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推翻唐朝的朱溫做過哪些人神共憤的事?

用戶2345394482508


朱溫推翻唐朝

朱溫草根出身,年少時隨母親寄人籬下。他是個變色龍般的存在,他剛開始加入王仙芝、黃巢領導的攻擊唐朝的農民起義軍,不久轉而歸附了唐軍,倒戈相向去鎮壓黃巢軍。朱溫因立下軍功被唐僖宗賜名“全忠”,封官加賞,官位一升再升,被進封為梁王。此時的朱溫不滿足於現狀,他憋足了勁擴大勢力,成為威脅唐朝最大的割據勢力。唐昭宗時,朱溫率領大軍攻入關中,控制了整個唐王朝,他把唐昭宗逼到洛陽後殺死。

“堅請昭宗幸洛,昭宗不得已而從之。帝乃率諸道丁匠財力,同構洛陽官,不數月而成”——《舊五代史·梁太祖本紀》

接著立昭宗的九子、13歲的李為帝也就是唐哀帝。很快,朱溫演繹了一場精彩的權臣篡位,他通過小皇帝的禪讓代唐稱帝,建立“後梁”,就這樣存在近300年的唐朝被朱溫推翻了。

朱溫所幹的人神共憤的事兒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用禽獸不如一詞來形容一個人道德淪喪,品行不端。今天的人物主角-朱溫,就是一個禽獸不如之人,他究竟做了什麼事?會受到世人這般唾罵。

開國皇帝朱溫可謂風光無限,能夠在當時那種大環境下終結唐朝稱帝,可以說這人的能力是非同一般的。但他卻沒有因為自己的這番偉業而留名青史,反而在人們的心中,朱溫就是一個兇狠殘暴,荒淫無道之人。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朱溫這個人。

  • 一、荒淫無道

早年間,本來出生貧民一無所有的窮小子朱溫,無意間收留了家道中落的碭山富室女張惠,日積月累的相處,朱溫愛上了張惠,後來求婚張惠,張惠被感動後答應了他。要說朱溫真的是幸運,張惠出身名門,極為賢惠、才能出眾。朱溫從小生活的環境極其不好,在家中他排行老三。但卻因為父親去世的早,家裡沒了頂樑柱,所以朱溫從很小就開始輟學,一家人寄人籬下。隨著年紀的不斷增長,朱溫也就成了個十足的地痞流氓。整天無所事事。但他並不以此為恥辱,相反還號稱自己為英雄好漢。由於朱溫很早就沒有了父親。母親覺得對不起他就從小對他十分溺愛。這才造就了朱溫這番性格。這番不學無術之人最後能夠打下天下,坐上皇位,與他的妻子張惠在他背後出謀劃策不無關係。所以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知書達理的女人。

剛當上皇帝的朱溫品行還算端正,對自己得原配張惠也是十分尊重,但好景不長,張惠病重離世。去世前囑託朱溫要“戒殺遠色”。這句話朱溫並沒有聽進去,張惠去世後,朱溫性情大變,起初大臣們都以為他是受打擊了,其實並不是,沒有人在約束著他,他荒淫無道的本性暴露的淋漓盡致。這其實和他從小的生活環境有極其大的關係。所以人們才說一個人小時候的生活與環境足以影響這一個人的一生。這句話並不無道理。

張惠去世之後,朱恩將自己的家庭關係弄得十分混亂。剛開始,朱溫還只是迷上了自己親兒子的媳婦兒,與之關係不堪入目。剛開始他的兒子們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最後竟然主動將媳婦兒送給父親,以示討好父親能把皇位傳給自己。說句實話,這一家人都夠不要臉的。有句話說的真沒有錯,上樑不正下樑歪。這句話在朱溫一家人的身上演繹的淋漓盡致。後來,有一年朱溫打了敗仗,途中路過下屬張全義家,小住了幾天,由於身邊沒有女人,朱溫就對張全義一家女眷下手了,幾乎無一女人逃脫,就連張全義的妻妾女兒都慘遭蹂躪,無一倖免。另外,朱溫每年廣召天下美女供自己貪享,凡是年滿十五歲的少女先得為他選進宮裡,等他挑選完畢剩下的方可嫁人,否則就治予重罪,老百姓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 其二,心狠手辣,濫殺成性。

朱溫喜歡殺戰俘,據說朱溫大敗朱瑄,朱瑄一萬多人的軍隊幾乎全被斬殺,最後只剩下3000餘人,成了俘虜。打掃戰場的時候,突然颳起了沙塵暴,朱溫認為這是人沒殺夠造成的,就下令屠殺了全部俘虜!更是在一次攻城中,屠殺百姓十萬餘人!在他的心中只有殺人的快感才能給他帶來快樂。對於自己的士兵同樣不會心慈手軟。投降沉伏的士兵,一個不留,兵就自刎,絕不能活著回來,一否則回來也是死路一條。另外為了防止士兵逃跑戰敗逃跑,命令士兵將名字親自刻在臉上。只要逃跑被抓,一律誅九族,每一個士兵都不敢逃跑。真的是夠慘的。最殘暴的是,朱溫不喜歡有文化的士人,只要心情不痛快了,就隨意的抓起來殺掉。

