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古建築施工琉璃瓦屋面施工技術交底

古建築琉璃瓦坡屋面工程施工方案

如果您喜歡古建築,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建築,請關注作者頭條號“古建築設計師”後面長期更新中國傳統文化建築,如果您有古建築設計項目,文物修繕項目,寺廟施工圖設計,仿古街改造項目,祠堂項目的設計及施工請關注並私信作者!


乾貨:古建築施工琉璃瓦屋面施工技術交底


乾貨:古建築施工琉璃瓦屋面施工技術交底


乾貨:古建築施工琉璃瓦屋面施工技術交底

古建築琉璃瓦坡屋面工程施工方案

1、坡屋面概況

本工程行政樓的屋面為中國傳統單簷歇山式大屋頂,屋面窩鋪琉璃瓦,屋脊設有鴟吻走獸。屋頂頂標高33.665m,屋簷底標高23.240m,垂直高度10.425m,正簷坡度為20.96 o ~34.9o,側簷坡度為20.96 o ~24.78 o。

2、方案介紹

2.1 本方案強調施工放樣(分中、排瓦當、號壟)能有效地控制瓦件線條順直,使得整個建築整齊美觀。

2.2 本方案施工易於保證琉璃瓦的鋪設質量,能確保瓦件鋪設的安全性、牢固性,施工完後的琉璃瓦屋面拼接緊湊,搭接嚴密,屋脊、簷溝順直,屋面防水效果好,成型後的觀感質量很好。

2.3 本工法能較直觀指導現場施工,便於事後質量檢查和控制。

3、工藝原理

本工程採用20厚1:1:4水泥石灰砂漿加水泥重3%麻刀窩鋪琉璃瓦。

4、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4.1工藝流程

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


乾貨:古建築施工琉璃瓦屋面施工技術交底

4.2 操作要點:

4.2.1施工準備

(1)基層驗收

1) 組織對上一道工序的驗收,清除砼基層表面的殘留隔離劑、砂漿和灰塵等,並對屋面凸出部位和蜂窩等進行處理。

2) 對30°以上坡屋面採用預埋銅絲掛瓦條,在基層施工應注意檢查,確保銅絲掛瓦條在間距、位置、數量能滿足要求。

(2)安排專人對瓦件進行挑選。

1)採取手敲、聽聲,尺量、分類堆放等手段對琉璃瓦色澤進行選擇和外行尺寸分類。對於不合格的一律剔除。同一坡面選擇同一色澤瓦,不能摻合使用,以達到整體色澤相協調。

2)提前四小時將瓦用清水浸泡,貼前取出涼幹,瓦面無水漬方可使用。

4.2.2瓦壟定位

(1)平面定位----分中、號壟、排瓦當(以歇山屋頂為例)

1)歇山前後坡分中號壟

a.在屋脊部位找出屋頂正中點,此點即為坐中底瓦的中點。

b.兩端從博縫外皮往裡返,找出兩個瓦口的位置和第二塊瓦口的中點,這個中點就是邊壟底瓦中。

c.將上述三個中點號在脊部灰背上。

e.將這三個中點平移到簷頭連簷上並釘好五個瓦口。

f.在釘好的瓦口間趕排瓦當。

2)撒頭分中號壟方法:

a.量出前後坡簷頭邊壟中點至翼角轉角處的距離,按照同樣的距離,向撒頭量出撒頭部位邊壟中。

b.撒頭正中即為撒頭坐中底瓦中。

c.按照這三個中,釘好三個瓦口。

d.在這三個瓦口之間趕排瓦當。

e.將各壟蓋瓦中平移到上端小紅山附近,並在灰背上號出標記。翼角部分同廡殿翼角作法。翼角不分中,在前後坡和撒頭釘好的瓦口連簷合角處之間趕排瓦當。應注意前後坡與撒頭相交處的兩個瓦口應比其他瓦口短2/10~3/10,否則勾頭就壓不住割角滴子瓦當瓦翅。

