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歷史上成功的北伐有哪些?

開心小果人


歷史上真正成功讓中華民族強大的北伐一次是漢武帝北伐奠定了中國現在的疆域,一次是清王朝歷經康雍乾三代北伐穩定了我們中華民族現有的疆土。


眾匯糧油


白雲山水居為你解答。

歷史上成功的北伐多了去了。那麼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北伐的概念 ,“北”應該是北方的草原和高原,就是現在的新疆,寧夏,內蒙等高海拔地區。

北伐就是征服上述所列舉的地方,有下列幾個朝代:

第一,秦始皇統一六國,北伐算是成功的。

第二,西東兩漢也是北伐成功的。



第三,三國曹魏是北伐成功的。

第四,兩晉北伐是成功的。

第五,元朝北伐是成功的。



第六,明朝北伐是成功的。

其他朝代都沒有北伐成功。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北方草原上的少數民族屬於馬上民族,民風彪悍,不易降服。

北方的少數民族多數都是遊牧民族,他們依水草而居,隨季節變化而流動;也是視水草的消耗程度來遷移。所以不易尋找到他們。



還有就是南方人到高寒地帶的草原,打仗的難度加大,非常難打。很多情況下要有非常堅定的決心和信心,還要採取出其不意的戰略。

成功案例:霍去病千里迂回奔襲匈奴大本營,從而成就了大漢豎百年的安寧。

後來,中華民國北伐軍北伐,從廣州出發北上打仗,不是真正的北伐。


白雲山水居


中國歷史上從南往北成功統一中國,只有朱元璋一人,朱元璋採用謀士的建議廣積糧,緩稱王,在消滅南方各路各路割拒勢力以後,派遣大將徐達北伐,掃滅了元朝,統一了中國。近代國民政府也是從廣州發動北伐戰爭,消滅了南方孫傳芳,等軍閥割據勢力,張學良宣佈易幟,國民政府從形式上統一了中國


春暖花開餵馬劈柴


1367年11月,朱元璋命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二十五萬大軍揮師北伐,洪武元年,即1368年,攻入大都,推翻元朝的統治,元朝滅亡。

1926年7月9日,廣東國民政府成立的以蔣介石為總司令的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先後攻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驅逐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寧漢合流後,馮玉祥和閻錫山加入北伐,1928年攻克北京。皇姑屯事件中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後,其子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標誌著北伐完成,中華民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雲粹滇風話古今


1、陸遜北伐

陸遜北伐指的是陸遜4次參與的東吳與曹魏的作戰。陸遜四次對魏作戰未嘗一敗,戰績輝煌,戰果豐碩。於敵境中來去自如,可見其過人的軍事才能。

①第一次

著名的石亭之戰,起初孫權命鄱陽太守周魴詐降引誘曹休,曹休果然中計引兵前來,孫權便召見陸遜假黃鉞,為大都督率領諸將與魏大司馬曹休交戰於石亭,陸遜自己為中部,朱桓、全琮為左右翼,三道俱進,大破曹休,斬獲萬餘,牛馬騾驢車輛繳獲萬輛,軍資器械略盡。

朱桓提出自領萬兵於夾石、掛車攔路,想要生擒曹休,然後進取壽春,割有淮南的計策。未被陸遜採用。

曹休率軍向皖時,曹魏尚書蔣濟便上表魏明帝稱未見其利,曹休果然戰敗,遷中護軍。曹魏賈逵得到曹休戰敗的消息,多設旗鼓為疑兵趕往支援,將糧草給予曹休, 曹魏將領朱靈等從後斷道,方才救出曹休。戰後不久曹休病亡。

②第二次

嘉禾五年,權北征,使陸遜與諸葛瑾進攻襄陽。陸遜派遣親人韓扁奉報,歸途中,在沔中遇到敵人,巡邏查問抓住了韓扁。

諸葛瑾聽到後十分擔心,寫書給陸遜稱:“大駕已旋,賊軍得到韓扁,對我軍的部署瞭如指掌。現在水乾,應當趕緊撤退。”陸遜沒有回答,還在催人種葑豆,與諸將弈棋射戲如常。

諸葛瑾知道陸遜智略多,應當是有了主意,就自己來見陸遜,陸遜說:”賊軍知道大駕以旋,能專心對付我。又已經堅守要害,兵將意動,得先鎮定安撫,設計變術,然後再走。現在要是退走,賊軍覺得我害怕,仍舊來交戰,對我們那是必敗的。”

然後秘密與諸葛瑾立下計策,令諸葛瑾率領水軍,自己率領兵馬向襄陽進發。敵人素來害怕陸遜,趕緊回城。諸葛瑾引水軍出,陸遜隊伍整齊,張拓聲勢,敵人不敢交戰。

軍到白圍,託言說打獵,暗地裡遣周峻、張梁等進攻江夏新市、安陸、石陽。石陽熱鬧,周峻等人到時,百姓都帶著東西入城,城門堵住關不上,魏軍只好殺死自己的百姓,才關上城門。

