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怎樣解讀中國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本義?

嚴師說字


一到十是漢字的基本數,跟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樣。可能與手指頭有關。其起源按《說文解字》參考其他古籍可能是這樣的:

一,“一”是特殊指事字,抽象符號“一”既代表最為簡單的起源,也代表最為豐富的渾沌整體。

說文解字

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

二,“二”也是特殊指事字,表示天地兩極。

說文解字

二,地之數也。從偶一。

三,其本義為特殊指事字,指衍生萬物的天、地、人。

說文解字

三,天、地、人之道也。

四,指事字,以積劃成數的方式表示數字四。其造字原理與“一”、“二”、“三”相同,隸定為“亖”。

又說。“四”即“泗”的本字,是以象形的手法表示“鼻涕”的意思。“四”用作數詞是假借。

說文解字

四,陰數也。象四分之形。

,其本義為金、木、水、火、土等宇宙的構成要素,代表天地間萬物構成元素的極限數,大於四,小於六,後引申為古代軍隊編制單位、工尺譜中的音名之一等。

說文解字

五,五行也。從二,陰陽在天地閒交午也

六,

本義當為草廬,是“廬”的初文。“廬”與“六”古音相近,所以假借為數詞“六”。依陰陽理論,六是陰數,所以又指《易》中的陰爻。

說文解字

六,《易》之數,陰變於六,正於八。從入從八。

,“七”本義為切斷,早在商代甲骨文中,“七”就借為數詞。

說文解字

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衺 [xié],解釋為邪惡,不正當。)

,其本義為相背分開,後借為數詞。

說文解字

八,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

,本義表示伸出手掏摸、探究,力求確定內部情況。假借作數詞,九是數之大者,所以又引申為多數;同時,由最大的數字代表至陽。

說文解字

九,陽之變也。象其屈曲究盡之形。

,是數目字,為九加一之和,引申指十倍、十來個。古人認為十是數字完備的標誌。

說文解字

十,數之具也。一為東西,丨為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

其中一二三(四)都是一橫表示一個。五是五行(金木水火土)。六七八九都是假借字,四也有可能是假借字。十是表示全面,一橫是東西,一豎是南北,跟今天地圖表示的方位一樣。


桃之夭夭老牛


一至五這五個數,稱為"生數,六至十這五個數,稱為"成數"。兩者間有著相生相剋的關係。一,三,五,七,九,代表陽,又代表天,稱為"天數"。二,四,六,八,十,代表陰,又代表地,稱為"地"數。天數相加是二十五,地數相加是三十。天地之數相加共得五十五,因此稱"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陰,陽,奇,偶兩組數字的搭配,表示世間萬物皆由陰(——),陽 (一)化合而生成,或天生,地成之,或地生,天成之。

奇數為(陽),1,3,5,7,9參照天道運行規律左旋轉。偶數為(陰),2,4,6,8,10參照地道運行規律右旋轉。派生出先天八卦,由無極O生成太極,太極中藏五,十生成兩儀,一"陽,"——"陰。兩儀中藏天地之數生成四象,"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四象中藏河圖中的全數而生成八卦:

坎,坤,震,巽,乾,兌,艮,離。

1 ,2,3,4,(5,10)6,7,8,9。全數構成規律是,中宮5,10。(5+5=10),西與北(9+1=10),(6+4=10),東與南,(3+7=10),(2+8=10)。

天數1,3,5,7,代表四方(1為北方,3為東方,9為南方,7為西方。

地數2,4,6,8代表四維(2為西南方,4為東南方,8為東北方,6為西北方)

河圖稱先天宇宙圖,洛書稱後天宇宙圖由河洛二圖可推得:勾三股四弦五,

勾九股十二絃十五,勾二十七股三十六絃四十五,勾八十一股一百零八弦一百三十五,其餘皆以三自乘而得,合天地人三極之數。

河洛數為眾數之始,從中還可推出其它的易數,常見的有: 大衍之數,乾坤之策數,八卦之正變數,天地數,九宮數,六壬數,太乙數,奇門數,遁甲數,籌數,筮數,積數,策數,五行,干支,納甲,納音,曆法,堪輿,演禹,樂津,……。在清朝江永所著《河洛精薀》書中詳細推演了河洛數與其它易數的關係。


