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這些年,國內的娛樂事業蒸蒸日上,人們不在侷限於《非常6+1》《快樂大本營》《魯豫有約》這些綜藝節目,那些平時專注唱歌或者演戲的明星們,有了另外一種身份,那就是綜藝藝人。

越來越多的明星通過真人秀綜藝實實在在的再火了一把,也有很多之前默默無聞的藝人通過綜藝搖身變成一線流量

我都先來大概回顧一下近十年真人秀綜藝的發展之路吧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01

親子類綜藝

代表《爸爸去哪兒》

當年第一季《爸爸去哪兒》的出現,一時間引起了非常大的追捧。幾個可愛的萌娃,幾個措手不及的爸爸,還有節目組精心設計的“挑戰”,都讓這個節目實實在在的火了起來。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不止孩子,節目中的爸爸們也因此迎來了事業的又一個巔峰時刻,很多“爸爸”也因此在娛樂圈打開了局面,像張亮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之後一系列的親子類綜藝扎堆出現,雖然也有不少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但是這樣過早的讓小朋友出鏡的確也引起了很多社會談論,最終在廣電局一紙限令結束了親子類綜藝的繼續擴散。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02

體能競技類綜藝

代表《奔跑吧兄弟》《極限挑戰》

其實這兩檔綜藝最初定位都是體能競技,只是後期隨著節目的繼續以及嘉賓的表現,體能方面越來越弱化,而是慢慢形成了節目的特色自己嘉賓的團隊整體概念“跑男家族”“極限男人幫”現在都是非常熟悉的“組合”了。

這兩檔綜藝成就了太多的藝人,《奔跑吧兄弟》讓幾個嘉賓的知名度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甚至很多人作為“跑男家族”成員的身份要比自身的藝人身份更出彩

。比如Angelababy,跑男中唯一常駐女嘉賓,憑藉跑男收穫一大片好感,直接晉升一線小花,但是本身作為演員並沒有任何拿的出手的作品。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極限挑戰》讓幾個嘉賓展現出以往大家印象之外的一面,像是經常演碟子孫紅雷原來是個自戀的“孫漂亮”,原來非常有才華的黃磊老師居然是個“神算子”,原來影帝黃渤是隔壁的“壞叔叔”,原來能歌善舞帥氣的張藝興居然化身“小綿羊”,亞洲舞王居然會被“朱碧石”打敗,一毛不拔的王迅。說實話,極限挑戰中幾位嘉賓跟節目是互相成就,節目高收視的同時幾位嘉賓的事業也是蒸蒸日上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不過這兩個節目都錄製了好幾季,《奔跑吧兄弟》明顯後勁不足,雖然試圖加入不同的成員,但是下坡路是走定了。《極限挑戰》也在後面幾季明顯有些重複老梗了,最後在換了導演和幾個男人幫退出的第五季,明顯已經失去了節目的亮點。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03

專業競技類綜藝

代表《我是歌手》《我就是演員》《演員請就位》《聲臨其境》

《我是歌手》提出讓已經成名的歌手來競技,一時間獲得了非常不錯的收視,雖然賽制看上去對歌手們略顯殘酷,但是不得不說,節目對歌手的知名度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很多以及淡出的歌手也因為這個節目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視野。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之後明星競技類綜藝就開始就開始流行起來。而之後推出的《我就是演員》《演員請就位》也把演技這個很難去量化的表演加入競技的行列,撇開節目本身評判標準是否公平合理,至少觀看性以及綜藝感還是比較成功的。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而《聲臨其境》更是把配音玩到了幕前,讓大家看到了很多歌手演員這一部分的天賦,也讓大家可以更加深刻的瞭解配音這個行業。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04

導師選秀類綜藝

代表《中國好聲音

這些年國內的選秀節目很多,從《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再到《中國好聲音》。本來選秀應該是為國內音樂行業輸入人才最快速的方式,但是,不得不說,國內選秀輸入不少,但是發展都很一般,目前能在觀眾視野的選秀一線歌手真的寥寥無幾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這也讓大家頓感選秀或許只是一場秀,節目播出贏得收視即可導師甚至都比選手因節目獲得的曝光更多。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05

明星情感類真人秀

代表《妻子的浪漫旅行》,《我最愛的女人們》

作為兩檔都把女性的感受放在重心的節目,真的引起了很多的共鳴。女性天生感性,同時夫妻相處以及婆媳相處本就是社會中非常具備話題感的問題。所以這一類綜藝也是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收拾。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我們從節目的嘉賓身上偶爾會看到自身的問題,也能看到明星背後另外的真實的一面,這都是這類節目能取得成功非常重要的地方。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06

慢綜藝

代表《親愛的客棧》《嚮往的生活》《中餐廳》

在浮躁的演藝圈,浮躁的社會下,很難想象一檔平平淡淡迴歸田園的《嚮往的生活》居然讓大家直呼看的太過癮了。

慢綜藝試圖讓大家停下匆忙的腳步,靜下心安靜的看看身邊的事,看看身邊的人,沒有爭分奪秒,沒有隨便將就,就是簡單的慢下來體驗當下的美好。

不得不說,慢綜藝裡《嚮往的生活》算是做的最好的,始終沒有忘記節目的初心,現在誰不回味黃老師的一頓大餐呢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親愛的客棧》前幾兩季還是比較不錯,讓大家來到“親愛的客棧”度過非常美好的一段旅行,但是到了第三季,直接變味為“職場升級技”,整季都充滿了競爭跟比賽,已經完全沒有了原來慢下來的美好。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經歷了三季的《中餐廳》,也是一首好牌最後打的稀巴爛,不得不說,趙薇作為店長的兩季節目整體有條不紊的進行,雖然沒有專業大廚,但是依然讓大家看到中餐的美好,但是到了第三季,節目的整體看點就變成了黃曉明變身霸道總裁,以及各種“明學”等,節目的初衷完全體現不出來了。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總結

隨著國內綜藝節目形態的不斷創新,經常會引起一時的狂潮,但是同時也讓我們慢慢意識到很多的,像小朋友的保護問題,過分追求極限對藝人身體健康的問題,像夫妻情感問題,社會浮躁問題等等等等。

同時,也看到了娛樂圈發展的一些縮影以前更注重專業度,很多明星都是專業科班出身,就算沒有專業加持,也是從實踐中磨練出來的一身硬本領。

但是隨著綜藝狂潮的襲來,很多藝人可以通過綜藝快速打開或者提升知名度,也讓行業出現很多的“流量說”,雖然經過很多的失敗經驗,但是不得不說,目前行業內,對“流量”的依賴還是很多製作方的首選。

真人秀的由來,讓很多藝人快速通過真人秀立下“人設”,從而獲取了很多觀眾的喜愛。但是實際情況中頻頻打臉的“人設說”也讓大家對真人秀質疑的同時,也看到了娛樂圈鏡頭前完美的假象。

其實,綜藝本身作為娛樂觀眾的節目形態,本身是非常好的,只是目前國內綜藝太過追求效果,以至於從節目組到藝人本身都以收視為主,從而違背了綜藝的初衷。

還是希望國內綜藝可以在不斷的反思中不斷的進步,帶來更多好看的綜藝節目。

國內綜藝:有人靠賺人氣,有人靠它立人設,綜藝最終淪為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