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雨水节气到来,这份化湿食方得先备好

今天是农历雨水节气。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即便未必春雨不断,空气湿度仍然会不断升高,时有“倒春寒”出现。因此,雨水时节适合祛寒除湿,需要一些化湿祛寒的药食材,砂仁是其中之一,而正确的搭配更能让其功效加倍。

砂仁+陈皮:化湿之余还理气

陈皮性温味辛,具有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的功效,一般以质干、手感轻、易折断且散发醒神香味者为佳。配合化湿的砂仁,以及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水鸭,其健脾祛湿的功效更加显著,适合平素脾胃虚弱、脘腹痞满、食欲欠佳者,以及常感疲乏喜睡、全身肢体困重倦怠者。

陈皮砂仁煲水鸭

材料:陈皮半个,白术25克,茯苓50克,淮山30克(鲜品300克),苡米50克,砂仁4粒,水鸭半只,瘦肉100克,生姜2~3片(3~4人量)。

制作方法:瘦肉洗净切块,药材洗净备用;水鸭斩杀后,去毛、内脏,清洗干净,斩大块去血水,入锅内加姜片爆炒片刻,将爆炒后的水鸭、瘦肉、上述药材以及姜片一起放入汤煲中,加入适量的水,武火煲15分钟,改文火煲45分钟,添加食盐调味即可。


砂仁+北芪:化湿之余又养胃

脾胃虚寒的人群在倒春寒时容易出现胃脘部疼痛,疼痛时往往伴有胃部寒凉感,用热敷的方式或进食暖胃的药食,症状就能减轻。用砂仁搭配北芪煲猪肚,三者合煲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也是胃下垂及虚寒型慢性胃炎者食疗的汤品。不过,阴虚火旺的人就不太适宜了。

砂仁+北芪猪肚汤

材料:春砂仁10克,北芪30克,红枣6个,猪肚半个,瘦肉100克,生姜数片(3~4人量)。

制作方法:各药材洗净,红枣去核,稍浸泡;猪肚洗净,刮去白膜,翻转用生粉反复揉擦,冲洗后汆水,切成条状;瘦肉洗净切块;将北芪、猪肚、瘦肉和生姜放进瓦煲内,加水2000ml,大火滚沸后改用中小火煲1~1.5个小时,最后10分钟放入春砂仁,汤成后调味即可食用。


砂仁+草果:化湿效果加倍

草果这款食材可能不少人会觉得陌生,其实喜欢卤水的人一定吃过它。草果与小茴香、八角、花椒等一样具有强烈的辛香气味,是烹饪常用五香之一。草果本来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化湿药,具有温中、燥湿的作用,如果遇上同样能温中化湿的砂仁、以及散寒消痰的白胡椒,再配合温脾利水的鲫鱼,自然更能加强温脾阳之力,病在脾胃的寒湿困脾及舌苔白厚腻者更合适。不过,草果不宜阴虚血少者,故孕妇、阴虚血虚者还是少用为宜。

砂仁草果煲鲫鱼

材料:砂仁5粒、草果6g、白胡椒8~10粒、鲫鱼一尾、生姜3片(4人份)。

制作方法:

砂仁、草果稍冲洗,用刀背轻砸两下;胡椒砸碎。鲫鱼斩杀,去内脏、鱼鳞,洗净,鱼身划2刀,热锅内略煎至金黄。将鱼及草果、胡椒同纳入汤煲中,加水1500ml,武火煮15分钟后改文火煮45分钟,再加入砂仁煮15~20分钟,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砂仁+猪肚:化湿之余还改善胃纳

猪肚补虚健脾胃,搭配少量砂仁,不但能温中行气,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纳。本汤偏温,平素阴虚火旺、湿热内蕴者不宜。

胡椒猪肚煲鸡

材料:胡椒20粒、党参30g、玉竹20g、红枣3粒、砂仁2粒、猪肚1个、光鸡半只、瘦肉100g、生姜适量(4人量)。

烹调方法:猪肚处理掉内外部污秽物质,清洗干净,用面粉反复搓洗干净后,焯水、切块。鸡洗净、斩件;瘦肉洗净、切块。药材冲洗,胡椒拍烂。所有药材放入汤煲内,加水2000ml,武火煲15分钟后改文火煲45分钟,加食盐调味,喝汤吃肉。


砂仁+牛肚:化湿之余补虚羸

选择牛肚,因其性温味甘,甘入脾,具有补虚羸、补中益气、健养脾胃的功效。

砂陈四君子牛肚汤

材料:党参30g、茯苓10g、白术15g、陈皮1瓣、砂仁2粒、红枣2粒、金钱肚300g、瘦肉100g(3人份)。

制作方法:金钱肚买已经处理干净的,清洗后焯水备用。瘦肉洗净切块。药材冲洗。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内,加水2000ml,武火煲15分钟改文火煲至金钱肚软糯,加食盐调味,金钱肚捞出切块,喝汤吃肉。


▼▼更多精华文章▼▼

复工后最安全的午餐方式,时令健康口味自选→_→

【本周靓汤】“倒春寒”来袭,健脾化湿祛寒养肝,一个也不能少→_→

雨后春笋健脾胃正当时,花样做法也离不开一个秘诀→_→

“即食餐”成白领新宠,上班午餐来一份?→_→

乍暖还寒时宜食用这种肉进补,七大做法送给你→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