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用酵母粉發麵,需要加多少鹼面才好吃?

高一手


本期導讀:用酵母粉發麵,需要加多少鹼面才好吃?

題主說用酵母發麵蒸包子,包子皮總有點硬,這個問題應該很多朋友都遇到過,不光是包子,還有饅頭,涼了以後外皮特別硬。但是沒聽說,加鹼面可以使包子皮更柔軟。


加鹼面不能使包子皮變得柔軟

我個人覺得酵母發麵做包子加鹼面無法使包子皮變的柔軟,酵母發麵無需加鹼面,如果鹼面的用量把握的不合適,還會使包子皮發黃,充滿鹼味,反而影響了口感。

很多朋友在製作過程中都遇到過,還有些溫熱的包子皮或饅頭皮有些乾硬,涼了以後就更硬了,其實這個問題解決起來非常方便,只要往麵糰里加一種物質,蒸熟的包子或饅頭表皮潔白光亮,口感非常柔軟,即使涼了以後也不會發硬。

什麼物質這麼神奇?

它其實就是常見的豬油!

在麵糰中加入適量的豬油,豬油可以是流動的液體,也可以是凝固的固體,只要把豬油均勻的揉進麵糰裡,蒸出來的包子皮絕對潔白暄軟,因為豬油可以包裹包子皮的水分不流失,還能增加麵糰的柔軟度。


如果家裡沒有豬油也可以用色拉油來替代,但前提是熟油,熟油的意思就是把色拉油倒入鍋中加熱去生味,晾涼後揉進麵糰裡。

一斤面加多少豬油合適,什麼時候加?

一斤麵粉加入十五克左右的豬油,豬油可以在和麵時加入,也可以在麵糰發酵好了排氣的時候加入。我個人習慣在給麵糰排氣時加入豬油,我認為豬油多了會形成油膜,影響麵糰的發酵。

下面分享一下如何製作暄軟的包子皮

食材:麵粉、酵母、白糖、豬油、溫水

步驟一:先準備一斤中筋麵粉、五克酵母、六克白糖、二百七十毫升不燙手的溫水和十五克豬油。

步驟二:先把酵母和白糖倒入溫水中攪拌均勻。注意水溫一定不要超過四十度,超過四十度酵母就會失去活性。


步驟三:把酵母白糖水分次倒入麵粉中,邊倒水邊攪拌,攪拌成面絮狀以後下手把面絮按壓在一起,揉成一個偏軟的光滑麵糰。把面盆蓋上保鮮膜放到溫暖的地方發酵至兩倍大小。

步驟四:觀察麵糰體積增大兩倍左右,扒開面團,裡面有豐富的蜂窩組織,面板上撒些乾麵粉,取出發酵好的麵糰,放入十五克左右的豬油,開始揉麵排氣。

步驟五:把豬油均勻的揉進麵糰裡,然後把麵糰整理成長條狀,切下大小均勻的劑子,再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麵皮。


發麵做包子時你試過把豬油放入麵糰中嗎?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蒸出來的包子餡軟飽滿,光滑細膩,好看又好吃。

我是楚香村,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楚香村


用酵母粉發麵,需要加多少鹼面才才好吃?大家好我是食味四季,我的回答是:首先要糾正一個誤區,用酵母發麵是不需要加鹼的,只有用老面發酵的麵糰,才會加鹼水而不是鹼面,鹼遇水容易結成塊,且不溶於冷水,所以必須用熱水或者溫水事先融化,攪拌或搗揣於面中,目的是為了中和其中的酸性成分並增加筋性,但是用要適度。