初,帝在藩鎮,用法嚴,將校有戰沒者,所部兵悉斬之,謂之跋隊斬,士卒失主將者,多亡逸不敢歸。帝乃命凡軍士皆文其面以記軍號。軍士或思鄉里逃去,關津輒執之送所屬,無不死者,其鄉里亦不敢容——《資治通鑑·後梁紀一》

擁有這般禽獸行為,十惡不赦,人神共憤之人,史書上居然尊稱他為“梁太祖”!我深覺這樣的人不配為祖!惡有惡報,最終61歲的朱溫被自己的親兒子所殺。


小姐姐講史


我是逐夢,我們一起在史籍中尋找答案。

一、不忠

(一)背叛黃巢

溫以為然,乃殺其監軍嚴實,自歸於河中,因王重榮以降。---《新五代史》

朱溫先跟著黃巢起義,因為表現出色被黃巢委以重任,關鍵時刻背叛黃巢而投降唐朝。

(二)背叛唐朝

中和三年九月,天子以全忠為檢校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沛郡侯。光啟二年三月,進爵王......十二月,徙封吳興郡王.

十月,天子使來,賜王紀功碑。
十二月,天子使來,賜王鐵券及德政碑。
三月,天子封王為東平王。
封王為梁王。
五月,天子以王兼河中尹、護國軍節度使。---《新五代史》

在史書中關於唐朝對朱溫的賞賜和厚遇記載得很多,上面只是記載得一部分。可以看出唐朝對朱溫還是很好的(位極人臣,禮遇深厚),沒有對不起他,可是他做了什麼?

天子行至陝州,王朝於行在,先如東都。是時,六軍諸衛兵已散亡,其從以東者,小黃門十數人,打球供奉、內園小兒等二百餘人。行至谷水,王教醫官許昭遠告其謀亂,悉殺而代之,然後以聞。由是天子左右皆梁人矣......遣朱友恭、氏叔琮、蔣玄暉等行弒,昭宗崩......二年二月,遣蔣玄暉殺德王裕等九王於九曲池。六月,殺司空裴贄等百餘人。---《新五代史》
甲子,皇帝即位。戊辰,大赦,改元,國號梁。封封唐主為濟陰王......弒濟陰王。----《新五代史》

朱溫權力到手,做了如下幾件事:

1、剪殺昭宗身邊的侍從,安排自己人,使天子成傀儡。

2、派人殺害天子(唐昭宗),立新天子唐哀帝

3、殺光了除唐哀帝之外的唐昭宗的直系子嗣。

4、殺光心向李唐的大臣。

5、奪位稱帝,並殺害唐哀帝。

一樁樁,一件件,都是不忠,可以說他是不忠之人。

二、不仁

太祖神武元聖孝皇帝上開平元年:初,帝在藩鎮,用法嚴,將校有戰沒者,所部兵悉斬之,謂之跋隊斬,士卒失主將者,多亡逸不敢歸。帝乃命凡軍士皆文其面以記軍號。軍士或思鄉里逃去,關津輒執之送所屬,無不死者,其鄉里亦不敢容。則是亡者皆聚山澤為盜,大為州縣之患。---《資治通鑑》

朱溫嗜殺無度,對於手下經常如此,以軍隊為例,只要領導死了,其他沒死的也得死。

三、不義

五月甲戌,帝(朱溫)與晉軍振旅歸汴,館克用於上源驛。既而備犒宴之禮,克用乘醉任氣,帝不平之。是夜,命甲士圍而攻之。會大雨雷電,克用因得於電光中逾 垣遁去,惟殺其部下數百人而已。---《舊五代史》

因為小事就憤懣不平,想要殺死晉王李克用,置國家大事於不顧,實為不義。

四、私生活混亂

初,元貞張皇后嚴整多智,帝敬憚之。後殂,帝縱意聲色,諸子雖在外,常徵其婦入侍,帝往往亂之。友文婦王氏色美,帝尤寵之,雖未以友文為太子,帝意常屬之。友珪心不平。---《資治通鑑》

朱溫好色,史書記載其常常讓他的兒媳來陪侍。


帶志逐夢


梁太祖朱溫,他的私德卻是有問題,但遠遠沒有到那種人神共憤的地步。

現在,隨著大多數說到朱溫的影視劇,都將他描述成是一個十惡不赦的暴君,昏君,因此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一說到朱溫,就認定他是一個暴君,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



