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科技股進入危險期

導語:疫情全球化之後,海外市場風險偏好急速下降,恆生指數也從修復期進入調整期。A股市場目前仍情緒高漲,預期會維持活躍,但部分趨勢性科技股已經進入危險區,低價滯漲股更加安全。


新冠肺炎在全球多個國家快速增長以後,全球股市相繼大跌,黃金不斷創出新高,資金避險情緒濃厚,而A股市場尤其是創業板卻表現異常堅挺,很多投資者非常矛盾,A股究竟會不會跟隨海外市場調整?


對於A股未來走勢的判斷,我們需要從兩個方面分析:


第一、現在的海外市場相當於A股春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正處於疫情剛剛被重視的情緒性恐慌期,未來能不能像A股一樣快速修復,關鍵看這些疫情比較嚴重國家的政策導向和經濟情況,A股暫時沒有跟隨調整的原因是因為在春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已經度過了恐慌期。


如果海外疫情繼續擴散,對全球經濟形成拖累,那麼A股市場勢必也會跟跌,因為超出了中國自身受疫情影響的變量,資金會重新考慮疫情的影響。


第二、歷年的1、2月份是宏觀經濟數據的空窗期和政策刺激的高發期,大多會有春季行情,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政策刺激力度更大,而宏觀經濟數據還沒有披露,所以市場情緒相比往年更高。


由於傳統行業一定會受影響,資金選擇了政策支持力度高、受疫情影響小的科技股作為主攻品種,所以會出現創業板強、主板弱的狀況,這種狀況預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直至一季度報披露前後,科技股的業績即將被證偽之時才會發生變化。


最近很多投資者有一種感受——“越是不敢買的股票越漲”,一批科技趨勢股連創新高,天天給機會買,天天就是不敢買,只能眼睜睜的看它飛上天,兩市最貴的科技股已經到了650塊錢,一大批百元以上的科技股。


今天我們來回顧一下2015年上半年的創業板大牛市,從微觀上看清楚時候應該買什麼股票,這些連創新高的科技股到底什麼時候回調。


如果大家還記得2015年,一定記得一個名詞——“市夢率”,當時創業板的平均市盈率達到了100多倍,現在的70多倍市盈率跟當時比只是小巫見大巫,百元股比比皆是,大部分百元股也是集中在TMT行業中,講的“故事”跟現在也差不多,都是講關於“成長”的故事。


無論是2105年,還是現在,都無法用估值判斷一個行業或者股票能漲多高,甚至從技術上也很難判斷,除非出現右側的大幅調整,破壞了周線級別的趨勢位才能判斷行情結束,但那個時候對於進入不久的人來說已經損失巨大,可能已經沒有勇氣“割”下去了,能夠進行左側判斷的唯一方法是情緒+微觀判斷。


遊資主導的妖股或者脈衝股,到了終結點時比較容易判斷,最簡單的辦法是高位放巨量,星期六、模塑科技、秀強股份都是如此,但是機構抱團的趨勢性股票很難用量能判斷,比如茅臺,在真正的趨勢終結點反而一般是不放量的。


我們來對比一下2015年的瘋狂,就可以從當時股票的終結點找出一些蛛絲馬跡。下面兩張圖分別是2015年1月5號——6月5號兩隻牛股的走勢,都是次新股,瘋狂程度遠遠高於現在,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在前期累積漲幅已經很大的基礎上,最後的加速期又出現多個漲停,而且天天給機會。


部分科技股進入危險期

再看下面這兩張圖,這兩隻股票是近半年的兩隻大牛股,是否似曾相識?

部分科技股進入危險期


​如果機構抱團的趨勢股暫時終結,那麼更多低位、低價股將迎來機會,這類股票也更加安全,市場已經開始向這個方向發展。


部分科技股進入危險期


來源: 國泰君安【薛峰_S0880612040025】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平臺部分資訊內容、數據來源於公開信息或第三方,不代表國泰君安觀點,本公司對其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本資訊內容不應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投資者需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獨立承擔投資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