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老師,靠得住嗎?她說No problem

95後老師,靠得住嗎?她說No problem


春節前,年輕教師李瑜拿到了河源廣附的offer,正式成為一名中學英語老師。
李瑜與很多新入職的同事一樣,有個共同的標籤——“95後”。出生於1998年的李瑜現還是一名大四學生,她將於今年6月份正式從廣州大學畢業。

95後老師,靠得住嗎?她說No problem

成為教師,是夢想,也是力量


值得關注的是,像李瑜這樣的“95後”教師,已成為廣大附中教師隊伍中的一支生力軍。他們的到來,給校園增添了新的活力,也給家長帶來了一絲擔憂:“95”後當教師,靠得住嗎?
據瞭解,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一直是李瑜從小到大的夢想。為了實現這個夢想,高考時,她堅定地選擇了廣州大學的英語(教育教學)專業。
“為了成為一名教師,在校期間我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和教師教育技能。大一時成為師範小組成員,參與師範技能系列比賽的組織工作,在鍛鍊綜合能力的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大三參與兩次中小學見習,大四有一段為期四個月的中學實習,並在實習期間積極參與了多次教研活動。大三時通過高級中學英語教師資格證考試面試。”
李瑜簡單地介紹了自己的在校情況,並說道:“在這些實踐中,我找到了當老師的樂趣。並且十分慶幸,自己能為了實現夢想,堅持了下來。”

95後老師,靠得住嗎?她說No problem

提及實習中的趣事,李老師介紹,“實習時除了能跟一線教師交流教學方式方法之外,自己也有上課的機會。在跟學生的交流接觸中,我們也慢慢建立起感情。在一次校運會上,我幫助了班上一個被霸凌的學生,自此之後,他每次見到我都會很有禮貌地與我問好。更重要的是,這個學生原來很調皮,經常遲到、缺勤、不寫作業,但從那之後,他再也沒有遲到早退,並且做到認真且按時完成作業。
“這樣的轉變,讓我覺得很開心。開心自己作為一名教師,可以以自己小小的力量影響著學生,讓他們成為更好的人。”

95後老師,靠得住嗎?她說No problem

她說,“95後”也能撐起一片天


“剛畢業的年輕老師,能帶好學生嗎?”每到新學期,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是否“有經驗”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話題。——對於部分家長的擔憂,李老師表現得很“淡定”。她表示,不論是“95後”、“90後”、“80後”、還是“70後”,只要成為一名教師,站上這個崗位,大家的使命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並且,年輕教師思想更加前衛,接受新事物能力強。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態度、反應力也和前輩們不一樣,新老交融,更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對於家長的疑慮,老一輩的教師也給出了相同的看法。“‘95後’教師思想前衛,接受新事物能力強,信息技術水平高,他們的觀察力、視角、創意總讓人眼前一亮。他們經常在互動、交流中出得出很多出色的點子,他們善用巧勁和新技術,以最便捷的方式達到目標,往往令我們耳目一新。所以千萬不要對年輕老師心存擔憂,每一段人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老教師可以傳遞教學經驗給年輕教師,而年輕人的學習能力和開拓性思維是他們最寶貴的財富。”

95後老師,靠得住嗎?她說No problem

以自己願意成為的樣子成長


“How many roads must a teacher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n call him/her a teacher?” 這句話是李瑜在校時,學院老師說的。在此後的學習和生活實踐中,李瑜愈加體驗到這句話的真諦,而這句話,也成為了她堅守夢想的“燈塔”,在她想放棄時,在她迷茫時,在她找不到方向時,引領她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下去。


“我非常認同這句話。在學校裡,我學到的只是一些教育教學知識,但在實際的課堂上,只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比如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傳道授業解惑,還需要處理好與學生、同事和家長之間的關係等,學習之路還很漫長,希望我能在給學生傳授知識時,自己也能學到一些東西。”

95後老師,靠得住嗎?她說No problem


說到教育理念,李老師說到:“我的教育理念是

發現更好的自己。每一個人都是在不完美中不斷成長起來的。從“不好”走向“好”,然後變得“更好”,需要我們一步步去發現自身的美好,以獲得積極的力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會這樣引導我的學生:以‘你願意成為的樣子’成長。從積極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每一個不足,相信改變的可能,接納不足,發現更好的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因為本身就是河源人,留在父母身邊工作照顧父母,也是李瑜一直以來的想法。2019年年底,河源廣附招聘會在大學城舉辦,李瑜第一時間就投遞了簡歷。最後在層層考核中順利脫穎而出,成為河源廣附一名英語老師。

95後老師,靠得住嗎?她說No problem

她對廣大附辦學理念的理解


“以生為本,與時俱進,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是廣附的辦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意味著一切教育教學工作要圍繞著學生這個中心去進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教師則作為教育的引導者、指導者,而不是中心者。與時俱進要求辦學者必須具備“與時俱進”的思想,適時調整辦學目標,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培養時代需要的人才,落腳點也就是“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中學主要是基礎教育,主要是從基礎教育的知識、個性、人格等方面進行全面培養。
“目前我如願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對未來我充滿了期待,也有些許緊張。希望能夠將自己在學校裡學到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能夠跟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在教學之餘,我也會繼續自我深造,不斷進步,希望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