非也。

如前文所說,朱溫的私德確有問題,一是他濫殺。早年間,他與其他割據勢力爭奪天下時,就曾大肆誅殺戰俘,如唐乾寧二年(895年)十一月,朱溫在鉅野之南大敗朱瑄部一萬餘人,俘虜3000餘人,不久這3000餘人就被悉數屠殺;天覆三年(903年)五月,朱溫因久攻青州博昌縣數月不下,所以就起了屠城之心,之後在攻克博昌縣後,朱溫就下令將十餘萬民眾屠戮殆盡。

二是他好色。初因皇后張氏的存在,朱溫還能做到嚴於律己,不喜色,但是在張氏死後,不知是思妻過度,自暴自棄,還是因無人管束,爆發本性,總之他開始沉迷美色。當然,歷朝歷代的帝王多數都是好色之徒,沒有說不好色的,但朱溫的好色卻真的是讓人有所不齒。朱溫的好色,在於他喜歡淫人妻女,而且這妻女有些還是自己兒子的妻子。當時,朱溫的兒子們為了爭奪皇位,他們就將自己的妻子送與朱溫,以此來討朱溫的好心,而對於自己的兒媳,朱溫是一概接受。



但是,說實話,濫殺、好色這兩點,歷代多數皇帝都有,即使是英明的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不也有人說他們濫殺、好色嗎?所謂“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是人總有缺點,總有黑暗面,皇帝也是人,而不是神。作為皇帝,只要他有功於社稷,有功於百姓,他就是明君,正如呂思勉所說:“當大局阽危之際,只要能保護國家、抗禦外族、拯救人民的,就是有功的政治家”。

那朱溫,他是這樣的明君,是這樣有功的政治家嗎?

個人認為是。

如呂思勉所說:“在唐、五代之際,梁太祖確是能定亂和恤民的”。



首先在政治方面。自朱溫參與到天下的爭奪時,他就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蓋由國有萬幾,朝稱百揆,非才不治,得士則昌”,他認為一個國家要想興盛,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一登基,就詔令從各地選拔人才,入朝為官。同時,鑑於唐末所出現的地方強於中央,不聽從王命的事情,朱溫進行了著重的改革。

其一改樞密院為崇文院,任用士人掌朝政。唐後期,為了奪相權,代宗設樞密院,由宦官為樞密使(掌接受朝臣以及四方表奏並宣達帝命),此後,宦官就多利用這個職務來控制朝中軍政事務。如此,開平元年(907年)四月,朱溫改樞密院為崇文院,以宣武掌書記、太府卿敬翔知崇政院事,“于禁中承上旨,宣於宰相而行之。宰相非進對時有所奏請,及已受旨應復請者,皆具記事因崇政院以聞。得旨則宣於宰相”,原屬宦官的權力被剝奪,唐朝宦官亂政這一弊政被有效解決。



第二加強禁軍。開平元年至二年,朱溫曾兩次擴充禁軍,增設左右天興軍、左右廣勝軍、左右神捷軍,之後,隨著直屬於中央的禁軍力量的增長,唐末外重內輕的問題得以改觀。第三加強對藩鎮的控制。唐末所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無疑就是藩鎮之禍。而到了朱溫時期,因他深知藩鎮的危害,所以他一登基就開始削弱藩鎮對於中央的影響,或移鎮,或武力鎮壓。

此外,對於唐末,外戚橫行、官員腐敗的問題,朱溫亦採取了一些舉措來遏制。首先,朱溫在位期間曾對地方官三令五申:“刺史、縣令不得因緣賦斂,分外擾人”。再是,對於外戚橫行問題,朱溫亦是嚴厲制止,如後梁開國功臣寇彥卿在上朝時,途中有人未來得及避讓,被他的隨從打死,朱溫得知此事後,並沒有因為他是功臣就袒護他,而是選擇嚴懲。



其次在軍事上。能建立一個王朝的,其勢力在軍事上絕對是不弱的,但值得一提的是,朱溫這位開國君主在軍事上最突出的造詣就是,自起兵後,他就給自己的手下將領下達了“不論官職多高,有多少人馬,在政務方面,一律聽從地方官員管理和安排”的命令,而在有了朱溫這個最高統治者的命令後,地方官員和軍隊將領大大減少了紛爭,而這自然是有利於國家的安定與團結的。

最後在經濟上。朱溫自成為一鎮諸侯時,他就十分重視對於農業的發展,“梁祖之開國也,屬黃巢大亂之後。以夷門一鎮,外嚴烽堠,內闢汙萊,厲以耕 桑,薄以租賦,士雖苦戰,民則樂輸,二紀之間,俄成霸業”,如此,時梁朝,在朱溫的治理下,是“田夫田婦,相勸以耕桑為務,是以家有蓄積,水旱無饑民”。



薛史曾言:“帝憂民重農,尤以足食足兵為念,爰自御極,每愆陽積陰,多命丞相躬其事”,朱溫這位皇帝,雖能被稱為暴君,卻不是昏君,他卻算是五代十國開始時的第一位有為之君,他重視農業的發展,並推出各種有利於農業發展的政策,就在他這般治理下,梁初雖算不上富庶,但相比唐末,卻也算是安定,百姓至少有飯吃,不至於餓死。

