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并不是反人性的!

引言

2018年在知识付费平台“得到”上,梁宁在课程《产品思维30讲》中提出“教育是反人性的”,自此这句话就一直困扰着我,困扰的点很多,列三点如下:

1、如果教育的目的是反人性的,历史上的大咖们为什么不反抗、不要接受教育?

2、如果不接受教育,哪些人性会被释放,而释放后,我将成为怎样的我?

3、如果教育是反人性的,教育工作者的意义何在?

这个观点让我犹如出生不久的孩子,想努力站起来走两步,却不知如何发力、如何掌握平衡,实在憋得难受。在寻找到答案的基础上,我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不可否认,我起初是不假思索的确信“教育是反人性的”,因为教育让我遵循着某些看不到的、讲不清的规则行事。然后,我最终又无法说服自己完全相信这是真的,难道教育要告诉我:“人之初,性本恶”吗?


一、教育是什么?

关于教育,梁宁有一段描述“教育是按照人类对社会的美好期望来教育你,换句话来讲,所有的教育都是理想化的。如果人本身就是这个样子的,也就没必要教育了”。第一次听到,感觉蛮有道理,教育不就是一种集体传销吗?这种传销覆盖范围更广、洗脑更彻底。我要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是不是 “以功利言善”的功利主义在影响和主导我的认知?“梁宁”们是不是也都带了某种偏见或某种目的才有此观点呢?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这个定义让我感受到的是一种诗意、美好、“理想化”。它与梁宁的观点描述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如果从“利己”和“利他”的角度区分,雅思贝尔斯的描述是一种“利他”的观点。当然,二者的不同还可以从很多角度加以区分。

下面,列举几个关于“教育”不同的理解:

美国的杜威:教育即生活。

英国的斯宾塞: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

中国的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国的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中国的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从以上观点看,教育和人性扯不上什么直接关系。非要说有关系的话,那就找一下证据。其中,蔡元培的观点中“完成他的人格”,不就是关于人性的教育,但是前面有个动词“帮助”,这是出于利他的目的,本意而不是要去“反”什么人性啊。

在我查阅资料时,看到北京第十一中学校校长李希贵的描述: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找到他们“可以伟大”的地方,让他们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行动起来。前面我们说,学校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学会选择;教育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目标。一旦有了目标,你就有了动力,也就是让孩子装配上属于自己的发动机。”

其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目标”、“让孩子装配上自己的发动机”,教育哪是反人性,是认识人性、借助人性为未来生活之准备。

现在,我非常不认可“教育是反人性的”。但是,这是我的认知,也许你有不同的观点。我想如果把关于教育的描述规定出一个模板,我想在观点上会相对容易达成一致的。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老师是谁,学生是谁,教与学的内容是什么,采用什么方式,要达到什么目标。”

按照上面的模板进行描述,教育应该是中性的,没有什么“正”“反”之说,如果某些人说有的话,那是这些人主观的将其作为“反人性”的工具来达到某种说教和功利目的。


二、人性是什么?

假设教育是反人性的,到底什么是人性?

百度百科上关于人性的定义: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

上面的定义,我觉得不能很好的理解梁宁说的人性,下面两段描述对比着看,第二段应该感觉更贴近些梁宁的观点。

任何现实的人性都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中,人的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人性的建构有决定意义。

人性是进化的结果,如人性中与生俱来即存在的对生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可以查阅一下《人的全景》中比较器的描述)的冲动。

关于与生俱来的人性或者天性,被大众熟知和认可的很少,即便是对生的渴望这一点,都不一定达成一致吧。我也曾思考过,出生的婴儿为什么会渴望生存?最终的答案是“物质的特性决定”,各种生物由不同种类的细胞组成,而细胞有活性,通过各种有机组合出现了各种生命。这个想法你不一定认可,但教育是反人性中的什么,实在是不好明确出来吧。

我们从小被教育“人之初,性本善”,你我都怀疑过这句话的真伪吧。但是,不管真伪,我们好像都是以此为信仰而生活的。难道这就是“按照人类对社会的美好期望来教育”的结果吗?但,这也不能说明教育是反人性的。假设,教育是反人性的,教育的结果是大家相信的是“人之初,性本恶”,所以教育才会让我们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或者教育我们用“善”来对抗 “恶”。