酵母發酵,如何增加筋性

說了這麼多,那用酵母發酵製作饅頭的時候,該怎麼樣增加麵糰筋度呢,很簡單,麵糰,麵粉,酵母按照一定的比例發酵,再加入適當的鹽和糖,同樣也能做出一鍋蓬鬆,暄軟的饅頭

酵母饅頭所需材料

主料:麵粉500克,清水240克,

輔料:鹽3克,糖3克,酵母4克

酵母饅頭具體做法

1.攪拌麵團,酵母用溫水化開,同水加入麵粉中攪拌直至麵粉呈絮狀,然後加入鹽和糖揉成光滑的麵糰,蓋保鮮膜醒發至原來的2倍大。

2.揉麵製劑,面板撒乾麵粉,取出麵糰揉出裡面多餘的空氣,搓成長條,然後切成大小均勻的面劑子。

3.二次醒發,蒸籠裡鋪紗布,放入切好的面劑子蓋蓋子再次醒發20分鐘。

4.上鍋蒸制,鍋中燒開水上汽,放入蒸籠蒸20分鐘,然後關火,燜5分鐘即可出鍋享用。

酵母製作饅頭的小貼士

1.酵母要用40°的溫水化開,因為只有溫水才能激發出酵母的活性菌群,製作出來的饅頭才會蓬鬆暄軟而不失去筋道。

2.切記做好的面劑,要再進行二次醒發,只有這樣做出來的饅頭口感才會更佳,更有味道。

3.蒸饅頭有熱水蒸和涼水蒸兩用方法,我一般都是熱水蒸,因為熱水能保證成功率,成熟時間會縮短,一定得是水上汽之後再入鍋。

4.蒸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出現饅頭底部像水泡了一樣,所以建議大家要鋪紗布,或者去超市買蒸饅頭的廚房用紙,也可以在底部刷少許的油這樣就不會出現類似的情況了。

5.正好的饅頭一定要關火燜5分鐘,饅頭熟後立即開鍋,鍋蓋上面的水汽會滴在上面使饅頭回縮,影響美觀和口感。



最後的總結

饅頭是一種純粹的食物,雖說不想米飯那麼普濟,但是我還是很喜歡的,一塊醬豆腐,一根黃瓜就能去配菜,愛美食,愛生活,我是食味四季,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擊我的關注,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轉發,收藏,謝謝閱讀。




食味四季


你好,今天我正好蒸了饅頭又正好刷到這個問題,我用酵母粉發好面以後就用手捏了一點鹼面,我也不知道那是多少就是大拇指和食指手肚捏了一下,饅頭很好吃味道很甜,兒子還問我放糖了嗎,因為疫情不能出門了只能在家自己蒸饅頭,炒的菜沒怎麼動,我們一家人大蔥吃蝦醬就吃了這些饅頭,我們山東人的豪爽和最愛,大蔥和蝦醬[可愛][可愛][可愛][耶][耶][耶][耶]



鑠哥希姐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酵母粉發出來的面有點發硬,應該是你和麵時加水量的多少有關。酵母粉只是把面發開了。如果發酵時間長了,發好的面會有點酸味,這個時候需要加點鹼面中和下酸味。以前沒有酵母粉時都是用老麵糰發麵,發出來的面都有酸味,所以鹼面是必須的。

而現在用酵母粉,天氣熱的時候很快就發開了,發好的面上面有很多小孔,裡面像蜂窩狀。時間把握得好不用放鹼面。天冷用溫水和麵,蓋好蓋子一晚上就發開了,如果發得時間長了面有酸味需要加點鹼面,一般平時吃飯用的勺放一小勺的量就可以了。放多了蒸出來會饅頭包子會發黃。

本人和麵用的水量如下請參考:水要分幾次倒入,先用筷子把面攪成絮狀,沒有乾麵粉。喜歡吃勁道的可以減少一點水。然後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麵糰。喜歡暄軟的水也不要放太多,以沒有乾麵粉為準,因為發好的面揉麵時還要加點乾麵粉,不然太粘手。

做麵食一次兩次可能做不太好,多做幾次就會找到竅門,我家的饅頭都是我自己蒸的,每次和的面都是剛剛好一鍋蒸下,家裡人都喜歡吃。也算熟能生巧。謝謝。



A初見與初心


1、用酵母發麵做包子,是不需要放鹼的,因為酵母裡面就含有小蘇打。它是代替鹼的一種更加方便的做麵食的材料。

2、酵母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一些乳酸等酸性,如果發酵的時間較長,麵糰就會發酸,就必須加一些鹼來中和酸性。放鹼的時候要根據發麵的多少跟發酵程度來酌量添加。小蘇打也可以代替鹼,可以先在麵糰裡面放入酵母,等到麵糰發酵好了之後再放入小蘇打幫助發酵,這樣,既發酵了食物又幫助麵糰改善了口感。