夢溪筆壇


這是學易過程學到的,在此分享給大家。我覺得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是為數之始,數之本源性的東西。看似簡單的阿拉伯數字裡面,卻暗藏著中國文化的精髓,在此與君共勉吧。

1~9數及10數

《內經》謂:“天地之至數,始於一而終於九焉。”“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野”,“一法天,二法地,三法人,四法時,五法音,六法律,七法星,八法風,九法野”,即指1~9九各數均有其代表的內涵,在此並不是單純的數字。

★1數: 指陽和天,又指宏觀。古人認為天最大,故一天,在卦為乾;

★2數: 指陰和地。紀地之法為方,故二地,在卦為坤;

★3數: 指人與萬物。古謂“三生萬物”,“數不識三,妄談知十”,故三人,在卦為屯;

★4數: 指四時和四象四方。古謂“四象既分,五行以出”,故四時,在卦為蒙;

★5數: 指五行及核心。古謂“唯精唯一,允執厥中”,五也指“中”,又有“立日承天”之謂,即指十二平均律是根據陰陽五行承地氣而來,故五音,在卦為需;

★6數: 指節律。古謂“地以五為制,天以六為節”,在卦中凡6、60、600……,均為節律,訟為法律的轉義,故六律,在卦為“訟”;

★7數: 指七星,即日月木火土金水。易謂:“師出以律;七日來複”,是有其數理關係作根據的,故七星,在卦為師,;

★8數: 指八風,意指八尺圭表,測日影而立,日光也意指風。八又指八卦,有八卦統九宮之說。故八風,在卦為比,“比,輔也”;

★9數: 指九野,野意為方位,九野即九宮。在卦為小畜,謂“柔得位而上下應之曰小畜”。故九野;

★10數:指日即太陽。古有“天有十日”,即指十天干,而不是說天上有十個太陽。在卦為履,易之數理是由10數開始的,十指日即為赤道座標,故為履。

纏易悟禪,與您一起分享美好,記錄世界。


纏易悟禪


一三五七九為五陽,二四六八十為五陰。對應東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天干地支。

一二為甲乙,東方木,木分陰陽。

三四為丙丁,南方火,火分陰陽。

五六為戊己,中央土,土分陰陽。

七八為庚辛,西方金,金分陰陽。

九十為任癸,北方水,水分陰陽。四九二,三五七,六一八為九宮洛書,二五八,一四七,三六九為奇門遁甲。

一六同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五十同途。這就是河圖。

五為中,分兩儀四象,一二三四,六七八九。

十個數字,奧妙無窮。中國古人之智慧,典定文化之基石。源於陰陽。

陰陽為何物,二氣也,化為形,天地男女萬物。成為象,風雲雨電。

中華民族對數字感悟上萬年,十個數字包含了宇宙萬象。


隴右行思見聞錄


我以易經數字來解釋這十個數。

先天為體,為靜,為陰。

後天為用,為動,為陽。

先天:

一,為陽,為陽之始,為零之子。為水

二,為陰,為陰之始,為零之女。為火

三,為陽,老陽,為木。

四,為陰,少陰,為金。

五,為陽,少陽,為土。

六,為陰,老陰,為水。

至此,先天之數盡矣。

以七如後天陽數。

七,乾卦。後天數一。

八,兌卦。後天數二。

九,離卦。後天數三。

十,震卦。後天數四。

十一,巽卦。後天數五。

十二,坎卦。後天數六。

十三,艮卦。後天數七。

十四,坤卦。後天數八。

十四,乾為天。起六十四卦。為變。餘仿此。

兩儀四象八卦皆二進制。

先天屬陰逢七變,所以說女子生理週期為七。因女為陰。

後天屬陽逢八變,所以男子生理週期為八。因男為陽。

以人為例,精子染色體為一,卵子染色體為二,二者結合生成三四五六為dna結構組織,為先天,到懷孕進入後天一,為乾卦,直至出生到八,為坤卦。下生進入六十四卦,萬物皆仿此。


條頭司機


這個問題提的真是好,就是越簡單的漢字越難破解,

隨便在網上查下別人的


數字,是表示數目的文字、符號或數量,是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詞。

人類從最早用來計數的工具是手指和腳趾、小石子和豆粒和打繩結、刻畫記數,到後來發展到刻畫記數,乃至使用今天的文字數字。所以說數字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承載者,通過數字的內涵與外延,可以知悉古代先賢智者為我們留下的思維模式、哲學思想、宗教理念等寶貴的精神遺產。


其一: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南、二氣、三陽、四喜、五福、六合、七星、八寶、九宮、十全十美

。他們都是什麼意思,包括什麼呢?

