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醫生使命 責無旁貸——岐黃學者王健的擔當和奉獻

春節前夕,湖北武漢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了每一位國人的心。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醫院黨委領導下,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岐黃學者、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吉林省著名中醫王健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地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

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王健帶領團隊深研溫病理論,總結大師經驗,在疫情初期積極呼籲中醫藥儘快、儘早參與到疫情治療工作中。根據吉林省疫情防控的緊迫局勢和吉林省科技廳的統籌安排,王健緊急組織科研人員,開展新冠肺炎攻關研究,申報《結合地域特點辨證的中醫藥防治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效果評價》課題,從預防和治療的關鍵科學問題切入,力求獲得中醫藥防治新型冠狀肺炎的臨床科學證據。他主持推動課題立項、課題設計、倫理審批、臨床試驗註冊及實施等各個環節,切實協調解決各類問題。

2月15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建第四批國家中醫醫療隊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王健作為聯絡員,配合領隊帶領附屬醫院40名醫護人員逆行而上。王健的愛人張守琳教授是附屬醫院腎病科主任,她一邊幫他準備出征用品,一邊說:“我支持他去!護佑生命、救死扶傷是醫生的使命!現在是和平年代,發生了疫情,雷神山就是我們的戰場,我們中醫必須衝上去!戰勝疫情,責無旁貸!”直到出征上車前,張老師才看到即將出發的丈夫,堅定而牽掛的眼神早已讀懂彼此心意,短暫而深情的擁抱勝過萬語千言。

医生使命 责无旁贷——岐黄学者王健的担当和奉献
医生使命 责无旁贷——岐黄学者王健的担当和奉献

王健表示,吉林省自1月21日起就開始了新冠肺炎治療的攻關課題研究,專家團隊將總結吉林省病例資料,並結合武漢當地病人體質、地域的特點進行辨證治療。

在承擔的雷神山醫院病區,吉林省中醫醫療隊以《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方案(試行第三版)》為指南,充分發揮中醫藥的主導作用。王健介紹,該方案是在首屆國醫大師、長春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任繼學在抗擊SARS經驗的基礎上,由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疫情防控首席專家、肺病科主任王檀教授團隊制定。該方案將疾病分衛表期、傷肺期、恢復期,而且在每個分期下又細化了證型。“到達武漢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仝小林院士對我們的方案進行了指導,建議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則,在武漢當地辨證應用。”王健介紹,通過服用中藥,該病區18位病情相對較輕的患者,咳嗽、乏力、腹脹、食慾差等症狀得到明顯改善。在治療過程中,針對一些患者年齡大、基礎病多、容易轉重的情況,他們在用藥時針對新冠肺炎以寒溼為主,採用攻補兼施之法,預防疾病向重症、危重症發展。據悉,經過以中醫為主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該病區患者目前病情穩定。

2月20日,武漢雷神山醫院迎來了一臺特殊的裝備車——吉林省支援湖北醫療隊中醫團隊帶來的“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

這臺由吉林醫療隊緊急調配的大傢伙雖只是由一輛救護車改造而成,但卻“五臟俱全”,作用不簡單。“在車內輸入處方後,只要3-5分鐘就可配好6盒共18付藥。”醫療隊成員、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王健告訴記者,“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內一排排的小盒子裡裝有300多味中藥萃取的顆粒,醫生處方過來後,藥師可快速找到所需中藥,在操作檯上就可完成配藥,劑量自動換算,自動封口。醫護人員只需用開水給患者沖服,無需煎煮。“診療效率絕對提高了,能為患者爭取更多寶貴時間!”王健說。

面對疫情,無數像王健一樣的白衣戰士勇擔重任,選擇了堅強和勇敢,選擇了擔當和奉獻。戰疫情,攜長中杏林精英赴荊楚;護蒼生,施神州岐黃精術勝雷神!冬將盡,春可期,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為民族大義者,早日凱旋!

医生使命 责无旁贷——岐黄学者王健的担当和奉献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李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