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無錫吼山森林公園面積不大,卻有著一座寺院和一座道觀


吼山坐落在無錫市東10公里的查橋,山高125米,東西走向,形如臥龍。山勢婉蜒起伏,面積5.6平方公里。

據《泰伯梅里志》載:堠山,在龍腿西,一名七雲山,亦名緱山。《吳地記》雲:周七里,高七十丈(府志雲高三十丈)。不峰不巒,突起平地。

吼山,原名堠山,又名金牛山,人文歷史悠久。公元前12世紀商朝末年,古公亶父(周太王)長子泰伯,偕弟仲雍,南奔荊蠻,曾在吼山(白石峴龍腿)停留,後移居梅里。

吼山屬梅里鄉,一直沿續至清光緒三十四年,故吼山有泰伯洞居、飛來椅、七雲道院、一壺泉、金牛舍、七仙女嬉水等遺蹟。

1978年以來,吼山進行了風景開發。1990年,當地政府請一些高校的歷史學、古建築學、經濟學的教授研究論證設計,新建和修復了一壺泉亭、舒怡亭、放生池、賢光閣等景點。1992年,又在吼山兩處舊寺觀的遺址上,新建和修復了七雲禪院、聖安宮真武殿等佛寺道觀。公園前建山門牌坊,飛簷翹角,由無錫名家錢紹武大書“吼山森林公園”匾額。

山頂有聖安宮真武殿,典出西漢道教三茅真君至吼山傳說。門前一片開闊平臺,可以俯瞰周邊山下,建築道路農田歷歷在目,觀之令人心曠神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