一南,南是南極壽星;二氣,二氣即兩儀,一陰一陽;三陽,三陽即手足太陽、陽明、少陽經脈的總稱;四喜,四喜是指:福、壽、祿、禧;五福,《書經》上所記載的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的終命;六合,古代結婚要選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地支合起來共六個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適合,這叫“六合”;七星,七星是北斗七星,一天樞、二天璇、三天璣、四天權、五玉衡、六開陽、七搖光;八寶,佛教八件寶物是法輪、法螺、法傘、白蓋、蓮花、寶罐、雙魚、盤長;九宮,九宮是將天宮以井字劃分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九個等份;十全十美,指非常完美,毫無缺陷,沒有瑕疵。出自清·陳朗《雪月梅傳》“賢侄出門也得放心,豈不是十全十美。”清朝乾隆皇帝自詡文治武功,福祿壽俱全,自稱“十全老人”。今人常理解為“十全十美”。


其二:

零——無極:在我國道家文化中,零代表無極,“無”是零和空的意思,“極”是無思無念的意思。零也代表代表圓滿,無缺陷才能圓。零是根本,是本源,一切由本源生,一切從零開始。

一——無極生太極:太極,是天地未開、混沌未明之前的狀態。老子《道德經》第42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說。《說文解字》:“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古人認為,“一”不僅是數的開始,是萬物之始,而且是生成萬物的元素,是世界的本源。

二——太極生兩儀: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是什麼?陰陽,天地,晝夜,男女,乾坤,動靜,剛柔等等,萬事萬物中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

三——兩儀生三才:三才:指天、地、人。《易經》:“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字經》:"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天地人,三才,在五格剖析法中位天格、地格、人格。講人的內在運勢,講人類與天地的自然和諧,這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文化中,數字三是很有講究的。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土金;人有三寶:精氣神。三是上中下;三是過去、現在和未來。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家級別最高的尊神是“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佛家級別最高的是三寶:佛、法、僧;我國儒家對三也是推崇備至,地位最高者稱為三尊:君、親、師。

四——兩儀生四象:"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最先出自伏羲的《易經》。什麼是四象?即太陽、太陰、少陰、少陽。而又名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從方位角度論,四象為東、南、西、北;從一年季節論,四象為春、夏、秋、冬;從人的名字論,四象為孟章、執名、監兵、陵光;從飛禽走獸論,四象為青龍、玄武、白虎、朱雀。

五——四象生五行:何謂五行?《尚書》解釋說:“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戰國末期,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家們把五行與陰陽、日月星辰、乾坤八卦結合起來,進一步發展為五行學說,滲透於天文、曆法、醫學等各個領域,盛行於漢世,從此五行才變得神秘起來。大自然由這五種要素構成,這五種要素的興衰,關乎大自然的變化,關乎宇宙萬物的循環,影響到人的命運。這五種因素相生相剋,相對立而存在,相制約而發展。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靈——天、地、人、神、鬼;五方——東、南、中、西、北;五色——青、赤、黃、白、黑;五時——春、夏、四季、秋、冬;五穀——稻、黍、稷、麥、菽;五味——酸、苦、甘、辛、鹹;五氣——風、熱、溼、燥、寒;五音——角、徵、宮、商、羽;五蘊——色、受、想、行、識;五常——仁、義、禮、智、信;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義——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五經——《易》、《尚書》、《詩》、《禮》、《春秋》。五福——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五帝:東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黃帝、西方白帝和北方黑帝,即五位天帝。另有一種說法,是指上古時的五位帝王: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六——五行生六合:六合,一指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二指古代用於記時、記月的十二地支,選擇吉日良時,考慮“衝(不利)”或“合(有利)”。“合”指子與醜合、寅與亥合、卯與戌合、辰與酉合、巳與申合、午與未合,稱十二地支六合。

