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人才出自民間,而非官辦科舉考試;為什麼民間組織能夠培養人才?

仁學啟蒙


自古人才出民間,說是人才出自民間,但這個民間根本就不是普通百姓,而是貴族世家。

要知道秦以前可是封建時代,這個封建可是真正的封建,都是有封國的,那可是真正的貴族時代啊。

而即使秦以後貴族也沒有消失,而是壟斷了知識,繼續身居高位。

從漢朝的察舉到魏晉時的九品中正制,可是把世家貴族更是捧了回來。朝廷想要人才,都是從這些世家裡選拔,朝廷沒有自己選拔人才的機會。而不是世家的人才,如果想要進入朝廷,就必須掛靠在世家的名下。

所以最後導致了整個國家和民間徹底隔斷,而世家貴族即可以輕易操縱民間,也可以輕易廢除皇帝。因為整個朝廷的官員都是出自他們門下,要麼是他們的子弟,要麼是他們的門客。直到科舉制度的出現。

所以說人才不是出自民間,而是出自貴族世家。

科舉制度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良方。

第一,科舉制最現實的問題就是解決人才被世家壟斷的問題。科舉制直接越過了世家,直接向民間選拔人才。這樣選舉的官員就和世家沒有任何關係了,而且還可以把世家的人才選拔過來,直接削弱世家的力量。直到最後徹底消滅世家。

第二,科舉制還可以控制民間的思想,考什麼,民間就會學什麼,所以民間的思想會被輕易的操縱。

第三,穩定地方,對那些有野心沒門路的想要搞事情的傢伙,告訴他們只要參加考試就可以當官,不用亂搞,不然會死人的,考試不死人。

第四,維護國家統一,科舉就是個分果果的遊戲,每個地方分多少,怎麼分都是有講究的,並不是真的要選拔人才。比如朱元璋剛開始科舉時,選的都是南方人,一個北方人都沒有。朱元璋立即就意識到如果不馬上解決,他就只是半拉子皇帝了。所以南北榜出現了。

所以科舉制最開始的功能就不是用來選拔人才的,選出的人也都是思想統一、會的也都一樣的,基本沒表現的機會。而貴族子弟會的可就雜了,門客的本領就更千奇百怪了。而且貴族眾多,選拔出來的更是差異巨大,在需要的時候都能發揮大的作用。


昨日光


首先,科舉考試是有一定弊端的。知識和概念本身就不是智慧,僅僅靠知識,學問,就想把事辦好,門都沒有。我們現在的高考,和科舉制度有相似的弊端,對一個人的品行和能力是無法完全靠此判斷和甄別的。還有高科技人才,僅憑論文作為晉升的標準,顯然不夠全面。當然,這些制度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為的主管因素,在沒有找到更好的辦法之前,只能退而求其次。

其次,這裡面還有一個“情商”的問題,很多時候,你能不能成材,不僅與智商有關,而且與情商關係更大。你很有才華,但不能經受一點挫折,受到一點打擊,就萎靡不振,或者堅持性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同樣,都不會成材。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還有江郎才盡中的江淹,小時候都是神童,長大後卻泯然眾人矣。

為什麼說高手在民間呢?民間有更廣闊的天地,有更充足的時間,有更多實踐的機會。解決問題,靠的是反覆鍛鍊後積累的經驗,靠的是面對複雜多變的形式,做出的靈活多變的應對策略。十大元帥中的彭德懷,小學只上到三年級,但卻深明韜略,善於應變,指揮戰爭,出神入化。毛澤東曾讚揚他,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毛澤東和徐向前也都是小學教員,照樣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結束語:時代在飛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現在我們再抱著老弦談,認為不學習就能成材,認為讀書無用,也是極端錯誤的。未來,會進入高科技時代,你沒有一定的自然科學知識為基礎,將來會寸步難行。


江湖夜雨92


任何知識都出自實踐、觀察和總結,民間在實踐、觀察以及總結這一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書本里雖然也有很多前人的總結,但不實踐、不觀察終歸是在大腦裡閉門造車,況且書本多落後於實踐,所以書本總結的東西也相對比較落伍。那些能夠獨自觀察、總結的人一旦發現規律,必然就是大師。孔子、孫子、韓信都屬於這類人,所以讀書不要讀死書,那些有才能的讀書人,也都是那些注重生活實踐的人,能夠獨立思考創造的人,在哪都屬於少數。相比較來說,民間還是普通人居多,因為讀書人還能學到前人的總結,普通人可能就接觸不到這些知識,靠自己從頭摸索,我想沒幾個人能做到。


太宗歷史


也不能以點代面,人才並不完全出自於民間,

有那麼一兩個吧。譬如有些人在國考中落

第,通過自學成了才,他也是曾經在官辦

學校讀過書的,當然私熟(相當於現在的

民辦學校)也有出人才的,任何事情都只能

相對而言。辯證地看待一切事物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