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縣生鐵冢鎮:三名村醫的抗“疫”日誌

周口日報·新周口客戶端記者 李瑞才 於新豪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鹿邑縣生鐵冢鎮的“白衣戰士”——村醫,就一直活躍在抗“疫”前線,走村入戶消菌殺毒、摸排返鄉人群,宣傳防疫知識,勸導群眾自動隔離,每日對返鄉人員測量體溫,每天下午四點中之前準時把測量結果報告給衛生院,由於防護物資少,他們僅僅依靠薄薄的口罩防護自己、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書寫出醫者仁心贊曲,彰顯出醫護人員在關鍵時刻的責任與擔當。

今年65歲的徐乃志是生鐵冢鎮邱莊行政村人,是一名在農村醫療戰線上工作了近40多年的鄉村醫生,1月21日,當他接到生鐵冢鎮中心衛生院的緊急通知,馬上趕往鎮衛生院參加疫情防控緊急會議。會後,他不顧感冒乏力,便開始挨戶摸排疫區返鄉人員,並及時上報,即使防護物資不夠用、自我防護措施不到位,即使血壓升高,他依然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行走在抗疫一線,挨家挨戶進行摸排,逐個量一遍體溫才算放心。到了深夜,在家人的極力勸說下,才在家接受了輸液治療,初四病情剛有所好轉,便又衝到抗疫一線……

羅莊行政村的村醫周懷福是位參加過抗擊非典病毒的老戰士了,2003年,正在實習的他堅守在抗擊非典一線,守護著一方群眾安全。此次肺炎疫情,經前期摸排,羅莊行政村村共排查出7名返鄉人員,周懷福定期前往這些人的家中為他們量體溫,嘮嘮家常做心理疏導,有時還主動上門給他們送些生活用品,周懷福說:“現在疫情形勢嚴峻,說一點不怕那是騙人的,家裡還有老婆、孩子,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每個崗位都有相應的職責。既然做了醫生,做了共產黨員,治病救人就是我的天職,我應該也必須衝在前面。”

丁同欽是生鐵冢鎮丁懷行政村村醫,接到防控任務後,他始終在村落間“逆行”,挨戶摸排返鄉人員,逐戶開展消殺。就是這群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基層醫護人員,面對疫情,他們沒有瞻前顧後、畏縮不前,用他們的話說:“疫情來了,我不上誰上,我不衝到前線算什麼鄉村醫生,怎麼對得起群眾的信任。”沒有華麗的言辭,更沒有任何的承諾和保障,但他們卻一直衝在最前面,用自己的辛勞為群眾多增加一份安全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