歷來古代人們認為,“六”是個象徵順利的數字,也因為《易經》的坤卦有三個陰爻,重疊而成,是三個“六”組成的純陰之卦。《坤傳》:“坤道其順乎。”《說卦傳》;“坤,順也。”坤卦代表了順利,重疊的“六”也就代表了順利,所謂“六六大順”是也。

在中國數字文化中,“六”象徵著吉祥如意、幸福、安康。中國自先泰以來就有崇尚“六”的傳統觀念,許多事物都用“六”這數字來概括。六部儒家經典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諸子六家:陰陽、儒、墨、名、法、道;周代兵書太公六韜: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和犬韜;古代把親屬關係歸納為“六親”:父子、兄弟、從父兄弟、從祖兄弟、從曾祖兄弟、同族兄弟;六十年為一週期,稱“六十甲子”;婦女懷孕稱為“身懷六甲”;民間廣泛流傳“六六大順”的吉語。

七——六合生七星:七星,可用於表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二十八宿中的天罡,即北斗星。

縱觀中國傳統文化,7這個數字是吉祥和吉利、尊貴博大的象徵,它代表著古代自然科技與人文科學的一種結合。7其實是陰陽與五行之和,既是道家所謂的“道”或“氣”也是儒家所謂的“和”的狀態,都與“善”、“美”有著密切的聯繫。

古代的天文學家認為,宇宙有7大行星;《皇帝內經》中說,女性的生命週期數是7,每7年體現一次大變化,此所謂男八女七;人體有七竅,感情有七情;詩歌有七言、七絕、七律;音樂符號有七個,大可以組成美妙的曲調。道家說,人有七魄;佛教也有佛祖打坐七七四十九天成佛的說法。

八——四象生八卦:《易經》所說的卦,是宇宙間的現象,是我們肉眼可以看見的現象。宇宙間共有八個基本的大現象,而宇宙間的萬有、萬事、萬物皆依這八個現象而變化,這就是八卦法則的起源。八卦是古代漢民族的基本哲學概念,是古代的陰陽學說。所謂八卦就是八個卦相,八卦是由太昊伏羲氏畫出的。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畫八卦,一畫開天。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用“一”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叫做八卦。根據史料記載,八卦的形成源於河圖和洛書。是中國道家文化的深奧概念,其深邃的哲理可以解釋自然、社會現象。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

從古時候流傳下來的文學智慧中,大多褒義詞語也含有“八”這數字,體現出古人對它情有獨鍾,好比說“才高八斗”用來形容生活中有才幹的人、善於交際的人則是“八面玲瓏”;以前有功名顯赫背景的人都會坐上“八抬大轎”,以彰顯其“八面威風”的風範。

九——八卦生九宮:九宮,是古代中國天文學家將天宮以井字劃分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九個等份,在晚間從地上觀天的七曜與星宿移動,可知方向及季節等資訊。

在中國古代,九為陽數的極數,是多用九這一數字來附會帝王,與帝王有關的事物也多與九有關。帝王之位稱“九五”。帝王稱“九五之尊’”。

大禹治水,後來稱王,建立了夏朝,在全國劃分為徐州、冀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等九個州;青銅器有“九鼎”,皇帝周圍要設“九卿”;朝廷命宮設“九品中正”,京師置九門;紫禁城的房屋九千九百九十間半;天安門城樓面闊九間,深九間;佛堂供物重量,不是八九七十二斤,就是九九八十一斤。中國紫禁城及皇家園林、行宮的大門,裝飾甲“九路釘”,每扇門的門釘縱橫各九個,共81個釘。器物也多以“九”為名。如:“九龍杯”、“九龍壁”、“九桃壺”等。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九”還諧音“久”,有長長久久的意思。民間以“九”作為最高境界,100多歲的老人總是說自己九十九歲,以期望活的更長久。

十——九宮生十方——歸零:我國道教有三界十方之說。三界者有:以時間分為:無極界、太極界、與現世界;以空間分為:天界、地界、與水界:以道境分為:欲界、色界、與無色界。皆稱為“三界”也。十方是指:東方、南方、西方、北方、東北方、東南方、西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為十方天也。佛家也講十方,也是指東方、南方、西方、北方、東北方、東南方、西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說的是十方世界,每一方都有無量無邊的佛國世界。世間一切僧,稱為十方僧;世間一切佛,稱為十方佛。