莉莉愛美食


加酵母發麵因為發酵時間短、純菌種發酵這兩個原因幾乎不產酸,所以可以不用加鹼調酸。少量加入調節風味除外。

發麵要好吃,首要條件是要有好的麵粉。有了好的原料,即使作法簡單也能出很好的味道。以無添加的麵包粉為好,成品淡黃色,麥香濃郁。

其次可以添加增加風味、幫助發酵的原料。例如酸奶、奶粉等奶製品,可以給製品增加奶香味,與發酵的風味和麵香結合可產生誘人的香氣。

如果要說味道更好一些,那麼傳統發酵法由於多菌種參與發酵,相應的發酵產生的風味物質更為豐富,所以味道也會好一些。

傳統發酵可將酸奶與面混合製作麵糰置於乾燥處放置幾天,待表面形成硬殼、捏開後有明顯發酵氣和酸氣即成老酵面。以後每做製品一次,均留少許麵糰做為老面使用。

使用老面時,可將老面放於適量水中泡化(忌用熱水,熱水會燙死菌種)然後代水和麵。若要增加風味可再加奶製品一起和麵。和好面後將麵糰置於容器用保鮮膜或加蓋密封發酵(25——30℃左右,一夜即可)。

兌鹼時,將鹼面分次、少量加入。加入一些就揉勻,使鹼面充分分佈於麵糰。每加一次鹼面揉勻後聞聞氣味,以聞不到酸氣、出甜氣為準,這時就可以製坯蒸制了(有經驗後鹼面就可一次加足,以減少揉麵時間)。

蒸制前,視發酵程度的大小、揉麵時間的長短(揉麵時間越長,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被擠出的越多、蒸製出的成品蜂窩就越少、越不鬆軟,所以要考慮二次發酵)、揉制製坯時摻加乾麵的多少決定是否二次發酵。

發酵程度小、揉制時間長、摻加乾麵多可二次發酵(將制好的面坯置於容器或籠屜保溫、密封一段時間,視面坯體積明顯增大即可)。

發酵程度滿足要求,將水燒開後上蒸。大火蒸制10——15分鐘即熟。



張蒙太奇



劉俊


要想蒸的饃吃著味甜,軟和,適口用酵母粉發麵,不用鹼面最好。

取5一8千克麵粉13克左右酵母粉(麵粉多少自己換算)放入盆內。用不燒手的熱水逐次倒入盆內,邊倒邊和,和勻後稍拈手。蓋好盆口,用薄食用膜包好,不讓麵糰溫度散發。三十分左右,麵糰漲大原來的二倍大,扒開多孔狀,發麵成功。

將麵糰揉光滑,做成小面塊饃型上籠蒸三十五分左右,就是我們喜愛的饃饃了。

酵母粉蒸饃不使用鹼面。鹼面用在老麵糰發麵上,發麵時間長有酸味,鹼面中和去酸味。標準放鹼面,聞麵糰有鹼味,鹼過量,有酸味鹼量少,有甜味剛好。


農人夢


依據我個人的經驗,如果放的發酵粉多,溫度高,麵糰在一兩個小時內發酵完成,沒有酸味,就沒必要放鹼面或小蘇打。

你發酵粉放的少,麵糰發酵太久或發酵過了,產生酸味,就放些,用量也根據情況你面得多少來定,大概一碗麵的話放1-2克的鹼面就差不多,


智秀的美食與日常


酵母粉發麵,一般不需要放鹼面。面發兩倍大好了,

排氣揉成型,醒發兩倍大左右,或者可能起來胖胖的感覺就可以蒸或者烙餅。

如果喜歡放一小撮鹼面,也行,吃起來,麵粉的香味更濃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