由上所述,從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我們可以看出,朱溫絕非是昏君,他真的算是一位有為之君,唐末那亂世,在他的強硬手腕的治理下,逐漸走向安定,若不是他早逝,五代十國能否出現,這會打一個大大的問號,“惜乎天不假年,梁太祖篡位後僅6年而遇弒”,對於唐末的百姓來說,梁太祖的出現未嘗不是件好事,只是可惜的是,他死得太早。


澳古說歷史


不請自來,我是昊濤說史。中國歷史上差不多有四百多位皇帝,如果要從中選出一個最無恥最無德的話,非朱溫莫屬!朱溫為人殘暴,做的人神共憤的事情太多了!




殘暴寡恩朱溫

朱溫的前半生是很勵志的,他本是窮教書匠的兒子,父親早死,母親帶著仨兒子在劉家幫傭,後來不願意繼續待在劉家,就跑出去成了黃巢軍的人。他是敢拼命的人,很快就獲得黃巢軍上層領導的賞識,節節高升。後來,朱溫領兵打到同州,娶了曾經的白富美張氏。不久,朱溫感覺在黃巢軍中有人給他使絆子,朱溫的部下勸朱溫離開黃巢軍轉投唐廷。於是朱溫投了唐,開始攻打黃巢軍。按理說唐朝對他有恩,他應該感恩戴德,報效國家才是。 但朱溫靠著累累軍功逐步控制了唐廷,在和李克用、李茂貞的相互攻伐中,朱溫先一步滅了唐朝,殺了自己的恩人大唐皇帝。



權色交易朱溫

對於帝王可以說有很多都是好色的,而他的做法卻是有些令人髮指。在他登上帝王之位後,他的幾個兒子也都被他分封到了各地,但是兒媳婦卻是被他以“侍疾”的名義留在自己的身邊侍寢,對於這樣的事情,他的兒子也是不敢言語,之後的時候也就任由他了,並讓她們在其身邊吹吹枕邊風,好讓局勢對自己有利,可以說完全是各取所需了。其中朱溫最愛養子朱友文的媳婦王氏和庶子朱友珪的媳婦張氏。




殺人如麻朱溫

他殺人的時候一點都不猶豫,視人命如草芥。有一次他和幾個幕僚在柳樹下談論事情的時候,他忽然說了一句:“這柳樹長得如此茂盛,是坐車軸的好材料”。這時候他的幕僚們聽見了,要討好他,就接了一句,“是是大王說的對,是做車軸的好材料”。誰知道他是脾氣大變,臉色一冷說道,“你們是傻嗎?柳樹怎麼能做承重的材料?我手下怎麼有如此笨的人,我要把你們都殺掉”。就這麼一句話,他就把當時所有說的樹可以做車軸的人全都給殺掉了。我國著名歷史學家白壽彝先生曾這樣評價他:朱溫的濫殺是歷史上罕見的。




朱溫也算史上的奇葩開國皇帝,通常來說,開國皇帝都是雄才大略,胸有經緯。而朱溫卻殘暴不仁,齷齪事一堆。不過最終他死在在其兒子手上,也可以說是天道有輪迴。


昊濤說史


朱溫,又被人戲稱為“豬瘟”,因為此人就像瘟疫一樣,毫無人性可言,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荒淫無度,佔有慾極強,只要自己看上了就不會放過

朱溫的荒淫在歷史上記載甚多,就好比912年已經稱帝的朱溫,因為戰敗回到洛陽,臣子張全義好心安排朱溫到府上避暑休息,並請醫生給朱溫進行調節,醫生說朱溫是縱慾過度,需要休息,於是張全義好生伺候朱溫,但是晚上無聊的朱溫卻耐不住寂寞,溜溜達達到了一間屋子門口,卻聽見好多女人的聲音,推門一看全是美女,之後張全義的妻子還有小妾都未倖免,甚至是搭上了自己女兒。

張全義的兒子知道後,憤恨不已,拿起刀就要去殺了朱溫,但是卻被張全義死死抱住,給攔了下來,忍氣吞聲啊。

這點還不算什麼,最可氣的是朱溫竟然與自己的兒媳婦亂搞,甚至放言哪個兒媳婦伺候的好,就讓哪個兒子繼承皇位,最終他的兒子也爭相把自己的漂亮媳婦或者小妾送給他。也就是因為這種齷齪之事,也使得朱溫最終慘死在自己兒子手下,結束他荒唐的一生。