斬首獲生,凡千餘人。對於生還的百姓都加營保護,不讓兵士干擾侵侮。家屬來了,就讓探望。若是妻子孩子死了的人,就給衣服糧食,厚加慰勞,遣送他回家。

江夏功曹趙濯、弋陽備將裴生及夷王梅頤等,並率支黨來依附陸遜。

③第三次

於孫布詐降賺王凌次年進攻廬江,曹魏將領認為應迅速趕赴支援。滿寵認為:“廬江雖然小,將士強勁士兵精銳,能堅守一段時日。賊軍捨棄船隻上岸二百里趕來,後尾空縣,尚欲誘致。現在應該任由他前進,到時他就來不及撤退了。”

之後整軍前往楊宜口,想要夾擊陸遜。陸遜得知曹魏援兵東下支援便在夜裡撤退,滿寵未能得逞。

④第四次

赤烏三年(另有記載為赤烏二年與赤烏四年),陸遜拔邾城(邾縣故城,今湖北黃州府黃岡縣治),築城置戍,以為重鎮,常駐3萬之眾。其地始為吳有,魏人息志。

陸遜四次對魏作戰未嘗一敗,戰績輝煌,戰果豐碩。於敵境中來去自如,可見其過人的軍事才能。然而襲擊江夏導致敵軍自殺其民也為後世所詬病。

2、劉裕北伐

東晉自偏安以來,時時面臨著北方的威脅。祖逖、庾亮、殷浩、桓溫都曾先後北伐,但無一成功。

晉元興二年(404),劉裕起兵擊敗篡晉稱帝的桓玄。次年,擁戴晉安帝復位,控制東晉朝政。時南燕統治集團內部矛盾日益加劇,慕容超信用奸佞,誅戮賢良,賦役苛重,激起民眾強烈反抗。

為了晉朝的強大,劉裕決定興師北上。劉裕為抗擊南燕,外揚聲威,遂欲掛帥北伐。 公元409年二月,南燕軍隊侵擾淮北,就正好給了劉裕一個機會。他上書皇帝,要求北伐,獲得朝廷批准後,他迅速出兵,五月就到了下邳。

兩次北伐,前後滅南燕,破北魏,亡後秦,收復山東,河南,關中等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後長安雖在一年多後得而復失,但潼關以東、黃河以南和山東全境已劃入劉宋版圖,“七分天下,而有其四”,江淮流域得到保障。

為劉宋永初和元嘉年間,休養生息,出現“餘糧息畝,戶不夜扃”的局面提供北部疆域的屏障,仍不失為取得較大成果和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北伐。

3、柴榮北伐

顯德六年(959年),農曆4月,柴榮親率諸軍北伐契丹。至寧州,刺史王洪以城降。之後,領兵水陸俱下,至益津關,契丹守將終廷暉以城降。至瓦橋關,守將姚內斌以城降。

鄚州刺史劉楚信以州降。農曆5月,瀛州刺史高彥暉以本城歸順。這次出師,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連收三關三州,共十七縣。柴榮正準備乘勝奪取幽州,遇疾而返。

4、徐達北伐

朱元璋大致掃平南方群雄後,為了徹底推翻元朝,乘紅巾軍基本摧毀元主力軍的有利時機,於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命徐達、常遇春率軍25萬人北伐。朱元璋軍由淮河入黃河,連克淮安、壽光、臨淄、高苑等地。山東諸州縣盡為朱元璋軍所有。

洪武元年(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稱帝建明。四月,其北伐軍隊完全奪取中原,七月又克通州,元順帝只得攜帶家眷及宮廷官僚北走上都,繼續元室的統治,史稱北元。八月二日,徐達師入大都,北伐取得了徹底勝利,元朝滅亡。

5、國民革命軍北伐

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在連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以後,國民政府內部因對中國共產黨的不同態度而一度分裂,汪精衛和蔣介石決裂,北伐陷於停頓。

寧漢合流後,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並在西北的馮玉祥和山西的閻錫山加入下,於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張作霖撤往東北並被日本刺殺於皇姑屯,其子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至此北伐完成,中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


如墨43


不知道這個成功,是指的什麼範圍的成功?是戰略的成功,成功立國甚至滅了敵國呢?還是戰術上的成功,打贏一兩回就算呢?

如果是戰略上的成功,那麼只有兩次。

一次是朱元璋的北伐,就是徐達常遇春驅逐元廷之戰。當然,未竟全功,留下北元這個尾巴。

另一次就是近代,國民革命軍北伐。但這次嚴格說起來也不算,因為只有老蔣的第一集團軍,和李白的第四集團軍算是北伐,真正和北洋軍主力作戰的馮玉祥第二集團軍,和閻錫山第三集團軍本來都在北方,嚴格來說算東征。而且也未竟全功,留下奉系在東北。

如果是指戰術上成功,打贏一兩回,那就多了去了。這個就不討論了。


天刑17


東晉時期,東晉是中國歷史第一偏安南方的政權,相比較其他偏安南方的朝代,我認為他的相對實力也是最強的,幾乎每次北伐都有收穫,只是朝廷不給力,


林風講娛樂


明朝的徐達,常遇春北伐,是成功的,還有民國的蔣介石北伐也算是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