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宅家離不開電子屏,這10個問題家長最關心

2019年12月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至今依然形勢嚴峻,在拐點尚不明朗的情況下,各地大中小學均延期開學。教育部也要求各地“停課不停學”。老師們紛紛打開直播軟件,變身“18線主播”開啟遠程教學模式。

孩子宅家離不開電子屏,這10個問題家長最關心

圖自:Unsplash

對於在家上課的孩子家長則開始擔心:長時間看手機、pad,小朋友的視力要怎樣保護?我們收集了家長們最關注的10個問題,邀請廣州和睦家醫院眼科醫生雷鵬,為我們解答疑問。

1網課期間,孩子應該怎樣調節用眼,避免近視?

醫生解答

儘量避免使用小屏幕,如手機觀看,而應該選擇屏幕大的設備,甚至投屏,距離也要儘量遠一些。

不需要看電子屏幕的時候,多眺望遠處,能夠緩解眼疲勞。

2應該怎樣高效使用電子產品,減少對眼睛的傷害?

醫生解答

首先要掌握【20-20-20】原則:近距離觀看事物20分鐘後要眺望遠處20英尺(6米)以外,持續20秒以上,放鬆視力緩解疲勞。其次,實在用眼過多,不能常常看遠,可嘗試滴少量散瞳藥,如託吡卡胺,減少用眼疲勞。再次,能用耳朵聽就搞定的,儘量少用眼看。

3戶外活動少,孩子看動畫,投影儀、手機哪個好?

醫生解答

投影儀相比較手機要好一些,但還需要注意孩子與屏幕間的距離,要儘量遠一點看屏幕,時間也要控制好,一次用眼時間不能太長,6歲以上,每30-40分鐘就得要去走廊遠眺一會。


4課間休息遠眺窗外的花園綠樹能保護視力嗎?

醫生解答

遠眺是有好處的,但主要是看向遠處,而不是綠色的事物,同時,遠眺是要看向6米以外的物體,才能夠更好地緩解疲勞。


5吃藍莓能保護視力嗎?還有哪些食物對眼睛好?

醫生解答

藍莓能夠起到一定保健作用,可以適當食用。除此之外還可以多吃一些三文魚、吞拿魚(不飽合脂肪酸),或富含葉黃素的橙紅色食物:枸杞、胡蘿蔔、玉米,或富含維生素C的西蘭花、橙子、紅辣椒等等。


6防藍光眼鏡是不是能夠減少屏幕對眼睛的傷害?

醫生解答

目前尚沒有充分的證據明確證實防藍光眼鏡有作用。

有研究發現,佩戴與不佩戴藍光眼鏡,進入眼睛的藍光數量沒有太多變化。

而且藍光眼鏡並不是護目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無法完全避免藍光照射,太陽光中也有藍光,所以只要不是過度的藍光照射,是不需要刻意使用防藍光眼鏡的。

7手機看多了,出現迎風流淚的狀況,應該怎麼辦?

醫生解答

長期使用手機等電子屏幕會讓眼睛變“累”、變“幹”,引起刺激性流淚,使用期間可以抬頭多看看遠處,緩解疲勞,如果沒有改善要及時就醫檢查,排除相關的眼部疾病,必要時使用對症的眼藥水。


8孩子經常揉眼,而且坐姿不對,有什麼方法或是眼藥水能夠保護視力?

醫生解答

揉眼多有可能是患了過敏性結膜炎這類的疾病,坐姿不正確時需要家長經常提醒、糾正,保護視力要掌握【20-20-20】原則,眼藥水可以嘗試0.01%阿托品滴眼液(國內市場暫無供貨)。


9孩子總說“看不清楚”,這種情況可以用阿托品滴眼液嗎?

醫生解答

這種情況下不要隨意用藥,需要經過檢查後明確原因再給予用藥。阿托品滴眼液只適用於控制近視加深,對弱視、斜視、遠視、散光等疾病都沒有幫助。


10市面上的護眼儀有用嗎?現在看屏幕多,買一個能保護視力嗎?

醫生解答

首先,目前暫無一種真正能夠護眼的“儀器”,這類護眼儀的作用也沒有經過科學證實;其次,這些產品可能對眼睛產生潛在副作用或損傷,個別甚至有可能造成白內障等問題。所以,沒有太多必要購買護眼儀。生活中可以做做眼保健操、多看遠處、增加戶外活動,都是很好保護視力的方式。

特殊時期,不僅是孩子的視力需要保護,成年人同樣需要注意用眼衛生。

未洗手前不揉眼,多看遠處緩解疲勞。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等電子屏幕時注意休息,放鬆眼部緩解疲勞,遠眺、做眼保健操就是不錯的選擇。


◆ ◆ ◆ ◆ ◆

本文專業內容指導


孩子宅家離不開電子屏,這10個問題家長最關心

雷鵬

雷鵬醫生2008年畢業於南華大學(原衡陽醫學院),之後於2008年至2010年在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2010年至2011年轉至香港中文大學,獲眼科學與視覺科學理學碩士學位。2013年,雷醫生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完成了眼科學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並在各臨床科室輪轉實習,熟練掌握從眼前段到眼底病等各類眼科疾病的診治及顯微眼科手術。

雷醫生擁有十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尤其擅長白內障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Phaco和MSICS)、斜視矯正術、眼外傷手術、翼狀胬肉切除、瞼內翻矯正、眼瞼腫物切除等各類手術,擅長激光治療眼底病、眼前段病,擅長角膜塑形鏡的驗配和併發症處理,擅長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篩查與診治。2016年被選派加入中國醫療隊,赴非洲加納共和國執行醫療援助任務一年,因成績突出被評為“優秀隊員”。

除了專注於眼科臨床工作,雷醫生還主持廣東省醫學科學基金一項,在美國和國內核心期刊發表過數篇學術文章。

雷醫生是國際應急醫療隊(廣東)隊員,加納眼科學會會員,粵港澳合作促進會醫藥衛生大健康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斜視弱視與視覺康復學組委員,廣東省眼健康協會青年醫師專業委員會委員,廣州市兒童眼科學會兒童眼底病防治專業委員會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