“三姓家奴”毫無信義

在古代,信義是很重要的,很多人為了這兩個字甚至死都不怕,但是朱溫卻恰恰相反,屢次的背叛自己的主子。

朱溫最早參加黃巢起義軍,因為本身喜好舞槍弄劍,迅速在農民軍中成長,成為了主要將領之一,但是在黃巢兵敗之後,不但沒有相救,反而背叛降唐,轉過頭來就是攻打黃巢起義軍,為了得到更多的賞賜,對黃巢起義軍一點也不手軟,毫不顧忌之前的情面。

而在面對重用自己的唐昭宗面前,朱溫剛開始拍著“龍屁”,但是等皇帝把該賞賜的都賞賜了之後,朱溫便控制唐昭宗,開始學起“挾天子以令諸侯”來了,幾年之後便把對自己有恩的唐昭宗殺了,立唐昭宗的兒子為傀儡皇帝,之後沒多久覺得沒勁,就廢了皇帝,建立了大梁,自己當起皇帝了,但是對於退位的皇帝也是殺瞭解決問題。

在信義之中,朱溫對待自己的救命恩人也是毫不手軟,絞殺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黃巢起義軍和唐昭宗這都不是什麼,而面對曾經出兵救過自己的朱瑄、朱瑾兄弟,朱溫不但沒有感激而是順勢將他們滅掉,還有一位救命恩人就是李克用,李克用曾經親自出兵援救朱溫,解朱溫畏難,但是在之後的慶功宴上卻圍殺李克用,最終李克用僥倖逃脫,但是手下將領卻損失嚴重,這就是著名的“上源驛事件”。

濫殺無辜,嗜好殺人

殺人,簡直就是他的愛好之一,因為朱溫經常平白無故就殺人,首先面對自己曾經一個戰壕的兄弟——黃巢起義軍,在鎮壓黃巢起義軍時,他的作風就是無論是該殺的不該殺的起義軍,全部都殺掉,所以在黃巢起義軍中非常痛恨朱溫,甚至屢次不為反唐就為殺朱溫,多次將朱溫逼入絕境,但是都被人相救。

再降唐之後,掌權的朱溫為了達到皇帝的目的,殺了很多反對自己的大臣,但是發動“白馬驛之變”的理由,僅僅是為自己的謀士張振出氣,因為張振在年輕時20年屢次未中進士,於是懷恨士大夫們,就這樣朱溫殺死了三十多名無辜的大臣,並在張振的慫恿之下扔進黃河,讓他們的“清流”永遠變成“濁流”,真可謂人間笑話啊!

稱帝之後更是想殺就殺,先是殺死唐哀帝以及唐哀帝的全部兄弟,從而斬草除根,已決李家後患。在面對戰俘,更是將戰爭中所有的俘虜全部殺掉,一個不留。最後對自己的軍隊也是,只要是戰爭中自己的隊伍中的將校戰死,手下的士兵必須全部斬首,這個被叫做“跋隊斬”,開始士兵們以為這只是為保護將領的利益出臺的,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之後朱溫真的執行這一政策,使得當時很多人不願參加後梁軍隊。

可以說朱溫,建國是因為自己強硬的手段才建立起後梁,但是他並不是一個真正能夠體恤百姓和士兵的人,使得後梁並沒有得人心,也僅僅是建國16年就滅亡,而自己也落得個被自己兒子殺死的地步,可以說這一切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歷史文武君


後梁太祖朱溫,在歷史上的名聲實在不好,他以反覆無常、殘暴好殺、好色無度留名青史。朱溫起家於黃巢義軍,是黃巢麾下的一員猛將。大齊政權遭到唐軍的圍剿後,朱溫看到形勢不對,又歸附唐朝,與李克用等人聯合鎮壓黃巢義軍。



背主而降,弒君篡唐



朱溫是黃巢手下的一名驍勇大將,但始終得不到重用。中和二年(882年),朱溫被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擊敗,遣人向黃巢上十次表章請求支援,但都被黃巢的左軍使孟楷隱而不報。又聽說黃巢軍隊勢力窘迫困厄,將帥大多軍心渙散,他的親信將領胡真、謝瞳都勸他反正降唐,朱溫推知黃巢起義軍必將失敗,於是有投降唐朝的準備。 同年,朱溫叛降王重榮,僖宗大喜,言“此乃上天賜孤大將矣”,為他賜名“朱全忠”,拜宣武軍節度使,朱溫遂奮力圍攻長安,黃巢不敵退出長安城。

朱溫聯合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平定黃巢起義,並收攏了很多黃巢舊部和手下大將,使得勢力大大增加。朱溫以河南汴州為中心,逐漸吞併纏食各地方藩鎮勢力,成為唐末最大的割據力量之一。 因為平亂有功,拜宣武軍節度使,旋又進封梁王,洗白成功的朱溫,至此躋身唐朝地方豪強之列。 朱溫很有野心,他以河南為中心不斷擴大勢力,逐漸發展成唐末最大一股地方割據集團。



