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守住防疫第一道门,泰安市中心医院李洪军已坚守发热门诊25天

1月26日,大年初二,泰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李洪军正和家人吃团圆饭,收到医院发出的医疗支援号召后,他二话没说主动报名参加,放弃了休假,当天就到发热门诊坐诊。“共产党员在宣誓的时候说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我觉得我得为党员带一个好头。”李洪军说,至今已25天没回家,偶尔会出去买点菜放到楼下让妻子去拿。

守住防疫第一道门,泰安市中心医院李洪军已坚守发热门诊25天


守住防疫第一道门,泰安市中心医院李洪军已坚守发热门诊25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泰安融媒记者了解到,在正式支援前,李洪军和同事们在医院的指导下,进行了上岗前的统一培训。为了缩短新冠肺炎的确诊时间,让患者尽快接受治疗,李洪军每天的工作是开展针对所有发热患者的咽拭子采集工作。“新冠肺炎的确诊,必须通过咽拭子标本,但一个张嘴的动作,将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风险。”李洪军提到,在采集过程中病人可能会因为咽部不适突然打喷嚏、咳嗽,这一动作风险较大,会直接产生气溶胶。

在这一天8小时左右工作中,李洪军身着防护服、眼戴护目镜,行动虽然略有不便,但他仍然耐心细致地向每一位就诊患者询问病史、做好初步诊断,并有针对性地开出检查单据。李洪军告诉记者,截至当日下班,他每天要接诊20多位发热患者。

因防护服比较紧缺,为节约防护服,李洪军在日常工作中尽量不喝水,吃饭也是勉强充饥,厕所能少去就少去。晚上睡觉他与同事都是坐在凳子上,靠着墙休息。发热门诊的夜晚饥寒交迫,口罩、面屏带一天下来,勒得脸疼、耳朵疼,皮肤被汗水浸透,眼睛累得视线模糊……

在这里,没有春节的气氛,没有周几的概念,他们只知道明天还要继续与疫情做斗争,直到疫情得到控制。疫情面前,他们坚守岗位,勇作逆行者,向他们致敬!


专家名片:李洪军,男,48岁,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神经内科专业,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及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脑血管病的治疗,尤其是介入及急救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发表论文近20篇,数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获泰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次,三等功1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