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成功站隊的6大原則,發人深省


成功站隊的6大原則,發人深省

一:站在人多的一邊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我們站隊的首要問題。我們應該站在人多的一邊,這是很多經驗教訓告訴我們的道理。譬如有的人站在最廣大的工農一邊,有的人卻站在幾個官僚集團和財團周圍,自然前者勝利,後者失敗。畢竟人多力量大。只要充分發揮能量,就沒有人能阻擋。所以站位之時,應該和多數人站在一起。這也代表了主流和人心所向。哪怕多數人也會犯錯,但是隻要加以教育和歷練,多數人總能克服自身的弊病,比先天弱小的一邊,更有可塑性。何況以少敵寡是不自量力的表現。我們要堅定的站在多數一邊,少數服從多數,這是現實的法則。

二:站在真理的一邊

如果勢均力敵,我們更應該站在掌握真理的一邊。如果為了地位,附和指鹿為馬的人,這是同流合汙,其結果也是岌岌可危。畢竟真理終將勝利。行差踏錯只會後悔不已。所以說,我們應該站在真理和正義的一邊。這是抗日戰爭期間,很多年輕人願意奔赴延安的原因。這也是一些美國觀察人員預言蔣必然失敗的原因所在。因為現實告訴了大家,真理掌握在革命者手裡。如果非要走歪路,跟著一個錯誤上司,那麼遲早會受牽連。看似風光一時,最後卻難以善終。

成功站隊的6大原則,發人深省

三:站在有能力且氣度恢弘的一邊

如果都是差不多的領導,都有一定的真理。那麼就應該站在能力強的一邊。因為能力強才可能有高超的執行能力,才能實現真理。而氣度恢宏者,更是錦上添花。比如劉邦北伐匈奴,結果被圍困,九死一生的逃了回來,第一個措施就是獎賞了曾經諫言過的婁敬。又比如曹操打烏桓歷經艱險回師,第一件事也是獎勵曾經提出反對意見的人。希望他們以後多提出意見。這就是氣度恢弘的領導。而相反的例子也是有的,比如袁紹打官渡之戰,田豐提出反對意見,表示不可。結果被袁紹打入地牢。後來袁紹兵敗,不僅不反省,卻惱羞成怒的把田豐給殺了。田豐為傻瓜做謀士,也算是咎由自取。所以我們今後站隊,也要擇良木而棲。

四:站在能盡己才的一邊

如果上述的條件都一樣,那麼我們就該選擇站在能用自己,使自己才華得以施展的一邊。如果能言聽計從,那麼我們就算站對位了。最顯著的例子就是諸葛亮。他為什麼不去投奔曹操,而是選擇了相對弱小的劉備?無非是因為曹魏人才濟濟,有郭嘉和荀彧等等一批人。如果諸葛亮去了曹魏,很可能得不到重用,無法像在劉備身邊那樣如魚得水。諸葛亮的幾個朋友就投奔過曹魏,可是都沒有像諸葛亮一樣受主上的高度重用。所以我們站位的時候,要反思將來有一天會不會人盡其才。一個不會用人的領導,出息也不大,早點看清楚比較好。

成功站隊的6大原則,發人深省

五:站在自己一邊,忠於職守

當然也有一種叫做不站隊的站隊。就是忠於職守。忠於現任的領導。做一個守節盡忠的人。相信一個幹好本職工作的人,哪一個領導都會喜歡,都會受青睞。所以關鍵還是要有本事,不要過於希望攀附龍尾,過於鑽營,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就是王道。雍正時,曾重用一個叫鄂爾泰的人。因為雍正還為皇子時,想讓鄂爾泰為他辦個事,行個方便,但是鄂爾泰卻拒絕了。雍正有些不高興,卻對鄂爾泰留了心,鄂爾泰雖然官小,但是卻能堅持原則,連皇子都敢拒絕,覺得是一個可以重用的大臣。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只要我們幹好自己的事,總有被人另眼相看的時候。不站隊也是一種站隊。那些站了隊還有投機心理,搖擺不定,甚至賣主求榮的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六:站在不後悔的一邊

就算我們不知道怎麼站位,那麼我們完全可以靠我們的感情和直覺去站隊。哪怕站在一個實力不濟,但我們不會後悔的一邊,也是一種選擇法。只要站了就要堅定,就算一損俱損,我們也在所不惜,心甘情願的接受現實。那麼這樣的站隊也是值得的。就像三國的陳宮,拋棄了多疑殘忍,但是有前途的曹操,甘願為三國最大的匹夫呂布獻計獻策,真可謂千金難買情願。我們也可以像陳宮一樣有自己的選擇,只不要不後悔就行。怎麼選擇都不會錯,大概就是君子無往不利的意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