對昔日重用他的唐王朝,朱溫無半點感恩之心,什麼“朱全忠”,朱溫就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唐僖宗是被這個投機分子、野心家給忽悠了。 在上原驛因為李克用醉酒在宴會上怒罵朱溫,朱溫一言不合就起殺機,火燒上原驛館,如果不是手下親兵拼死抵抗,李克用差點就慘遭毒手死了,因為這件事,李克用算是與朱溫結下了仇恨,後梁最後也是亡於李克用之子李存勖之手。

在從李茂貞手中奪回唐昭宗後,朱溫為了架空皇帝,更是殘忍的把昭宗身邊的小黃門及打球、內園小兒二百多人,統統用酒灌醉後全部活埋坑殺,然後換上自己的人,至此唐昭宗徹底成了孤家寡人。天佑元年(904年),急於篡唐的朱溫命心腹蔣玄暉進宮弒殺唐昭宗。

白馬驛之禍殘殺忠良



為了掃清篡唐路上的障礙,朱溫聽從謀臣李振的建議,在滑州白馬驛一舉屠殺裴樞為首的朝臣三十多人,並把這些朝臣的屍體全部扔進滾滾黃河中,讓他們死無葬身之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白馬驛之禍”,朱溫的殘暴不仁可見一斑。 當代著名作家梅殷曾這樣評價後梁太祖朱溫:後梁的朱溫,殘暴不仁,兒孫不肖,又喜歡與兒媳通姦,給兒子帶綠帽子,朱三真乃古今一大忍人,惡人!

朱溫會看清時勢,所以能掐準時間叛齊降唐,在藩鎮林立的河南,朱溫不是勢力最強的,但卻是最狠的,他招納黃巢舊部,這些人都是殺人不眨眼的流寇之徒,利用大齊餘部反過來對付這些藩鎮,甚至連他的義父王重榮都不放過,其人之狠,可以為達目的不折手段。在皇帝形同傀儡,藩鎮各自為戰的唐末,朱溫的異軍突起成為河南最強勢力,並最終篡唐自立,這和他一貫的穩、準、狠是分不開的。

霸佔兒媳,禽獸不如



當年唐玄宗搶奪兒媳,壽王李瑁的王妃楊玉環,結果引發唐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而後梁太祖朱溫,其好色程度更是古之罕見,因為好色,最終被兒子派人手刃而死。

乾化二年(912年),朱溫兵敗蓨縣,在行軍途中得病,回到洛陽,在張全義家的會節園避暑,逗留了數日,見張全義妻女頗有姿色,竟喪心病狂的把她們都姦淫了,張全義之子憤然要拔刀殺了朱溫,被張全義苦苦勸止。 對自己手下的妻女隨便姦淫強暴已是喪心病狂,而連自己的兒媳都不放過那就完全是禽獸不如了。



由於朱溫的幾個兒子常年在外領兵作戰,朱溫放著後宮三千佳麗不顧,卻迷上了自己的幾個兒媳。他將幾個兒媳召進宮裡肆意蹂躪,而幾個兒子知道後卻不以為恥,還利用自己的美妻爭寵,博取朱溫歡心來爭奪皇位。此真是千古未見之寡廉鮮恥之一家人。 在諸兒媳中,養子朱友文的妻子王氏容貌尤其出眾,朱溫常常叫她侍寢,王氏因此深受朱溫寵愛,時常想以朱友文為太子,甚至將傳國玉璽交與王氏要朱友文回來當太子。郢王朱友珪知道後越想越憋氣,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派人弒殺了朱溫,一代暴君朱溫最終為自己的好色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大國布衣


綿延三百年的大唐王朝在黃巢起義軍朱溫的手中走向了覆滅,朱溫滅掉唐朝的手段異常殘忍,後建立了“梁”,其行為更加禽獸不如!

朱溫在黃巢起義軍時就是有名的“屠夫”,歸順唐朝以後,為了實現自己當皇帝的夢想,更是對唐朝的皇帝和臣民進行了殘忍的折磨,等到他建立“梁”,朱溫的行為更加肆無忌憚!

那麼朱溫有哪些人神共憤的行為呢?

一、人神共憤五顆星:行殺人之實,吃人之名!

在公元875年的時候,農民出身的朱溫參加了黃巢起義。然而戰爭非常殘酷,因為不僅起義軍沒有吃的,百姓們因為連年的戰亂也都到了食不果腹、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情況,所以這些黃巢起義的將士們就把目光放到了普通百姓身上!

頓時起義軍所到之處,一片哀嚎。作為其中的一員,還做到將軍層次的朱溫吃人殺人的事沒少做,而且把人肉做成軍糧攜帶!

二、人神共憤五顆星:血洗唐朝群臣,將李唐子弟滅族!

朱溫在907年嫌自己當幕後的皇帝不過癮,直接廢了唐哀帝李柷。沒過多久,他侮辱完這位小皇帝后,朱溫覺得沒什麼意思,就順手把他殺了,順便把李唐一族殘存的血脈來了一個趕盡殺絕!

