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最好的友誼是:不給熟人掉鏈子,不給生人添麻煩。


最好的友誼是:不給熟人掉鏈子,不給生人添麻煩。


友誼和任何一種感情一樣,貴在細水長流,而用力過猛,反而會適得其反。

最好的友誼是:不給熟人掉鏈子,不給生人添麻煩。


有個小朋友找我聊天,她剛剛參加工作,最近跟同事鬧了矛盾,很是苦惱。

事情的起因非常簡單,她同事出去實習,有天來了快遞,便打電話給公司裡關係最要好的她,讓她幫忙去公司門口取。

她當時並不在公司,而是在距離公司還有好幾站路的超市裡買東西,可即便如此,接到同事的電話依然二話沒說,扔下手裡的購物車就往公司趕,本來十分鐘左右就能到的路程,由於前方發生了交通事故堵成了一團,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出租車半分都動彈不得,她索性下了車,自己跑回公司。

那幾日連晴,氣溫高達三十五度,她氣喘吁吁的到了公司門口時,快遞小哥早已不見了蹤影,她撥電話過去給同事解釋,同事說:

快遞說等了你半個多小時,別人的東西都拿完了你還沒來,所以就說明天再來送,你不方便取就早說嘛,早知道就讓XXX(另一位同事)去幫我拿了。

她汗流浹背的站在公司門口,聽著同事帶著點抱怨的口吻說著“早知道”,忽然覺得很不是滋味。

雖沒明說,可女孩子的感情很微妙的,自以為藏在心底不為人知的那點不滿和怨恨,像是溢滿的水盆,擋也擋不住的滲漏出來。

終於在一個午休的時候,公司裡的幾個女孩兒在閒聊某個明星的八卦,她同事玩笑著說“早知道當時就應該多收集一點她的簽名了...”時,她沒忍住接了句:

“早知道早知道,要是你什麼都早知道的話,還用得著跟我們這種凡夫俗子住在一起嗎?”

辦公室裡嬉鬧的氣氛被她瞬間打破,同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有點尷尬的說了句“閒聊而已,你這麼認真至於嗎?莫名其妙”。

兩人從此便陷入了冷戰,誰也不主動跟對方說話。

她想了一個星期,來找我訴苦,說:

我穿著五釐米的高跟鞋為她狂奔兩站路來去快遞,沒拿到我也很鬱悶啊,她也不問問我人在哪裡,為什麼去晚了,一口一個早知道,好像只有她聰明,而我是個傻瓜似的。

我問:可是你既然不在公司,不方便幫對方取東西,為什麼不明說呢?這樣她可以找其他人,而你也不用急匆匆的趕回去,不是更好?

因為我把她當作好朋友啊,她開了口,我就想為她做點什麼事。哪怕是自己麻煩一點,也不想讓她失望。

她想了想,這樣回答我。

最好的友誼是:不給熟人掉鏈子,不給生人添麻煩。


年少的時候誰不是啊,願意為朋友兩肋插刀,說不出口一句拒絕,不忍心給對方哪怕一點點失望。

只是你竭盡全力,真的就能避免失望了嗎?並不見得。

而人心最是弔詭,你以為自己可以無怨無悔不求回報,潛意識裡卻還是期待一句感謝。

你為難了自己,卻只換來對方輕描淡寫,情感的天平瞬間就會失衡,從“我想為對方做點什麼”,到“這個人怎麼這麼不領情”。

經濟學上有個名詞,叫做overcommitment(過度承諾),如果你在詞典上查找,還會出現另一個釋義:毀壞契約。

應承自己無法做好的事,哪怕你竭盡了全力,卻依然是破壞了自己的信譽也耽誤了別人的事情。你搭進去了精力,對方也賠了時間,這尚且算是不錯的結局,爭吵,冷戰乃至絕交,都有可能是過度承諾的結果。

讓我們最頭疼的人,其實並不是那些從一開始就拒絕了我們的人,而是拼儘自己一身本事最終還是得到個差強人意的結果,事情沒辦成不說,還落下個天大的人情在我們的肩上。

友誼和任何一種感情一樣,貴在細水長流,而用力過猛,反而會適得其反。

最好的友誼是:不給熟人掉鏈子,不給生人添麻煩。


認識一位姐姐,她有一條很重要的為人準則:需要輾轉三層以上關係的事情,自己一定不會應承。

如果你拜託我做的事情,我需要找到A讓他找到B再聯繫C,那我會直接告訴你,抱歉我不能幫你。

可人脈不就是這麼發展出來的嗎,有什麼不可以?我問過她。

因為我無法確定B在C心中的地位,是不是跟我在A心中的地位一樣高。她像說繞口令似的解釋道: 所以我也無法保證,最後真正幫忙做這件事的人,是不是跟我一樣,把它當成頂頂重要的事情去做,如果最後的結果差強人意,反倒會誤了別人的事。

她說,我寧可一開始就拒絕,也不想做出超過我能力範圍之內的承諾。

每多繞一層關係,就增大了不確定性,到了最後,事情的結果完全超出了自己可控的範圍,圓滿解決倒也罷,只要其中一環出了差錯,我就無法跟拜託我的那個人交差,那既然如此,還不如一開始就互不耽擱。

以她近乎冷酷的理智,似乎應該是很不受歡迎的那一個,但其實,她人緣卻極好。

跟這樣的人做朋友很輕鬆的。

不會太勉強自己,讓你猝不及防的欠下一個大人情,也不會言而無信,草率的應下一些事,然後又不管不問。

不給熟人掉鏈子,不給生人添麻煩。

將自己的關係打理的如同一杯溫開水,淡而雋永,舒適安和。

或許這才是最合適成年人的交際狀態吧,畢竟生活中並沒有多少事,是真的非你不可。事與願違的往往是,你自以為為對方付出了良多,也最後卻只能得到一個差強人意的結果,一個滿腹委屈,另一個無可奈何。

力所能及,應該是我們人際交往的基礎。

別高估自己的無私,也別低估別人的需要。

【我是梨花院落I,寫走心的文字,以37℃文字為生,用有溫度的文字,過有溫度有風度的生活。喜歡我的文字,記得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