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报时评」“疫”则思变

​  

「金报时评」“疫”则思变

□金煊炎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乎生计。在日前召开的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陈龙要求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行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可谓一语中的。

  “这场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吃一堑长一智。大疫当前,“疫”则思变。

  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利用小程序自动定位,可查看附近疫点分布情况,让疫情信息更透明;依托“健康码”申报系统,自主填写健康状态、始发地、目的地等,减少防疫检查点车辆排队等候时间;通过扫码登记返程人员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可追踪与疑似患者密切接触人员线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但客观地说,把技术力量应用于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仍然有可以挖掘的潜力。比如对防控数据的统计,不少地方依然重复着人工记录、层层上报的老办法,牵扯了基层干部过多精力。再比如,由于地区之间、企业与政府、村(社区)之间有些数据没有打通,数据共享水平还不高,影响了疫情数据运用的有效性、可靠性。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加快创新研发,提升技术供给能力;另一方面要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集各种数据信息于一体、开放共享、安全可靠的大数据平台,倡导在线学习、在线办公,善用网络会议系统,充分践行绿色高质量的工作理念。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企业复工复产、市场开门迎客、电商接单快递……日趋正常的经济发展活动,是对政府治理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的一次大考。而每一次大的公共危机,往往会催生新的产业。比如,2003年的非典倒逼了电商的发展,加速了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企业的成长。同样,这一次疫情也会对互联网、人工智能、远程办公等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工业企业要化危为机,通过倒逼实现转型升级,强化技改投入,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将工匠拥有的生产技能及作业程序智能化,减少对传统人工的依赖。

  倡导简约生活方式。新冠肺炎袭来,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聚餐,都是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规则要求。但还有一个动作并非硬性规定,即人们习以为常的“握手”或被“抱拳”替代。起先或许不太习惯,但转念一想,“拱手”行礼已有2000多年历史。《论语·微子》便有“子路拱而立”之记载。古人作揖打拱,见面双方须相距1米以上。现如今,我们像古人一样“抱拳”问候,避免肢体接触,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聚餐是国人维系家庭纽带和加强人际交流的主要方式。武汉百步亭“万家宴”之所以遭人诟病,是因为那时武汉街头疫情已现,聚餐成了疫情传播的罪魁祸首。近段时间,单位食堂提供分餐服务,一人一份,虽说有些烦琐,也增加了经营成本,但较好避免了集聚传播病毒的可能。记得1988年上海“甲肝”大暴发期间,亦曾流行过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但时过境迁,人们逐渐淡忘又重回共餐形式。因此,谨防“病从口入”,倡导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理应成为当下社会共识,并内化为人民群众的生活习惯。

  重拳整治野味市场。自神农尝百草、种五谷开始,我们的祖先以几千年积攒沉淀的智慧和经验,在悠长岁月中反复筛选、尝试,才锁定适合人类的食材。但一次舌尖上的贪婪,坑害无数百姓。近年来,全球新发现的传染病,几乎都与捕杀、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有关。而据流行病学分析,引发新冠肺炎疫情的病毒也极有可能来源于野生动物及其所污染的环境。非常时期要有非常之举。打击取缔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禁食野味,已势在必行。

  众人拾柴火焰高。全面推行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面对灾难,我们每个人都要用心感受,认真反思,不断发掘美好,祛除幽暗,坚定战胜病毒“恶魔”信心,尽快回归普通而静美的日常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