這之前,朱溫曾經把唐朝的大臣們趕到了河邊,殺了個痛快,整條河都被血水染紅了!

三、人神共憤五顆星:搶兒子老婆,姦淫大臣的妻女。

朱溫如願的當了皇帝,行為除了殘暴,連道德都開始淪喪了。

有一次,他看上了大臣的老婆和女兒,就跑到別人的家裡,強迫他們的服侍,而且還一而再再而三行這些不恥之事。

朱溫最後被自己的兒子殺死了,原因就是他霸佔了自己兒子的妻子,就是自己的兒媳婦,真是應了那句話“天道好輪迴,報應不爽”!

無論朱溫是起義軍首領,還是唐朝大臣,乃至他最後當了皇帝,他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魔頭!

我是xiaoZ彈史,翻看滾滾煙塵,知曉橫趣點點。歡迎【關注】我,一起尋找歷史中的真我!


xiaoZ彈史


後梁太祖朱溫,一個流氓的不能再流氓的人了。雖說,他當皇帝的時期,還是在國家方面做了一些有利於國家經濟的好事。但是,他更多的是一些令人極度憤怒的噁心之事。

非常好色,恨不能天下的美女都為他所有

論好色程度,朱溫估計能排進中國古代帝王的前三名。自從他的老婆張氏死後,這種性格體現的愈發的淋漓盡致。

他有後宮佳麗三千,但是仍然非常的不滿足。這裡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

一:大臣張守義全家上下的美貌女眷,都被朱溫凌辱過。朱溫有一次外出打仗,沒有取得勝利,中途便病倒了。於是,他就到自己的大臣張守義家裡去避暑。沒想到,一到張家,朱溫就展示出自己野獸般的性慾。不論是張守義的老婆還是女兒,都被朱溫給玷汙了。除此之外,張家上下基本上有點姿色的婢女,也沒逃過他的魔爪。張全義是敢怒不敢言,看到自己的老婆孩子被玷汙,也只能忍氣吞聲,屁都不敢放一個。

二:連自己的兒媳都不放過。朱溫當了皇帝之後,派自己的兒子出去打仗,目的就是為了把自己的兒媳召進宮來,讓她們侍寢。更荒唐的是,他的兒子反倒利用自己的妻子去勾引朱溫,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爭奪太子之位。這就是傳說中的上樑不正下樑歪。朱溫噁心,他的兒子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殘暴成性,殺人如麻

朱溫非常的喜歡殺人,並以此為樂

他在面對俘虜的時候,沒有展現出一點點的慈悲之心,反倒將他們全部傷害。有一次朱溫在鉅野大敗朱瑄,基本上將對方殺的片甲不留了,只剩3000左右的俘虜。在打掃戰場的時候,突然之間出現了狂風與暴沙,朱溫這時候竟然說:這是因為殺人殺的太少導致的。於是,他命令自己的部下將剩下的3000人全部殺死。

朱溫對待自己的手下,也是沒有任何感情。他制定了一條很荒唐的規定,那就是一旦士兵的主將死了的話,他們也必須全部都得死。這似乎有點像“連坐”一樣。為了留住這些士兵,防止他們逃走,朱溫就在他們的臉上刺字。如果有逃走的話,會被他抓住,然後殺死。

結束語

自從朱溫的老婆張惠死後,朱溫似乎就變得與以往不同。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是有一個知書達理的女人。朱溫早期之所以能夠建功立業,與這位賢德的老婆關係很大。朱溫生前最聽老婆張惠的話,如果張惠沒有死得那麼早的話,估計朱溫也不會變的如何荒唐。你們覺得呢?


<strong>


徐聊


後梁太祖,也是五代十國的第一個皇帝朱溫,論道德,他幾乎是沒有底線的。說起來,中國古代的流氓皇帝、殘暴之君不算少,能像朱溫一樣格調低下到極致的,倒真不太多。朱溫做過哪些人神共憤的事兒?那就太多了。

一、朱溫的殺人罪。

朱溫做為一代梟雄,爭奪天下的過程中,殺人是肯定,關鍵是朱溫殺過什麼人,又為什麼殺?朱溫殺人可謂不分身份,不分原因,從皇帝殺到平民,心情不好要殺,天氣不好也要殺。

1、殺唐昭宗。朱溫原本想挾天子以令諸侯,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曹操沒學成,挾天子反倒成了天下諸侯討伐他的口實。於是,朱溫乾脆殺掉了唐昭宗。殺了皇帝,這在古代可是最大的罪,叫做弒君。

2、屠戮唐朝大臣。朱溫本來是唐朝宰相為了對抗宦官和關中軍閥給招去長安的,他進長安,很有點類似於東漢末年的董卓入京,結果唐朝朝廷成了朱溫的玩物。但人家董卓好歹還知道尊重一下士大夫,假惺惺任命許多名士官職。朱溫不同,因為與唐朝朝臣的矛盾,朱溫大肆屠殺唐朝大臣,連招他進京的宰相也不能倖免。還搞了個白馬之禍,把這些大臣沉入河中。

