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文稿起草的質量,絕對是實用“真經”,絕勝公文“寶典”

  • “部委大秘微平臺”公眾號

文稿寫作是辦公室(研究室)工作的重要職責。是政務服務的主要形式。提高文稿質量是發揮文稿“輔政”作用的基本要求。為進一步提高文稿質量,必須著力解決文高立意不高、內容不實、文風不新、個性不明的問題,不斷提高領導的“滿意度”,更好地發揮參謀助手作用。

(一)立足全局思考問題,著力解決“立意高”的問題。沒有思想觀點的文稿就等於沒有靈魂。辦公室(研究室)要履行把方向、議大事、謀全局的責任,更要重視文稿的思想性和理論性,注意從全局的高度、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把握問題,力求文稿體現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體現把方向、議大事、謀全局的原則,體現從宏觀思考問題、指導實踐的要求。具體要求應從三個方面把握高度。一是善於從中央的精神中把握高度。文稿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載體。宣傳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文稿寫作的一條重大政策原則。因此,在文稿起草時,要及時組織學習中央帶有全局性的會議和文件精神,把握實質,掌握要點,加以運用。二是善於從領導的角度上把握高度。

文稿是“代領導立言”。“身在兵位,胸為帥謀”,想領導所想之事,謀領導所謀之策,言領導所言之語,這是起草領導講話的一條基本準則。文稿起草時,要注意“換位思考”,把領導的“關注點”作為思考問題的“著力點”,形成系統的理論觀點加以闡述,達到參謀思維與領導思維的“同頻共振”。三是善於從先進的經驗中尋求高度。先進地區和單位之所以先進,首先先進在他們的思想理念和工作方法上。因此,在文稿起草時,要注意通過網絡等工具,查找、學習和借鑑先進地區的有關材料,捕捉新觀點、發現新思路、吸取新經驗。

(二)深人開展調查研究,著力解決“內容實”的問題。空洞無物是文稿起草的大忌。把文稿寫實,關鍵在於把中央、省委的精神與地方的實際相結合,把文稿寫作的過程當作反映工作、研究工作、指導工作、推動工作的過程,拓寬知情的渠道,開展調查研究。一要開展重點問題調研。圍繞中心工作,超前調研,提前準備,貼近領導關注點,確定專題調研課題,開展調查研究,形成調研成果,以備文稿吸收。

二要組織撰稿前的座談。綜合性文稿或單項文稿採取 “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召開座談會,瞭解實情,研討思路,尋求對策,力求寫出更多切合實際的富有指導性的鮮活的材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超前安排調研課題、列出課題題目,交給有關單位提前準備,充分調動部門的積極性,發揮部門應有的作用。三要建立材料報送制度。確定重點單位為材料報送單位。由辦公室提出具體要求,以便有更多材料學習和備查。四要構建快速知情機制。建立聯繫點和聯繫人制度,確定重點單位為聯繫點,確定一名瞭解單位真實情況、責任心強的領導或秘書人員作為聯繫人,做到材料需要隨時詢同、隨時解答。防止出現需要資料時找不到人員、摸不到不到實情、手忙腳亂、無所適從、延誤時間、影響效率現象的發生。

(三)堅持與時俱進精神,解決“文風新”的問題。沒有創新就沒有文稿的生命力。文稿最怕的是不與時俱進、不貼近工作、不引領發展、不顧及個性。要堅持把創斷作為文稿寫作的最高追求,堅持與時俱進,力求常寫常新。當前,主要是堅持“四個創新”:

一是創新觀點。力求在把握領導觀點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觀點,做到立新觀點、出新思路、有新對策。二是創新思維。學會逆向思維,跳出由具體工作思考具體工作的模式,力求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問題,體現思維的宏觀性、系統性和前瞻性,三是創新形式。謀篇佈局對仗美觀,注重形式美;論述問題條理清晰,做到疏而不漏。四是創新語言。講求語言的準確性,用語要規範,用詞要準確;講求語言的活潑性。“為什麼做、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層次之間的銜接要自然和諧、敘議要搭配恰當;講求語言的鼓動性,注重文氣,力求寫出慷慨激昂、氣勢磅礴、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文稿;講求語言的樸實性,力求用通俗的語言講出深刻的道理,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人腦入心,產生強烈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四)體現不同領導的風格和特點,著力解決“個性化”的問題。文稿要達到領導希望的“好”,毫無疑問,這要取決於作者的政策水平、思想水平、知識水平、寫作水平。然而,這還沒有完全抓住問題的關鍵。因為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同樣的一個人,今天為甲領導寫文稿順利通過了,明天為乙領導寫就不一定通過,原因在哪?關鍵是寫稿人對領導的性格、年齡、習慣、愛好、學識等個人特點缺乏瞭解,自己寫的文稿不能與領導的特點相吻合,領導當然就很難認可。

如何把握領導個人的特點呢?可分以下6種類型:

(1)年紀大,資歷深。這類領導在地區、在單位有較高的威望,可以說是德高望重。人們對這樣領導的講話,往往不太挑剔。如果給這一類領導寫講話稿,那就相對比較輕鬆,有時為了強調某個問題,口氣硬一些也沒有關係。

(2)年紀輕,資歷淺。給這一類領導寫講話稿,就要慎重一些。一方面講話語氣要平和,一般情況下不要用過於強硬的語氣,否則下面的人就可能不買你的賬;另一方面,指出問題、批評人的言辭要審慎下筆,遣詞造句要多作推敲。

(3)學歷低,文化淺。給這一類領導寫講話稿,要注意通俗、樸實,儘量使用常用詞彙。句子的結構要簡單,千萬不能咬文嚼字,章法也不能太深。尤其要注意兩點:一是引經據典要慎重。因為他們不習慣、也很難適應那樣的講話,弄不好會鬧出笑話。二是內容表達不能過於深奧複雜。即使是比較通俗的詞語,如果不斟酌,也會出問題。

(4)文化水平高,學問精深。這種類型的領導知識面寬,學識淵博。給他們寫講話稿一般要做到四點:一是寫稿前多請示;二是多做一些理論分析和闡述。三是對文字要多作修飾和潤色;四是可稍多引用典故和名言警句。

(5)老基層,熟悉下情。給這一類領導寫講話稿,要多用基層的事例,多用事實說話。如果你寫了一大堆理論問題,領導可能講得滿頭大汗,下面的人也聽不進去。

(6)老機關,長期從事機關工作。給他們寫講話稿當然要很內行,特別要注意:觀點鮮明,結構合理,材料適當,事例典型,語言準確,文字流暢。這樣的領導如果對稿子提出修改意見,一定要嚴格遵照執行,有的時候甚至要引用領導的原話,切不可擅自改動。

如何提高文稿起草的質量,絕對是實用“真經”,絕勝公文“寶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