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財經觀察:從“願望清單”看特朗普政府執政思路

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 財經觀察:從“願望清單”看特朗普政府執政思路

新華社記者宿亮

美國政府近日正式向國會提交總額約4.8萬億美元的2021財年(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聯邦政府預算報告,意圖大幅削減聯邦醫療救助、食品救濟、學生貸款援助等民生保障項目支出。儘管預算報告離獲得國會批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作為上臺以來公佈的第四份“願望清單”,這一預算報告顯示了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偏好取向。

最新預算報告開篇關於政府優先任務的描述中,專門提到對外貿易談判,宣稱與多個貿易伙伴修訂或新籤的貿易協定,有助於在擴展海外市場的同時把企業留在美國,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同時,特朗普政府表示將大力發展能源產業,推動經濟增長。

在此基礎上,特朗普政府著重強調科技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和量子信息科學等關鍵領域增加研發撥款。同時,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預算也有望增加,用於國防領域人工智能研發。另外,特朗普政府小幅提升防務預算,併為其一直努力推動的美墨邊境牆項目提出新增撥款的預算要求。

做“加法”的同時,特朗普政府在民生保障領域做“減法”。在醫療保險、聯邦住房補貼和食品券領域,通過提高享受福利的標準門檻,減少約3000億美元支出。另外,對外援助資金預算降幅超過20%。

白宮最新預算撥款需求大致上延續了近年來的政策偏好,一方面強調“美國優先”,增加防務開支;另一方面大幅削減民生等“不必要開支”,避免聯邦財政赤字壓力過大。

2017年3月,特朗普政府在上臺後的首份預算報告中稱,要在不增加聯邦財政赤字的基礎上“重建美國軍事力量”,在生物醫學、公共健康、環境保護、醫療改革等領域大幅削減預算,為防務開支提供約540億美元的新增款項。同時,預算報告提出,顯著增強司法部、國土安全部等涉及移民事務的執法力量,並把美墨邊境牆修建支出納入預算報告並在此後幾年逐步加碼。

2018年2月,特朗普政府在2019財年預算報告中進一步細化相關政策,提出“以實力促和平”,大幅增加防務預算。軍費開支增長的代價是大幅削減食品券、醫療救助、聯邦住房補貼等民生項目。

2019年3月,特朗普政府在2020財年預算報告中繼續提升防務開支,提出組建“太空軍”,並強化美軍新技術研發的撥款力度。同時,預算報告提出在2020財年將非國防開支削減5%,其中環保部門、國務院和對外援助預算均大幅削減。食品券、醫療救助、聯邦住房補貼等再成預算削減“重災區”。

特朗普政府連續四份預算報告的支出總額逐步從約4萬億美元上升到4.8萬億美元。不斷增長的支出是建立在白宮對美國經濟的樂觀評估基礎上的。儘管2019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只有2.3%,白宮在最新預算報告中預計,美國2020年GDP增幅將達2.8%,2021年達3.1%,未來十年平均增速為2.9%,均高於市場普遍預期。

對美國經濟的樂觀評估加上不斷增長的開支推高聯邦財政赤字規模。2019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規模已近1萬億美元,是2015年的兩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