一元是開始,十方是圓滿。在中國文化中,由於10是十進制的第一個進位後的數字,表示達到頂點。

所以有有十全十美含義,代表圓滿的意思。“十”在中國文化和生活裡,是一個使用價值和文化價值都很高的數字。“十拿九穩”:比喻非常有把握;“十全十美”: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無缺陷;“十步芳草”: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一元之數,萬物開泰。在中國的傳統的道教文化中,從0123456789這9個數字裡,都暗含著一定的玄機和深奧的道理。既相互依賴,又各得其妙。


談下自己的對這些數字的理解

古人有句話叫做,你識數嗎

其實這個是個數字跟身體和天地有著密切的關係,就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本意在這裡

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 庚是大腸辛屬肺,膀胱三焦在壬方, 若問腎水心包處,二者皆在癸中藏。 甲頭乙項丙肩求,丁胸戊肋己腹收, 庚是臍輪辛為股,壬脛癸足一身周

還有對應分先天和後天,先天之數為體,就是河圖,一水腎,二火心,三木肝,四金肺,五土脾,也是胎兒在娘肚子裡面剛好是十個月

後天之數為用就是洛書,也就是九宮圖,身體和天地陰陽氣運行規律


《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莊,七達謂之劇驂,八達謂之崇期,九達謂之逵。

這句話實在是不敢解釋,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自己去找度娘先看看把,

《爾雅》是本好書啊,,現在我們很多稱謂還有名詞都是從那裡面演變出來的


無為二哥


一至五這五個數,稱為"生數",六至十這五個數,稱為"成數"。兩者間有著相生相剋的關係。一,三,五,七,九,奇數代表陽,又代表天,稱為"天數"。二,四,六,八,十,偶數代表陰,又代表地,稱為"地"數。天數相加合二十五,地數相加合三十。天地之數相加共得五十五,因此稱"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陰,陽,奇,偶兩組數字的搭配,象徵世間萬物皆由陰(——),陽 (一)化合而生成,或天生,地成之,或地生,天成之。

奇數為(陽),1,3,5,7,9參照天道運行規律左旋轉。偶數為(陰),2,4,6,8,10參照地道運行規律右旋轉。派生出陰陽八卦,由無極O生成太極,太極中藏五,十生成兩儀,"一"陽,"——"陰。兩儀中藏天地之數生成四象,"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四象中藏河圖中的全數而生成八卦:

按:古籍方位,上南下北,左東右西排列。

坎,坤,震,巽, 乾,兌,艮,離。

1 ,2, 3, 4, 6, 7, 8, 9。全數構成規律是,中宮5,10。(5+5=10),南與北(9+1=10),東與西(3+7=10),西南與東北(2+8=10)。東南與西北(4+6=10)。生動再現了統一中有變化,變化中有統一,複雜的陰陽交錯,宇宙現象之運行規律。八卦中藏九宮數,縱橫主次對角線之和均為十五。

天數1,3,(5在中宮) 7,9代表四方(1為北方,3為東方,7為西方,9為南方)象徵陽氣由北發生,向左旋轉,經過東方,到南方達到極盛,然後繼續向左旋轉運行,到西方逐漸臧弱。

地數2,4,(10在中宮) 6,8代表四維(2為西南方,4為東南方,8為東北方,6為西北方)象徵陰氣由西南角發生,向右旋轉運行,到東南角逐漸增長,到東北角達到極盛,到西北角逐漸消失。

河圖稱先天宇宙圖,洛書稱後天宇宙圖由河洛二圖可推得:勾三股四弦五,

勾九股十二絃十五,勾二十七股三十六絃四十五,勾八十一股一百零八弦一百三十五,其餘皆以三自乘而得,合天地人三極之數。

河洛數為眾數之始,從中還可推出其它的易數,常見的有: 大衍之數,乾坤之策數,八卦之正變數,天地數,九宮數,六壬數,太乙數,奇門數,遁甲數,籌數,筮數,積數,策數,五行,干支,納甲,納音,曆法,堪輿,演禹,樂津,……。在清朝江永所著《河洛精薀》書中詳細推演了河洛數與其它易數的關係。


