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念的,是那個年少無知卻敢愛敢恨的我們啊

孫燕姿的一首《我懷念的》,一句“我懷念的是無話不說,我懷念的是一起做夢”,儘管過了很多年,依舊縈繞在我的耳邊。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對歌手的歌唱技巧並不感冒,卻總是將一首歌單曲循環,聽個十幾二十遍。不為別的,就為聽歌詞,聽歌者寄託在其中的情感。

我懷念的,是那個年少無知卻敢愛敢恨的我們啊

比如這首《我懷念的》,簡簡單單的幾句歌詞,卻將歌者對過去的懷念,對愛人的不捨一一呈現。讓聽眾在歌聲裡找到歸屬感,還有些許的感同身受。

《我懷念的》,到底在懷念什麼呢?

我覺得,更多的是,懷念有愛人愛的自己,愛自己的愛人,以及兩人在一起的甜蜜時光。

這些,可以稱為美好的回憶。因為美好,才格外珍惜。

可是那個回憶裡的我們啊,只會揮霍這份快樂!不斷地向對方索求,不停地歇斯底里。總是談不上珍惜的。

等到真的失去了那份快樂,才回憶起曾經的美好,試圖做出補償,想要還原當時的關係。但這時候多半做什麼都無力迴天了。於是,我們對那個曾經愛著的人有了憎恨的情緒。

我們只能像停留在那個關於故鄉,少年閏土的所有一切美好記憶裡的魯迅先生一樣。

我懷念的,是那個年少無知卻敢愛敢恨的我們啊


把自己的記憶停留在那個最美好的回憶裡,自欺欺人地認為一切都沒有變。而記憶裡的片段,往往因為悔恨遺憾的情緒,被添加了濾鏡的效果,美得讓人不肯輕易走出來。

但我們總有一天會走出來,也許是在見面後的,“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也許是在孫燕姿的另一首歌《開始懂了》裡的“把我的夢搖醒了,宣佈幸福不會來了”,我們終於明白過來,知道往事不可追。

我想,這就是成長吧!只有你自己去走過一段又一段或凹凸不平塵土飛揚的土路,或少有人走的小道,或陽光大道,才能找到自己的節奏,傾聽自己的內心,做更好的自己。

我懷念的,是那個年少無知卻敢愛敢恨的我們啊


也許,現實並沒有如你所願,那個小時候想要長大的你再也不在了,那個會輕易把自己的心交出去用力愛的你也不見了,你把當初那個不管天高地厚,敢愛敢恨的自己弄丟了。

你也最終成為了小時候自己最討厭的人,眼裡只有利益的權衡與無窮無盡的算計。

你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沒了當年那種惜惜相惜的友情,也不會再輕易和愛人說,“山無稜天地合,才敢與君絕”,更重要的,是你發現,和家人,也漸行漸遠。

是什麼時候,你開始,和母親報喜不報憂,學著和不善言辭的父親嘮嗑,和親人的談話客套了起來?

這大概就是你長大了的樣子了吧!

你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訴父母,我已經可以抗起自己肩上的責任了。你的心裡是自豪的。

可是也只有自己知道,無數次午夜夢迴,夢裡都是不需要考慮柴米油鹽醬醋茶,不需要考慮前路漫漫,那個難過了就哭開心了就笑的自己啊!

原來,這些回憶留在心底最深處,從來也不會丟。但它們終究無法見光了。因為,我們長大了,而現實不允許我們一直活在回憶裡,

長大原來是要付出代價的!這是你多年以後才知道的道理。

但我們卻不能拒絕長大。

給自己的安慰就是,長大了才有詩和遠方。長大了,才能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人。長大也是很好的事情。


圖源pexels,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