(2)高度定位——邊壟、栓定位線

在每坡兩端邊壟位置拴線、鋪灰,各兩趟底瓦、一趟蓋瓦。歇山建築要同時好排山 勾滴。披水排山做法的,要下好披水簷,做好梢壟。兩端的邊壟應平行,囊(瓦壟的曲線)要一致,邊壟囊要隨屋頂囊。在實際操作中,完邊壟後應調垂脊,調完垂脊後再瓦。

以兩端邊壟蓋瓦壟“熊背”為標準,在正脊、中腰和簷頭位置拴三道橫線,作為整個屋頂瓦壟的高度標準。脊上的叫“齊頭線”,中腰的叫“楞線”或“腰線”,簷頭的叫“簷口線”。脊上與簷頭的兩條線又可統稱為上下齊頭線,如果坡長屋大,可以拴三道楞線。如下圖:


乾貨:古建築施工琉璃瓦屋面施工技術交底

4.2.3簷頭勾滴瓦

勾滴即勾頭瓦和滴水瓦(滴子)。簷頭勾頭和滴水瓦要拴兩道線,一道線拴在滴水尖 的位置,滴水瓦的高低和出簷均以此為標準。第二道線即衝壟之前拴好的“簷口線”,勾 頭的高低和出簷均以此為標準。滴子瓦的出簷最多不超過本身長度的一半,一般在6~lOcm之間。勾頭出簷為瓦頭(瓦當)的厚度,就是說,勾頭要緊靠著滴子,勾頭的高低 以簷線為準 滴子瓦蚰蜒當。勾頭之下,應放一塊遮心瓦(可以用碎瓦片代替)。遮心瓦的作用是遮 擋勾頭裡的蓋瓦灰。然後用釘子從勾頭上的圓洞上釘入灰裡,釘子上扣釘帽,內用麻刀 灰塞嚴。在實際操作中,為防止釘帽損壞,往往最後扣安。為操作方便,簷頭勾滴瓦可隨每壟瓦進行。

4.2.4板瓦、筒瓦:

(1)屋面上瓦,要做到有序有計劃上瓦,前後坡必須對稱上瓦,不允許單坡一次性上瓦,並應合理均勻分佈,便於操作,同時在操作中進行第二次審瓦,不準次瓦上屋面使用,確保質量。

(2)底瓦

拴好瓦刀線後,鋪灰(或泥) 底瓦,如下圖。如用泥(指摻灰泥),還可 在鋪泥(術語稱為“打泥”)後再潑上白灰漿,此做法為”坐漿”。底瓦灰(泥)的厚度一 般為4cm。底瓦應窄頭朝下,從下往上依次擺放。底瓦的搭接密度應能做到“三搭頭”,即每三塊瓦中,第一塊與第三塊能做到首尾搭頭。“三搭頭”是指大部分瓦而言,簷頭和靠近脊的部位則應“稀簷頭密脊”。底瓦灰(泥)應飽滿,瓦要擺正,不得偏歪。底瓦壟的高低和直順程度都應以瓦刀線為準。每塊底瓦的“瓦翅”,寬頭的上稜都要貼底瓦壟近瓦刀線。底瓦時還應注意“喝風”與“不合蔓’的問題。“不合蔓”是指瓦的弧度不一致造成合縫不嚴,“喝風”是泛指合縫不嚴,既包括瓦的不合蔓,也包括由於擺放不當造成的合縫不嚴。在操作中應注意避免由於擺放不當而造成的喝風,對於明顯不合蔓的瓦,應儘量選換。