所以,根据我查阅资料后的我的认知是:关于人性的本质和范围很难给出易于理解、均被接受的解释,这应该也包括那些哲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

接下来,按照“奇葩说”(一档辩论类综艺节目)中的套路要“上价值”了:教育是中性的,人性是模糊的,二者本无必然联系,而经主观地将其结合后,“教育是正或反人性的”是必然的,全都在于你。


三、基于“语言的限制性”的理解

其实,我个人更倾向和完全认为教育是积极的,并不是反人性的,除了以上关于“教育”和“人性”的理解外,还有如下原因: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中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育之”而“为我所用”、“上行下效”、“使子作善”,粗浅的从“自然论”和“目的论”分别去看,并未体现“反”的意思。

2、在西方,教育一词来源于拉丁文educate,意是“引出”或“导出”,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这么看,教育的本意完全不是反人性的,正好相反,它是将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已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3、“教育”活动的出现,最早应该是人们在当时所处的自然环境中对生存技能的一种传播。这是一种最容易理解、最简单、最纯粹的一种理解吧。而生存技能的教与学,和人性结合的话,更不能说是“教育是反人性的”,因为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天性和本能。

4、若将“教育”限定在学校内发生,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是教学与学习的执行者、参与者,在现代教育理论中越来越强调“主动的学”情况下,不妨做个大胆假设,将来学校中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占据了80%以上的时间,那么教育更无从谈起“反人性”。

以上,分别从“教育”一词的出现、教育活动的最早发生、教育主体的行为阐述了我的观点,相信如果你和我持同样的观点,应该还会从其他角度进行佐证。

但是,我也同时坚信,无论我们列出多少佐证,可能都无法说服此时此刻的某个人,这是由“语言的限制性”决定的。

借用以下沟通逻辑图做个假设:


我站在你面前要表达观点:教育是反人性的,说出口的是“教育是不压抑人性的”,这句话已经很简单了,这里说的简单是指一句话中词语少、歧义少,你听到后在大脑中经过加工后的理解是“教育是不符合人性的”。仔细想,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由从我大脑中“反”到你大脑中的“不符合”,意思已经有了不同,似乎这一切发生的不知不觉,这就是“语言的限制性”的一个体现吧。

当然,语言的限制性的发生,和中文每个词的多义性有关,也和你我的经历有关。所以,此时坐在电脑前的我,以目前的认知,教育不是反人性的。

其实,我想“从语言的限制性”去说明我的理解还有另外两个原因:当我看到某个观点时,不应盲目的信以为真,这也是符合教育中提倡的“批判性思维”;在表达观点时,要考虑到时间、空间、人等因素。


四、基于“文化不自觉”的理解

也许有人会很奇怪,“教育是反人性的”怎么和“文化不自觉”扯上关系了呢。我想,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正是一种文化不自觉的直接体现嘛。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余秋雨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种养成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我们处在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化中,不自觉在这种集体人格中产生了太多的相同的认知,我相信大部分人会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百善孝为先”,这是教育带来的结果吗?即便是没有上过学的人,也同样认认可“三十而立”。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老祖宗留下的、我们正在经历的和形成的文化,其实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行为和思考方式,只是这一切都在“不自觉”地发生着。

还记得小时候在学校里发生的情景,老师经常说“把手背过去,好好听课”,然后大家就挺直身子,眼睛盯着老师,老老实实的坚持着这种所谓的“填鸭式教育”。而我也在电视上看到,国外的一些学校,尤其是西方,课堂上孩子们都比较活跃,老师以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提出不同的答案和想法。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这也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产生的,我们且不说哪种方式好坏,请大家真正理解文化的作用。

其实,文化没有告诉我们“教育是反人性的”,是在某种文化中接受过教育的我们有了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其中,某些人提出“教育是反人性的”,也就不足为怪。教育本身是让我们思想自由,而我们即便没有接受教育也希望思想自由或者说谁都不想思想被束缚。这么看来,教育又哪里反人性了呢?


五、如何正确理解“教育是不是反人性的”

对我而言,“教育是不是反人性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想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做到了思想自由,更确切的说是努力做到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顺便得到了一个认知“教育不是反人性的”。

思考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通过思考得到的认知肯定会不同,而教育的其中一个目的不就是让我们学会思考、认识自我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