易指節182571156


一,二,三很明顯就是根據形來表達意思;

四,古人最初的寫法是這樣的‘亖’在商周時期都是四橫寫法,到了春秋時期為了避免和三混淆,就用了同音的字‘四’;四最初的意思是鼻子呼出的氣形,也說是灑的初意,有鼻涕流出的形。

五,六,七,八,九這些都是假借字,這些字的本意和初始解譯有很多的說法。

道家文化中說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從道家文化中解讀這些數字的表意。

零表示無極,無極生太極,太極是天地初開混沌的樣子,一表示的不僅僅是數字,在道教文化中一表示萬物之本源,萬物的開始。

太極生兩儀,兩儀也就是陰陽,天地,男女等等。

兩儀生三才,三才就是天地人。

兩儀生四象,四象指的是太陽、太陰、少陰、少陽;東,南,西,北;青龍,玄武,朱雀,白虎;春,夏,秋,冬等等。

四象生五行,五行便是木、火、土、金、水。

五行生六合,六合即上下四方(十二支有子醜合、寅亥合等六合)

六合生七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

四象生八卦。

八卦生九宮,九宮,是古代中國天文學家將天宮以井字劃分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九個等份。


椰神


漢字從一到十是如何來的,它們的本義是什麼,在下一一道來,能打出古文字,我儘量打出古文字,也可以多留意一下在下的配圖。

何謂之“一”

最開始的時候,“一”就是這麼寫的,是最原始的數字符號。之後“一”有了哲學上面的意義,變成了道化萬物的起始過程。



何謂之“二”

“一”既然是一橫,那麼“二”當然就是兩橫,不過這兩橫是等長的,不是如今的一長一短。在哲學上,“二”表示陰陽之義。


何謂之“三”

“三”就是在“二”的基礎再多加一橫,也是三橫的長短一樣,這就是“三”。在我國古代哲學體系下,“三”表示的是天、地、人三才。

何謂之“四”

“四”還是依照前面的數字一樣,“亖”這個就是古文的四字,也可以是四個等長的橫。如今我們用的這個“四”字,本來是鼻涕的意思,之後“四”字用來表示數字四,鼻涕就加了三點水為“泗”來表示。在現代有些人認為“四”不是一個吉利的數字,但是在古代“四”是一個很有寓意的數字,比如四象等等。



何謂之“五”

既然到了五這個字了,當然不能再畫五橫,那樣就不能叫做文明瞭。所以到數字五這裡就發生了改變,用這個“ㄨ”來表示數字五。之後經過演化才變成了現在的“五”字,在我國古代哲學上,“五”也被賦予了五行之義,由此衍生出一堆東西。


何謂之“六”

古人用這個“∧”相類似的來表示六這個字,之後的古人完善了它,就變成了我們如今用的“六”這個字。八卦的本體本來是三爻組成,但是陰陽得相配,三爻更重之才能代表生生不息的萬物,所以六十四卦中的卦象都是六爻。

何謂之“七”

本來古人用“十”來表示七字,之後為了和十字區別開來,七字變成了我們如今寫的這個“七”字。古人以陰陽相配為出發點,把一到五稱為生數,六到十稱為成數,“七”就是二的成數。



何謂之“八”

數字“八”一開始就是這樣,但是“八”這個字一開始的意思是分別的意思,是被古人借用來了表示數字八。像是如今用的“88”這種說法,倒是有點“歪打正著”之意。


何謂之“九”

“九”這個字一開始就是在表示數字九,到也沒多大的變化。“九”在哲學意義上是陽極之義,在《易經》裡面,“九”就是代表陽爻的意思,“六”就是代表陰爻的意思。所以那爻辭開始的“九”和“六”就是這個意思。

何謂之“十”

在一開始,古人用“丨”來表示十,之後怕這個字和“一”混淆,所以在這個中間加了一個點,點越來越長就變成了我們如今看到的“十”這個字。“十”在古人看來,就是數之終也的意思。




以上就把一到十的意思解說了一遍,這就是古人造字的一點門道。


淡看天上月


首先題主預設的結論「越簡單的漢字越難破解」完全不成立!只能說從書法藝術角度來說,越簡單的字,「結體、用筆」越難。

好像這種說法還挺流行。所以,把這個問題解釋一下,我們再來談中國數字的本義。

-------------------------------------

一般來說:

