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濟區:卡點工作融進去 社區民心聚起來

卡點工作融進去 社區民心聚起來

2020-02-24


鄭報全媒體記者 劉怡辰 通訊員 張超 李瑞彩


“下沉幹部得主動要活幹,社區同志也要敢於派任務,如果大家都各幹各的,多部門組建的“卡口隊伍”就成了兩張皮。”下沉劉寨街道中華園小區卡點的鄭州市委社治委幹部們說,“融入到社區防控工作中”是他們一直認定的工作準則。

惠濟區:卡點工作融進去 社區民心聚起來

自2月5日下派到中華園小區卡點,市委社治委下沉幹部和卡點值守同志們的“戰疫生活”就拉開了序幕……“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任何工作,沒有思想上的高度認同,就不會有行動上的高度一致。我們下沉到基層,首先要在思想上找準定位,只有和社區同志共分擔,這個活才能幹好。”說起如何發揮下沉人員作用,社治委帶隊負責同志這樣講。

身段沉下去,行動融起來

惠濟區:卡點工作融進去 社區民心聚起來

卡點的人員來自多個層面,有市直機關下沉的領導、有區直部門委派的幹部、有鄉鎮街道分包的主管,也有社區一線的黨員群眾,把思想和行動真正的融入到卡口防控工作當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有人都聽組長安排,不論來自哪裡,不講職位高低,有活大家一起幹!”在中華園小區卡點,這句話成了下沉幹部和基層人員公認的規矩和實現融入的突破口。

作為該卡點疫情防控工作組組長,惠濟區委第四巡察組的常麗紅有壓力、更有動力。壓力來自於不斷變化的疫情形勢和組織的重託,動力則是卡點“戰友”們相互支持和任勞任怨的精氣神。

中華園小區共有9棟樓、27個單元、384戶,每天下午3點,工作人員都會在常麗紅的安排下到每戶隔離家庭收集生活垃圾。隨著返鄭復工人員數量增加,工作量也隨之加重。“那天負責垃圾清理的是我和下沉幹部劉軼華,上上下下幾棟樓跑下來,兩三個小時就過去了,人家市裡來的幹部沒說一句辛苦,拿著幾萬步的計步數讓我看。”惠濟區司法局下沉幹部苗嘉這樣講卡點人員的工作狀態。

惠濟區:卡點工作融進去 社區民心聚起來

“堅守一個卡點,抓好兩項學習,實行動態管理。”這是中華園卡點幹部們琢磨出的工作方法。“卡點管理的首要任務就是把好‘進出關’,在嚴格防控的同時,解決群眾難題,做到嚴而有情。”劉寨街道分包乾部任志傑說。全市剛剛推行社區掃碼健康登記時,集中在小區入口掃碼容易造成人員聚集,大家就商量著在每個值守人員的工作證背面印上二維碼,分流進入,排隊問題迎刃而解。老年人和小孩不會用手機或者沒有手機,就採取先人工登記,再統一錄入為居民提供便利。

為了準確落實上級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要求,每天早上 卡口現場的“學習晨會”是雷打不動的必修課,“今天出了幾號通告,健康登記如何填寫,返鄭人員怎麼審核。”所有涉及卡口的內容大家都要研究學習,統一了工作標準和要求,才能確保做好每天的工作。然後是查閱簽到表,完善登記表和巡查表,每天整一套流程下來,已是萬家燈火時。

用得好優勢,暖得住人心

惠濟區:卡點工作融進去 社區民心聚起來

根據防控工作需求,發揮好各自優勢才能贏得人心。“有些表格的內容重複,不但增加了社區人員的工作量,給社區居民也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煩。”做為社區管理的“孃家人”,市委社治委的同志發現表格設置可以再優化,人員信息登記有重複情況,通過向市、區主管部門反映,很快,將六張表格壓縮成了兩張,大大緩解了基層工作的壓力。

最熟悉小區情況的,莫過於社區工作人員,每遇到涉及居民生活的“家務事”,就需要他們出面。在卡點設置初期,由於不熟悉小區居民情況,兩戶獨居在家的老人需要子女們輪流上門照顧,而在外小區居住的子女們的信息又不完全掌握,給他們進出小區造成了不便。樓院網格長王建萍在瞭解到具體情況後,用半天時間就掌握了他們各個子女的特徵和信息,在體溫正常和信息登記完善的前提下,幫助他們通過卡點,得到了家屬認可。下沉幹部還通過社區工作者瞭解掌握小區內樓宇分佈、隔離戶家庭信息、租房戶來源地、特殊群體情況等各種“內部資料”,以備突發情況下能時有效提供服務。

打的是硬仗,留的是真情

惠濟區:卡點工作融進去 社區民心聚起來

在守衛中華園小區戰鬥中,只有“先鋒隊”,沒有“老爺兵”,大家都是並肩戰鬥的戰友。在巡查服務時,下沉幹部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一幢樓一幢樓、一個單元一個單元、一層樓一層樓地走家入戶,排查各類人員,為居家隔離的群眾送快遞、送生活必需品;在隔離管護中,上門協助醫務人員搞“流調”,為隔離群眾解心結。

在卡口工作人員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主動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60多歲的劉新愛是1號樓業主,看到防疫人員每天樓前樓後的忙碌,善良熱心的她也深受感動。幫鄰居拿快遞、幫隔離家庭買菜、幫工作人員清運垃圾……“老門老戶”的她成了小區志願者中最熟悉的面孔。也有居民自覺當起了防疫“監督員”,“姨,外頭涼,轉一會兒就上樓吧。”“大哥,記得戴口罩,別不當回事!”“這車是剛回來的,快給卡點的人說說。”不管專業與否,居民參與防控的熱情與日俱增。在卡點上,不時會收到業主送來的口罩、手套、水果、飲料等慰問品,群眾和黨員幹部的心越貼越近。

“就興隆社區中華園小區卡點的所有值守人員來說,我們已經處成了兄弟姊妹,忙時一起忙,閒時一起嘮。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把我們的感情融在了一起,也和社區的同志們真正打成了一片,對基層社區工作也更加了解了。每次到吃飯的點兒,大家夥兒都互相推讓:我不餓,你先吃!你站這麼長時間了,歇會,讓我來......話語雖短,但卻有家一樣的溫暖,這也是我下沉工作中最大的收穫......”參與下沉的幹部們這樣說。

20多天的“戰疫生活”,讓下沉人員、基層幹部、社區群眾聚到了一起,一些前來觀摩的同事問起卡口防控工作的經驗,他們也說不出幹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也許“一起並肩戰鬥過”才是他們最好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