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哪些城市逆勢突圍?盧俊:我心中的十大優選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疫情阻擊戰中,全國各地展現出了風格各異的城市性格,與高下不同的公共服務水平。

那麼,這些公眾記憶是否會延續到疫情結束,對各城市吸引力產生影響,甚至帶來新一輪的洗牌呢?

哪些地區將孕育樓市黑馬?哪些城市又將逆風前行?

本期我們將聚焦:疫情對中國樓市的城市格局,將帶來何種深遠影響?

武漢仍然高度看好

疫情下,武漢樓市幾乎陷入冰封。無論是目前的市場環境,還是後續購房者的信心都遭遇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但知名地產評論人盧俊對武漢未來仍然高度看好。

盧俊認為城市的基本面不會受疫情的影響而動搖。

對於購房者來說,以往怎樣判斷城市價值,以後仍然要堅持過往的判斷邏輯。目前所有城市狀態和格局,是基於各大城市原先的自然要素,比如區域地理水文等等;再加上成百上千年發展,各自的特色以及相互間的差距早已定格。

一場疫情雖然在短期內會造成人心動盪,但絕不足以對城市的基本面造成什麼實質意義上的衝擊。

武漢的未來仍然值得高度看好,這是受這座城市幾千年發展的內因所決定的。

九省通衢的區位,不斷提升的樞紐度,大規模城建更新,內需時代的來臨……

種種宏微觀因素都體現了武漢值得高度看好的自身價值。

對於武漢來說,疫情是次考驗,但也只是次考驗。

未來更加看好長三角珠三角

雖然此次疫情並不足以改變城市的基本面,但是盧俊指出,面對疫情各地的應對舉措,也將一些城市公共服務的能力進行了充分的展現。

城市的公共服務水平,真實地反映了城市的發展水平。在這一點上,能非常明顯地感受到東部和中西部,沿海與內地的差距。

武漢、鄭州、西安、成都等一批內陸城市,近年來發展雖然都很快。但因為這些城市的支柱性產業大多是協作性的產業鏈,不是核心閉環產業鏈,與沿海城市相交存在發展上的短板。

而沿海類城市可控性會更強。因為我們國家發展一個城市,一定會看交易閉環,要看產業閉環,需要一個政策放下去就有反應,因為結算就在這個城市裡。

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目前都形成了閉環產業鏈,所以從城市基本面的角度來看持續向好。

而買房最核心的就是買基本面。

盧俊心中的十大優選城市

從後市來看,盧俊認為,中國房產最好的依然是長三角和珠三角。而就內陸城市,他更加看好鄭州和西安。

內陸城市都在爭“交通樞紐”的地理位置,只有這個位置穩了,才能有大的發展。

從這個角度來說,鄭州明顯領先其他城市一個身位。整個交通樞紐的格局和路網,經過了城市的大開大合,目前路網都做好了,鄭州的基建做的很好,把口號都落地了。後市發展可期。

而西安作為一帶一路橋頭堡城市,輻射西北六省,政策利好充足。

綜合來看,他提出自己心中的十大優選城市:

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珠海、深圳、鄭州、西安、崑山、嘉善。

疫後哪些城市逆勢突圍?盧俊:我心中的十大優選 | 房產眾聲

以上為《春風化“疫” | 房產眾聲 幸福同行》欄目的系列文章。

由幸福裡主辦、並聯合“中房經聯”、頭條房產、抖音房產協辦的《春風化“疫” | 房產眾聲 幸福同行》欄目,匯聚了房產業內資深人士、行業大咖、一線從業者、購房者等群體。

我們旨在藉助房產各界人群的眼睛,呈現疫情之下的中國房地產全貌;

通過他們的聲音,道出疫情過後的中國房地產去脈。

點擊以下鏈接,輕鬆查看本欄目系列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