  • 越簡單的漢字字形越穩定,古今變化不是很懸殊,訛變的概率較小。

  • 越簡單的漢字記錄的一般都是漢語中的「核心詞彙」,這些詞彙最能反應原始漢語概貌,也能反應了先民古人的生產生活,以及如何認識自身和世界。

比如:「自然——日、月」、「人體——「自(鼻)、目)」、「親屬:父、母」,也就所謂的「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這些字的字形、字義相對其他非核心詞彙來說較穩定。

比如:「語言反應文化」的例子——我們中國人以強烈的家庭觀著稱於世,有綿延數千年的宗族社會,所以,在世界上所有語言中,漢語中親屬的稱謂是最複雜的。。

任何一門語言都有此類的「核心詞彙」,隨著人類思想深刻和豐富,由這些「核心詞彙」通過隱喻、引申、假借不斷演化出更多的詞彙,表達複雜抽象的思想。

在歷史語言學(historical linguistics)中,以「語言發生學」的原理,對「核心詞彙」進行比較分析,來判斷不同的語言是否同源最重要的依據之一,並以此構建所謂的「語系假說」:

仿照生物學,假設若干語種是由特定祖語演化而來,按照各個語種的親屬關係分為若干語系,語系下分語族,語族下分語支,語支下是語(語種),而語種下是方言(dialect)。

世界上最主要的語系:

語言學家提出過「原始印歐語(簡稱PIE)」的假說。

印歐語系下的很多語言:梵語、希臘語、拉丁語。。。。很多的核心詞彙都是同源的,這些詞詞叫做「同源詞」。

比如:父親——梵語為pitar,波斯語為pedar,希臘語為patēr,拉丁語為pater,哥特語為fadar。

我們說的漢語,屬於「漢藏語系」,漢藏語系的譜系圖:

分化時間:

古今漢語和漢語方言的演變:

漢語中一些核心詞彙跟藏緬語的同源分析:




以上書影引自:吳安琪、《歷史語言學》,第四章、第五章

在任何一門語言中,對應手指的「1-10」,對應曆法的「1-12」等等,這類涉及到人類最基礎生活的數字、計數系統,都是一門語言的「核心詞彙」。


「量詞」發達是漢藏語系中特有的語言現象,漢藏「1-10」的發音是同源的,而且藏語發音更為古老:


引自:澤朗卓瑪. (2016). 漢藏數詞對比. 青年文學家(9X).

所以,漢語數詞【一-十】相比其他詞彙是比較穩定的,從同源詞角度分析,漢語數詞跟藏緬語下很多語言都是同源的,語音和文字的演變基本取得了共識。

本來,這個問題我以前寫回答過類似的問題,再重說一遍吧:


「一、二、三」

這個就不用多講,積劃表意,也有說取像於具象的「算籌」,都可以講得通。

世界上很多文字都是這樣表達「1、2、3」的。比如古羅馬的:Ⅰ、Ⅱ、Ⅲ

「四」本來就是寫作四橫「亖」,但是這樣效率不高不說,中國古人豎寫漢字,很容易跟「一、二、三」混淆。

所以,在春秋時代開始,就借用了一個同音字「四」來代替「亖」,

「四」的本義有兩說:

  • 一說是是「呬」的初文「四」,象唇、鼻部呼出之氣息之形。

  • 一說是「泗」的初文,想鼻子有鼻涕之形。

-----------------------------------------------------------------

五、六、七、八、九、十


數字大了,全部用積劃表意表意顯然是不現實的,效率太低下了。

所以,「五、六、七、八、九、十」都是假借字。但本字、本義是什麼,有多種說法,我只說最多人認可的說法。

  • 「五」:從古老的刻畫符號「乂」演變而來,或說假借「互」,象形,像「收繩器」之形。

  • 「六」:假借「廬」的初文,或者假借「入」的初文。

  • 「七」:假借「切」之初文。

  • 「八」:假借「分」的初文。「分」古音為重唇。

  • 「九」:假借「肘」的初文,像「手肘」之形。


  • 「十」:假借「針」的初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