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疫”線典型丨王瓊莉的抗“疫”日誌

王瓊莉,榆中縣中醫院內科護師。" 我是一名護士,我要用我的護理知識為武漢人民、為湖北人民服務,我不怕累,不怕苦。" 王瓊莉是一位年輕的母親,也是一名在護理戰線工作了 14 個年頭的老兵。疫情防控期間,她主動請纓加入了甘肅省第四批援助湖北醫療隊," 朝受命,夕飲冰 ",為了方便開展工作,她還請求同事們幫忙將原本飄逸的長髮剪成了利落的短髮。

2 月 16 日 削髮動身!

蘭州“疫”線典型丨王瓊莉的抗“疫”日誌

早上起床,餐桌上已有老公精心準備的早餐,看著他的眼睛,就知道他也是一夜未眠。整理好一切出門,沒敢跟孩子打招呼,最怕臨別的不捨。

回到醫院,同事們都在幫我整理需要攜帶的防護用品和藥品。臨行前,我做了個重要的決定:為了減少感染的機率,剪去長髮!在同事的幫助下,咔嚓一聲,長髮落地,心裡也閃過一絲難過,但是很快就過去了:頭髮剃去可以再長,但不能為了不捨長髮而在工作時浪費時間,更不能因此而引發感染。青絲落地,責任在肩,我的心情猛然間釋然了。反到是同事們,竟然看著我的光頭偷偷的哭了。

一聲命令,馬上出發,全院上下為我送行,伴著鮮花、擁抱和數不盡的叮嚀,我毅然勇敢的邁出第一步。此刻,一切的不捨都是徒然,我更加堅信我的選擇是對的,我發誓要更加努力工作,不負使命,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中午驅車到省會,跟大部隊匯合,一百多人相顧無言,唯有清澈的眼眸中散發的激勵和祝福。

2 月 20 日 戰鬥打響

蘭州“疫”線典型丨王瓊莉的抗“疫”日誌

今天是個重要的日子,我和戰友們一起接管的扶優醫院,病區 100 張專門針對新冠肺炎的床位下午將正式投入使用,正式接收患者。

通知下午三點正式收病人時我的內心有點小激動,畢竟要真正跟這個可怕的病毒面對面鬥智鬥勇了。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們分為四組,我在第四組。戰爭已打響,第一組戰士們已全副武裝,穿著防護服和隔離衣的她們雖然有點笨重,但是特別可愛。一切準備好後大家高聲喊出口號:" 心繫武漢,共戰疫情,萬眾一心。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甘肅加油!" 接著她們精神抖擻的步入了病區,我在期待我進病區的時間,此時沒有害怕只有激動和滿滿的鬥志。

晚上老公告訴我,縣婦聯石主席和護理部主任去看望他和孩子了 ,我很感動,所有的 " 孃家人 " 都在關心我,即使一天不帶手機,回來後也能看到家人、朋友、同事的關懷和祈福。

請所有愛護我的人放心,我一定會保護自己,不負眾望,平安回來。

2 月 22 日 23 個病人

早上六點,我和第四組的戰士們接班了。第一次進病區,沒有害怕卻難免的緊張。大家在更衣區穿好防護裝備,相互檢查密閉性後,經專屬通道進入了病區。

7:40 正式交接班,瞭解了基本情況,我們病區收治病人年紀偏大,最大 93 歲,最小 45 歲共 23 個病人。四人需要完成病人的所有治療,這樣護理的強度相對還是大一點的。同時聽到一個不好的消息,年齡最大的老爺爺現在病情較重。我走到床頭看了老爺爺一眼,儘管從業十幾年來也見過很多病重病人,但心裡還是有點難過的,如果沒有這場疫情,他會有家人的陪伴和關心,而現在也只能孤零零的一個人。

蘭州“疫”線典型丨王瓊莉的抗“疫”日誌

測量完生命體徵,有好幾個病人發燒,其中 65 床患者體溫 38 度,我們對她進行對症治療,半小時後複測體溫時,病人情緒低落不願意和我多交流。看到她頭髮有些凌亂,我用手幫她梳理了一下,隨後緊緊的握住了她的手,默默的注視著她。她也定定的看著我,過了好一會才告訴我:她一家五口人,四口人感染,她很難過也很擔心。聽到這我也很難過,只不過護目鏡裡早已分不清是淚還是汗水。我強忍著更多的淚水對她說:" 你一定要相信我們,現在醫療技術很好,這個病是可以治癒的,您和您的家人也都在接受良好的治療,會有一天你們就能一起回家了。相信我們,相信自己!" 慢慢的她的表情沒那麼沉重了,眼神中也有了希望的火花。主動配合我們再次測了體溫,37.1 ℃。


一起加油忙了幾個小時的我們根本就沒時間休息,看到我們幾個包裹的像個小笨熊,穿梭在病房、走廊、護理站,大家早都忘記了自己已被汗水溼透,呼吸困難,忘記了口罩勒住耳朵火辣辣的疼痛,忘記了護目鏡裡霧氣騰騰無法清晰一切的艱難 …… 只記得我們是一名白衣戰士,我們有我們的責任和使命,再忙再累,仍無怨無悔!

2 月 24 日 阿姨 " 認識 " 我

今夜是零點接班,夜晚 11:00 不到我們就到醫院細心穿戴防護用品,一切準備就緒已是 11:50 了,互相檢查達標後有序進入病區進行日常交接工作。

接完班後我直接先去看望 65 床患者,準備出門時,她說你今天晚上夜班吧,我點點頭說:阿姨你認識我?她說我認得你的眼睛。突然心裡一陣莫名的悸動——她記住了我。看阿姨心情好了很多,我的心裡別提多高興了,覺得一切得付出都是值得的。

接下來急忙去看望其他患者。42 床患者說有些不舒服,測量體溫 38.6 ℃,脈搏 114 次 / 分,遵照醫囑進行輸液。穿戴笨拙的我有點擔心:三層手套,又是晚上光線不好,怕不能一針到位。想起在接班之前組長還誇我做事有條理,讓我帶三人進來,如果不能完成還是有點 …… 但擔心歸擔心,做治療要緊,我叫了另外一個護士陪我一起去,我們小心翼翼認真做好每一個步驟,終於一次性穿刺成功了,雖然是很常規的輸液操作,在臨床護理生涯中每天都在重複著,但這次對我來說有著更深刻的意義。

2 月 25 日 忘說普通話

下午四點接班,同樣提前來到醫院。今天我上外圍,不用進病區,幫助隊友做好防護,她們進入病區後,我也開始了我的工作。

本以為外圍不忙,覺得就是簡單的消殺、搞衛生、處理醫囑 , 庫房領物品、領取病人的藥物等,沒想到交完班才知道我的任務也很重:我們沒有那麼多的物品供大家一次性使用,使用後的護目鏡需要消毒,浸泡,沖洗,擦拭,這幾個環節就需要兩個多小時,每個環節都需要很認真的處理;有個醫生問我科室是否有這個藥品我又鬧了個大笑話,一口家鄉話脫口而出,他聽後蒙圈,完全不知道我說的是什麼這我才意識到我沒說普通話,好尷尬!他再次很有耐心說完,讓我核對醫囑確認藥品名。走出醫生辦公室,自己都覺得搞笑。

時間過的好快,每個班次都是忙忙碌碌。今日心得:不管進病區還是做外圍都要嚴格要求自己,按規範做事。

同時,晚上家人傳來消息:馬坡鄉政府領導到我家裡慰問了我的家人。一時間,心中一股暖流噴湧而出,心中只有謝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