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好這些,“隔代教育”會變成“問題教育”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一起聊聊育兒乾貨,陪你成長哦

做不好這些,“隔代教育”會變成“問題教育”

自從婆婆知道我懷孕了便時不時來照顧我,我生完寶寶後,便搬過來同我們一起住了。

做飯、洗衣服、照看孩子、照顧我…家務活她全包,對我可謂是無微不至。

婆婆平時也追劇、刷朋友圈、網購,比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寶寶的什麼事情也先要徵求我的意見,算是開明的婆婆。

可就是這樣的婆婆,我們之間對於撫養寶寶時不時也有一些分歧。

寶寶剛出生的第一個月由月嫂來照顧,什麼都聽月嫂的,月嫂走後,我們沒幾天就亂了陣腳。

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寶寶喝多少奶的問題。

雖然我是母乳餵養,但是寶寶每次都是吃著吃著睡著了,或者吃幾口覺得流量小就大哭,所以我都提前吸奶瓶喂。

做不好這些,“隔代教育”會變成“問題教育”

寶寶剛滿月是吃90ml,兩個多月的時候由於吃完90ml沒有哭鬧就一直這個奶量餵養了。

但是每次一哭鬧,婆婆就說孩子沒吃飽。

突然有一天婆婆發現了奶粉罐上的奶量說明,趕緊跑過來跟我說,看奶粉罐上說“快三個月寶寶應該吃150ml了,咱們給喂的太少了。”

每個人的飯量不一樣,怎麼能一刀切呢,最後我們各讓了一步奶量加到了120ml。事實證明我們已經過量餵養了,再加上運動量小,現在6個月已經是個不折不扣的小胖子了。

第二個問題就是寶寶冷不冷的問題。

北京九月份的天氣稍稍涼快了,每天早上起來抱寶寶到客廳玩的時候,奶奶總是給裹一層毛毯,就這樣一直快到中午才把毯子撤下來。

做不好這些,“隔代教育”會變成“問題教育”

一說起來奶奶總是那句話“剛起來,我怕孩子冷到了!”寶寶嬌嫩的皮膚很怕熱到。

況且多數情況都是由大人抱著,大人身上的體溫再傳給寶寶,其實他一點也不冷。反倒是悟出一身汗,有一點風吹草動可能就要生病了。

最後是通奶師上門服務時看到這樣的情景才把婆婆勸說好。

第三個問題就是是不是要經常抱。

每次爺爺奶奶看護寶寶時候,寶寶只要一叫,不管什麼原因立刻抱起寶寶。

其實,他們做的沒錯,但是這一抱就放不下了。醒的時候基本在抱著,有時候睡覺也在抱著。

因為我家寶寶睡覺輕,所以需要陪睡,大人吃飯也要輪流吃,有時正好趕上寶寶睡著了,奶奶就一直抱著,抱到我吃完飯。

有段時間抱睡成習慣了,寶寶頭上像裝了雷達,剛一靠近床準備放下時就哇哇大哭。

事實證明,總抱著卻是害人害己啊!婆婆抱出了腰椎疾病,寶寶呢超重且大動作發育慢。

五個月的時候自己還不能獨立的翻身。直到婆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加上寶寶越來越重已經抱不動了,才慢慢把寶寶放床上自己玩。

做不好這些,“隔代教育”會變成“問題教育”

隨著寶寶月齡增加,我們之間又有一些新問題。比如輔食吃什麼、吃多少、怎麼吃?寶寶的要求要不要馬上滿足?等等。當隔代教育出現分歧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1、帶孩子要以父母為主,長輩為輔

要明確爸爸媽媽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儘量多帶帶寶寶,不要做甩手掌櫃。

爺爺奶奶帶寶寶為輔,並且要合理安排時間,讓老人得到充分的休息,調整好身體和情緒,晚上儘量自己帶寶寶,讓老人睡好。

2、把握好原則底線

把握的底線就是傷害寶寶的事情,堅決制止並態度堅定。

比如我家寶寶剛滿三個月時候,爺爺就要給寶寶“開葷”,給寶寶吃蛋黃,被我堅決的制止了。

有些老人還沿用傳統不科學的方法給寶寶治病,比如寶寶發燒不去醫院,用捂汗的方法治療,這時也要制止。

做不好這些,“隔代教育”會變成“問題教育”

3、尊重老人的想法,避免爭執

首先要理解老人的不易,他們操勞了大半輩子,這個時候應該是享受晚年悠閒時光,卻幫我們來照顧孩子,無論如何都是值得感激的。

他們的每一點改變我們都應該給予肯定。

老人的做法即使不對,也要先肯定老人是為了孩子好,避免爭執,選擇合適時機,調整好心態,再說出自己的想法。

遇到孩子爺爺奶奶,自己不好意思說的時候,還可以讓孩子爸爸去溝通。

4、藉助一些平臺,提升長輩的育兒技能

現在的長輩學習能力、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很強。

可以通過手機分享一些與時俱進的育兒教育觀念。我是用微信建了一個家庭群,看到好的育兒方法、文章、小視頻等分享到群內,這樣更有說服力,長輩更能接受。

另外,還幫婆婆下載了一些育兒的APP,休息時候刷手機也可以學習育兒知識。

週六日報名一些線下親子課、游泳的課程,可以讓長輩陪同一起學習。

做不好這些,“隔代教育”會變成“問題教育”

5.要求老人不如教育孩子

當孩子大一些時候,可以教育孩子,給孩子制定規則。

告訴孩子大人也會犯錯,當爺爺奶奶破壞這些規則的時候要及時指出來。教孩子分清好壞,明辨是非,如何來評判自己的行為。不要一味的要求老人如何去做。

其實不管是我們親自教育還是隔代教育,總有不完美的地方,所以不要太焦慮。

隔代教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並不是一個“死結”,畢竟大家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

要抱著積極開放和寬容的心態,多想想老人幫忙帶孩子中的辛苦和不易,出現問題和矛盾時用上面的方法,並且自己多總結多反思,相信一家三代都能相處的很舒心!


作者簡介:一名剛晉級的90後寶媽,願意把自己走過的育兒之路分享給迷茫寶媽們,希望大家少走一些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