的奶製品。

5. 生食或冷卻後的食物。

因此,孕期飲食應煮熟後食用或進行消毒後食用;生冷食品注意分開放置等。



二、慎吃海帶、螃蟹、甲魚等海鮮食品。

這些食品易使孕媽出現出血、流產症狀,因海帶有化瘀功效、螃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甲魚有通血散瘀的作用等,都可能會造成流產。所以,孕期不僅要注意保障營養的均衡攝入,更要注意孕期飲食方面的禁忌,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風險。


三、適量攝入含咖啡因的食品。

過多攝入含咖啡因的食物,可能會影響胎兒發育,出現體重過輕的情況;甚至可能導致流產。如:可樂、咖啡等飲品應適量飲用。

四、適量攝入含糖量較高的食品。

因為孕媽代謝糖的能力有限,尤其是對於出現妊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而言。如:有妊娠糖尿病病史、高齡產婦、有糖尿病先兆等人群。


五、孕期補充劑要適量。

有很多孕媽存在這樣一個誤區,即多多益善。無論什麼東西,補充越多越好,覺得這樣才無愧於孩子。但還是建議大家適量補充營養,謹遵醫囑,適量補充補劑。

人體內本身就存在各種微量元素,還可以通過飲食或身體機能源源不斷地增加,因此,額外的補充劑根據自身情況,適量補充。

總結:孕期飲食應特別注意,不適當的飲食可能會對胎兒及母體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應以清淡、高蛋白食品為主,注意避開含李斯特菌感染風險的食品、慎吃海鮮類食品、適量攝入含咖啡因及高糖食品、補充劑要適量使用等,願孕媽們順利誕下健康寶寶。


鞏阿姨談健康


孕期由於增加了胎兒,所以,需要的各種營養都需要增加。孕婦的飲食要特別注意。

1.蛋白質。雖然孕早期不需要增加蛋白質,但早期缺乏蛋白質對胎兒發育非常大。現在的女孩子吃的又少,所以要特別注意蛋白質。中期需要每天70克,晚期需要80克。每天一個雞蛋,吃些豆類,深海魚等都是非常高的來源。

2.葉酸,葉酸最好在懷孕前三個月補充,最好整個孕期都補充葉酸,對胎兒發育非常好。

3.鐵。我國孕婦貧血還是比較多。孕期血液總量增加50%,而紅細胞增加30%,出現貧血。動物肝臟,特別是豬肝是鐵的最佳來源,每週二次比較好,不要多喲。紅肉特別是牛肉也非常好。植物鐵吸收率低,可以增加維生素C而促進鐵的吸收,黑木耳,黑豆,黑芝麻都含鐵高。青椒,栆含維生素C多。

4.碘。碘被稱為智力元素。孕婦缺碘對胎兒發育危害很大。智力受損。碘來自海產品,海帶紫菜是好的來源。選擇加碘鹽也不錯。

5.孕婦整體飲食需要增加全穀物,以糙米,雜糧為主。多吃蔬菜。每天吃50克堅果。適量的肉,深海魚比較好。可以喝適量酸奶。

更多營養知識關注我的頭條



解振華健康管理師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 懷孕時:孕婦每天都要攝取多種營養,這樣讓胎兒才能夠正常發育。如果孕婦每天營養攝入不夠,不但會影響胎兒生長,自己也會營養不良。那麼,孕婦每天應怎樣飲食?現在就介紹一下這個問題。

懷孕早期:在懷孕的前3個月,孕婦每天都需要補充葉酸、菸鹼酸等營養,因為懷孕的前3個月時胎兒腦細胞發育的快速時期。如果孕婦總是噁心,就要少量多餐,適量的吃蛋白質高的食物,比如魚、肉類、水果等食物。

懷孕中期:懷孕的4-6個月,許多孕婦幾乎不會在出現嘔吐的情況了,所以這段時間孕婦比較舒服,胃口也比較大,在加上胎兒的發育比孕早期要快了,所以孕婦就要多吃一些蛋白質、鈣質、鐵質多的食物。要少吃澱粉、糖分高的食物,以免發胖,影響生產。

懷孕後期:到了懷孕的7-10個月,不僅胎兒發育速度大大的增加。孕婦的食慾也會有所增加,此時孕婦就要多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吃太多的鹽,以免加重水腫,可以多吃蔬菜水果,這樣能防止便秘,即使出現了便秘也能有所緩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