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西周末年諸侯國勢力日盛,申國國君為了讓外孫繼位,聯合犬戎滅周

公元前11世紀,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分封了諸侯國,如四嶽之後的“齊、許、申、呂”等國,以及夏朝遺民的“杞、繒、褒”等國。

西周末年諸侯國勢力日盛,申國國君為了讓外孫繼位,聯合犬戎滅周

褒國,《史記·周本紀》載:“褒,國名,夏同姓,姓姒氏”。

《國語注》也說:“有褒,姒姓之國。”

《史記·夏本紀》說:禹“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國號曰夏後,姓姒氏。”

杞、繒、褒國與大禹同姓,皆為夏朝遺民。周王分封大禹子孫,一則為了表示對聖人先賢的追思,二是為了達到穩定周朝的統治。

大部分的諸侯國都很小,褒國就是如此。如果有諸侯國不服從,周王就會派兵征討。

在一次征戰中,褒國兵敗,獻出褒姒乞降。對於褒姒的身世,《史記》中說她是褒國二君所化之龍的後代,還有說褒姒是在民間尋到的女子。事實上,褒姒就是是姒姓的褒國女子,她應該是褒國王室女,而且,身份高貴的女子才能嫁與周王。姬姒兩姓聯姻是故有之俗,周文王的妻子就是太姒。

西周末年諸侯國勢力日盛,申國國君為了讓外孫繼位,聯合犬戎滅周

褒姒長得十分美麗,周幽王非常寵愛她,這原本是一個完美的愛情故事,但是在她二人之外,還有一個叫申姜的女人。申姜也就是姜姓的申國女子,她是申國國君之女。

齊、申、呂、許等姜姓國,在整個西周時代地位也非常顯赫,齊國就是姜太公的屬國。

西周末年諸侯國勢力日盛,申國國君為了讓外孫繼位,聯合犬戎滅周

而且,周宣王時期,為了抵禦不斷北上的荊楚,加強對東南地區的控制。申、呂、許等幾個姜姓國從關中移封於河南許昌、南陽一帶,這說明這幾個姜姓族實力之強,否則無法勝任屏藩周王室的重擔。故《國語·鄭語》說:“當成周者,南有申呂。”

《詩·大雅·崧高》接著說“申伯信邁,王餞於郿”。申伯南歸,周王舉行盛大的歡送儀式,並親自餞行於郿。這都顯示出申伯至高無上的地位以及周王對其之看重。姬姜兩姓也有聯姻的傳統。“不顯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憲。”更是說明申伯與周王之間有舅甥關係。

西周末年諸侯國勢力日盛,申國國君為了讓外孫繼位,聯合犬戎滅周

這些姜姓封國由於其特殊的功勳,成為被周王極力推崇的貴族,他們位高權重,在周朝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享受種種特權的姜姓貴族們,在自己的封邑內著力經營,擴張勢力,其野心也日益膨脹,隨著周王室的日益衰微,逐漸成為周王室巨大的威脅。

《史記·周本紀》中記載褒姒不愛笑,所以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被戲弄的諸侯國非常憤怒,以至於後來犬戎真來進犯,卻無人趕來營救,開啟了西周滅亡的序幕。

西周末年諸侯國勢力日盛,申國國君為了讓外孫繼位,聯合犬戎滅周

但是,這個故事有點蹊蹺,就像小時候聽到的“狼來了”的故事一樣,不易讓人信服。況且,烽火要等到六百多年後的漢朝,才留下文字記錄。在那之前,即便是歷經五百年戰亂的春秋戰國時期,也沒有見到一處烽火預警的記載。

真實的情況,其實就是一場發生在西周末年的一場權力鬥爭。

周幽王寵溺褒姒不假,一部分原因是褒姒豔如桃李,另一部分原因是褒姒出身於小諸侯國,對王權沒有威脅,令周幽王安心。而如前所述,申等姜姓諸侯國勢力日盛,威脅到了周王的統治,如果申王后又不及褒姒美麗,自然不得周幽王喜愛。

西周末年諸侯國勢力日盛,申國國君為了讓外孫繼位,聯合犬戎滅周

我們來梳理一下時間線:

公元前795年,周幽王姬宮湦出生;

前782年姬宮湦繼位,年十三;

前779年褒國戰敗,褒姒入周王宮,周幽王年十六。

申王后入宮時間尚不可考,但不可否認,這兩個女人,周幽王更喜愛褒姒,因為褒姒生下了長子,她的兒子名為伯服,只有長子的名字中才會有“伯”字,比如伯邑考。申姜能夠成為王后,是因為申國在周朝有很強的政治影響力。

五年後也就是公元前774年,二十一歲的周幽王隱忍多年,想要反抗,就廢除申後及其所生太子,改立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

西周末年諸侯國勢力日盛,申國國君為了讓外孫繼位,聯合犬戎滅周

但周幽王還是不成熟,這樣武斷的決定,引得“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招來殺身之禍。

這一事件表面上似乎是一出紅顏禍水殃國殃民的鬧劇,然而仔細推敲,應該是幽王覺察到這些姻親們勢力膨脹帶來的巨大威脅,故籍此想要削弱申侯的力量。然為時已晚,強大的申國還是結束了西周王朝。並在申侯主使下,外孫宜臼被立為太子,遷都洛陽,將王室控制在自己的封邑內,從而開啟了風雨飄搖的東周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