3、屠殺跟他起家的老兄弟。這種事兒,後來的朱元璋幹得最徹底,但朱溫也不遑多讓。人家朱元璋好歹是在國家統一後,而朱溫卻不管這些,據說朱溫晚年,猜忌功臣,許多大將不得善終。但星火辰覺得,這點似乎有其敵人對其故意抹黑之嫌(畢竟後梁被後唐所滅,他的老對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是勝利者),朱溫的確有殺過功臣,但也有大量功臣活下來的,甚至後來都投降了後唐。

4、為殺人而殺人。據說,有一回朱溫看到天上風雲變色,飛沙走石,朱溫說:這是殺人不夠,再殺。又據說,朱溫看到棵樹,說:這棵樹可以看了做車輪。旁邊有人趕緊拍馬屁說:正是如此。朱溫卻說:這種樹的品種怎麼能做車輪?你分明就是阿諛奉承。於是拖下去殺了。

二、朱溫的淫亂罪

這種事兒,朱溫幾乎是無所不為的。朱溫幹過嫖宿、通姦、誘姦、強姦、聚眾淫亂等各種壞事。最惡劣的,是住在張全義家時,將大臣張全義全家婦女盡行姦汙,還有晚年讓兒媳們侍寢的事兒。

三、朱溫狼心狗肺、專坑恩人,哪怕是救命恩人

1、黃巢是提拔朱溫的恩主,黃巢提拔朱溫為手下大將,而朱溫投降唐朝,卻成為剿滅黃巢最兇惡的敵人之一。

2、唐朝皇帝也算是朱溫的恩主,不但任命他為極為重要的宣武節度使,還在朱溫與李克用的爭執中屢屢站在朱溫一邊,然而,朱溫弒君滅唐。

3、李克用在朱溫被黃巢和秦宗權圍攻時,發兵來援,打敗黃巢,李克用對朱溫有救命之恩。然而,朱溫卻在慶功宴後發動上源驛事件,圍殺李克用。李克用雖然僥倖逃脫,但手下將領損失慘重。

4、朱瑄、朱瑾兄弟在朱溫被四面圍攻時,出兵援助他,也對朱溫有救命之恩,然而朱溫強大起來後,不但攻滅朱瑄、朱瑾的勢力,甚至想把朱瑄的老婆收入自己寢宮,因為張惠(朱溫之妻)不滿,這才作罷。

5、朱珍做為朱溫的老兄弟,最早跟隨朱溫,是朱珍招來的軍隊,助力朱溫渡過了最危險的時期,然而,朱珍卻死在朱溫手中。

很多朋友大概只是知道朱溫的淫亂行為,其實朱溫是人性全部崩塌,後來被其子朱友珪所弒。朱友珪恰恰是朱溫嫖宿營妓所生,真是個絕大的諷刺。


星火辰


朱溫乃安徽碭山人,年少好鬥,性格乖張,早年間生存艱難,眼見天下大亂,黃巢起義,朱溫毅然加入起義軍隊伍,憑藉著悍不畏死的驍勇,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深的黃巢賞識,成為統兵一方的大將,其後在同州之戰中,被唐軍圍困,危難之際數次向黃巢求援無果,無奈之下,率軍向唐軍投降。唐僖宗大喜,賜名全忠,授宣武軍節度使,統領大軍,調轉槍頭,圍剿黃巢軍,由於是義軍出身,對義軍頗為了解,屢立大功,逼死了黃巢,其後封官加爵,野心更大,殺死唐哀帝,建立梁朝!


窮苦人出身的朱溫,此時此刻達到他人生的巔峰!但是,作為後梁開國皇帝的朱溫,世人對他卻並沒有什麼好感。朱溫雖然當了皇帝,但是當時的人都不擁護他。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是胡人,和朱溫作對。可是,大家卻積極支持李家父子,幫助他們,最終推翻了朱溫所建立的梁朝。

並且朱溫縱情聲色,非常好色。作為皇帝,有三宮六院,好色這一點,似乎大家也能容忍。但是,朱溫卻有些變態,他和他所有的兒媳婦都有不倫的關係。更為奇葩的是,朱溫的那些兒子們,還鼓勵自己的老婆和朱溫不倫。希望通過討好朱溫,讓朱溫把皇位傳給自己。後來,由於朱溫的養子朱友文老婆王氏的長相最好,又把朱溫伺候得最周到。因此,朱溫決定把皇位傳給養子朱友文。而這件事最終造成朱溫的次子朱友珪不滿,因此,他才發動宮廷政變,殺了他老爹朱溫。朱溫因為做出瞭如此惡劣的壞榜樣,最終把自己的兒子教壞,自己也死在兒子的手裡。


這一件事,更是遭到了後世的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