乾貨:古建築施工琉璃瓦屋面施工技術交底

注:底瓦即為板瓦,蓋瓦即為筒瓦。

(3)背瓦翅

擺好底瓦以後:要將底瓦兩側的灰(泥)順瓦翅用瓦刀末齊,不足之處要用灰(泥)補齊,“背瓦翅”一定要將灰(泥)“背”足、拍實。

(4)扎縫

“背”完瓦翅後,要在底瓦壟之間的縫隙處(稱作“蚰蜒當”)用大麻刀灰塞嚴塞實,這一過程叫做“扎縫”,扎縫灰應能蓋住兩邊底瓦壟的瓦翅。

(5)蓋瓦

按楞線到邊壟蓋瓦瓦翅的距離調整好“吊魚”的長短,然後以吊魚為高低標準“開線”。瓦刀線兩端以排好的蓋瓦壟為準。蓋瓦灰應比底瓦灰稍硬,蓋瓦不要緊挨底瓦,它們之間的距離叫“睜眼”。睜眼不小於筒瓦高的1/3。蓋瓦要熊頭朝上,從下往上依次安放,上面的筒瓦應壓住下面筒瓦的熊頭,熊頭上要掛素灰即抹“熊頭灰”(又叫“節子灰”)。熊頭灰應根據琉璃瓦的顏色摻色(黃色琉璃瓦摻紅土粉,其他摻青灰)。熊頭灰一定要抹足擠嚴。蓋瓦壟的高低、直順都要以瓦刀線為準,每塊蓋瓦的瓦翅都應貼近瓦刀線。如果瓦的規格不一致,應特別注意不必每塊都“跟線”,即應“大瓦跟線,小瓦跟中”,否則會出現一側齊、一側不齊的情況。如果不是宮殿式建築,可用摻灰泥蓋瓦。

(6)捉節夾壟

將瓦壟清掃乾淨後用小麻刀灰(摻顏色)在筒瓦相接的地方勾抹,然後用夾壟灰(摻色)將睜眼抹平。夾壟應分糙細兩次夾,操作時要用瓦刀把灰塞嚴拍實。上口與瓦翅外稜抹平,叫做“背瓦翅”。

(7)固定瓦片:

對30°以下坡屋面直接採用水泥混合砂漿臥瓦(砂:粘土膏=1:6.83:0.659);對30°以上坡屋面除了在基層施工時預埋雙股18#銅絲掛瓦條與瓦件綁紮外,且在瓦底採用水泥混合砂漿臥瓦(水泥:砂:粘土膏=1:6.83:0.659),砂漿要飽滿。最薄處水泥砂漿臥瓦層厚度應≥20mm。如下圖。


乾貨:古建築施工琉璃瓦屋面施工技術交底

(8)筒瓦中至中的距離應等於正擋溝長度加灰縫寬,灰縫寬最大不超過15mm。

4.2.5安裝擋溝瓦:

用飽滿砂漿將屋脊瓦滿臥於兩側的主瓦上,在屋脊瓦和主瓦的交接處採用擋溝瓦,將主瓦和屋脊瓦連接,擋溝瓦也要採用飽滿砂漿粘貼,以避免雨水侵入瓦內,同時保證屋面瓦的美觀性。在屋面陰角處採用排水溝瓦與主瓦連接,做法同主瓦施工工藝相同。根據施工工序的安排,逐步退式施工至臨時馬道時,將屋脊封頭用飽滿砂漿粘貼至屋脊交接處。

4.2.6安裝屋脊瓦

當主瓦施工到屋脊處時,斜脊由斜脊封頭瓦開始,斜脊瓦自下向上搭接鋪至正脊,在用脊瓦鋪正屋脊,正屋脊由大封頭瓦開始,用脊瓦搭接鋪至末端以小封頭瓦收口。所有脊瓦安裝必須拉線鋪設,鋪設時砂漿應飽滿,勾縫平順,隨裝隨抹乾淨,保持瓦面整潔。

4.2.7勾縫:

清掃乾淨屋脊,用摻有同蓋瓦相同顏色的麻刀灰等在相接的地方勾抹緊密。要及時將瓦面

擦抹潔淨,防止灰漿汙染釉面。

4.2.8完工

屋面琉璃瓦施工完畢後,清潔瓦面的灰漿,每天在完工部分安裝瓦件及最後的工序後,要用乾淨的棉紗將瓦面清理乾淨,以保持瓦的清潔及亮度。


乾貨:古建築施工琉璃瓦屋面施工技術交底

5、材料與設備

5.1 材料

5.1.1 採用的瓦材 各瓦件樣式按設計要求。瓦件應逐一檢查,對外光應無明顯曲扭、變形、無粘疤、掉釉、顏色有太大差異等缺陷應不允許使用。

5.1.2 其它材料見下表:


乾貨:古建築施工琉璃瓦屋面施工技術交底

5.2 設備採用的機具設備見下表:

機具設備表


乾貨:古建築施工琉璃瓦屋面施工技術交底

6、質量控制

6.1質量控制標準

6.1.1 琉璃瓦屋面施工質量應符合《古建築修建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CJJ70-96的要求。

6.1.2 把好材料質量關。擇優採購,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對琉璃瓦要抽樣進行檢驗,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

6.1.3 屋脊高度必須充分保證,不足部分用砼加高(高度應考慮板瓦、筒瓦、擋溝瓦的高度及屋面坡勢順暢)。

6.1.4 鋪貼和勾縫時,必須擦淨瓦表面汙物,以保證與四周瓦色澤乾淨一致。

6.1.5 實行“樣板制”。首先鑲貼一面琉璃瓦“樣板件”,請設計、建設單位共同對材料選擇、操作工藝、技術要求、觀感效果等各方面提出改進建議,從而補充修訂措施後,再引進大面積鑲貼。

6.1.6施工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


乾貨:古建築施工琉璃瓦屋面施工技術交底

6.2 質量保證措施

6.2.1屋面上瓦,要做到有序有計劃上瓦,前後坡必須對稱上瓦,不允許單坡一次性上瓦,並應合理均勻分佈,便於操作,同時在操作中應進行第二次選瓦,不準次瓦上屋面使用。

6.2.2在沿口處要拴上下雙線,即滴水瓦線和勾頭瓦線,要嚴格控制順直度及平整度,板瓦亦要拴線,嚴格控制囊勢的順暢度,筒瓦的壟背應拴上壟上的齊頭線、中腰段的腰線。以上各線均是控制瓦壟的標準線,是避免出現“跑壟、跳壟、滾壟及過水不坐中、睜眼兩側高低不一致”等通病的有效技術措施。

7、安全措施

7.1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及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準、規範。

7.2屋面施工要有足夠的操作面,防護腳手架,安全設施嚴格按規範進行搭設、配備。由於瓦屋面帶有一定的坡度,操作人員須穿好防滑靴、繫好安全帶等安全防護用品。

7.3施工用具、物料妥善堆放,嚴禁向下拋落物件。

7.4材料運輸及起吊由專人負責,嚴禁高空拋擲杜絕違章作業。

7.5琉璃瓦裁邊等切割作業,作業人員要戴好口罩及防護目鏡,防止碎片彈出傷人。

7.6施工現場臨時用電需符合JGJ 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範》要求,施工電器用電有專職電工負責拆裝,切割機械專人使用保管。

7.7做好危險源與不利環境因素識別,辨識和評價的控制。

8、環保措施

8.1琉璃瓦切割採用帶水作業,嚴禁幹割;有利於降低噪音,也可避免粉塵飛揚,汙染環境。

8.2屋脊、簷口勾縫結束,應及時清理沾汙在瓦面上和簷口內的砂漿,既確保瓦面美觀,又可避免殘留砂漿隨雨水進入雨水管道內。

8.3勾縫所用顏料由專人負責,做到隨用隨調,預防環境汙染。

8.4邊角料及廢渣及時清理歸堆,統一處理。

9、效益分析

9.1採用本工法組織施工,琉璃瓦搭接緊密、牢固,行列橫平豎直,簷口瓦出簷尺寸一致,屋脊、斜溝順直,觀感效果極好。

9.2 採用本工法組織施工,各部位根據試排結果進行統一規劃,避免切割時無精確尺寸造成浪費,減少了損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