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寒食》描繪了什麼景象?

用戶7669668980664


《寒食》\r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r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韓翃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寫了唐代建中(780—783)年間,在清明節前兩天的寒食節,整個皇城長安在春風吹拂下,滿街柳樹隨風輕擺,柳絮和各色花草飄落飛舞,一副暮春下唐朝皇家園林街景的迷人風光,因寒食節普天下禁火,晚上只有皇庭的權貴近臣可得皇帝恩賜而得到燃燭以用,生動刻畫出一幅夜晚秉燭相傳,走馬亮燈的圖景,讓人如見蠟燭之光,似聞燭煙之味,體現了皇室的氣派威嚴和近臣的弄權得勢,表面上看是對唐朝皇都長安春色美景的讚歎,對大唐盛世的歌詠。深層次上,詩人用花絮飛落突出了一個“風”,暗喻當時的朝堂風氣,用蠟燭輕煙突出一個“權”,暗諷帝王的特權以及宦官近臣的弄權作勢,暮春寒食節長安落紅無數,皇家庭院姿色搖曳,阿諛奉承之徒忙傳夜燭,權臣傲視朝堂,越得尊寵,從而擅權專政,敗壞朝綱,普天下之百姓只能看著王侯貴戚的家裡燭光亮堂、歡歌笑語而興嘆。\r

此詩與唐代詩人竇叔向的《寒食日恩賜火》“恩光及小臣,華燭忽驚春。電影隨中使,星輝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貧。”一詩互為參照,遙相呼應。


雲是雨的雕塑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官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是我國古代一個傳統節日,在清明前兩天,是從春秋時傳下來的,是晉文公為了懷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由於節當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為遊玩的好日子。寒食節那天,韓翃在長安街頭漫遊,被眼前的暮春景色迷住了,一直到暮色降臨。晚上,皇宮裡閃出一團團燭光,一片亮亮堂堂。而宮外卻是一片漆黑,埋在深深的暮色裡。韓翃感慨萬分,想到楊貴妃和她的哥哥,倚仗皇帝的恩寵,作威作福,提筆寫下《寒食》。這首詩寫了寒食節京城裡的融融春意,並諷刺了皇帝的偏寵。全詩含蓄自然,富有情韻。


常德才


《寒食》是唐代詩人韓翃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此詩前兩句寫的是白晝風光,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後兩句則是寫夜晚景象,生動地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實,刻畫皇室的氣派,充溢著對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對盛世承平的歌詠


睿雯雯


寒 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此詩前兩句寫的是白晝風光,描寫了整個長安柳絮飛舞,落紅無數的迷人春景和皇宮園林中的風光; 後兩句則是寫夜晚景象,生動地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


阿阿阿阿阿狗i


暮春的長安城裡漫天舞著楊花,寒食節東風吹斜了官中的柳樹。黃昏開始宮裡頌賜新蠟燭,輕煙先升起在皇帝貴戚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