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中国股民,真的太愚蠢了

查理·芒格:中国股民,真的太愚蠢了


作 者 / 曹谨浩 编 辑 / 小市妹


  2月13日,96岁的查理·芒格先生在洛杉矶召开2020年度Daily Journal股东大会,现场云集了一千名投资人。

  与两位投资大师共同坐镇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不同,这是属于芒格与芒格粉的专场。

  由于新冠疫情,到场的中国人少了很多,但这并未影响中国经济在讨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芒格老先生乐观却尖锐的点评。

  现场讨论开始不久,如何寻找优秀的投资标的便成为了投资者们最先希望得到大师指引的问题。

  芒格认为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天内跑完12个不同州的马拉松”,因此“必须找到自己的狩猎场”。

  而芒格青睐的狩猎场便是中国,还打破常识地提到:

  世界上最强大的公司不在美国,中国的公司更强大、增长更快。

  “我对它们有投资,而你们没有,我是对的,而你错了。”面对全场大笑,芒格回应道:“你可以笑,但我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为什么看好中国企业?

  这与巴菲特、芒格一生坚持的复利投资理念息息相关。

  上周末,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度致股东信中写道:

  “那些真正优秀的工业企业管理层是不会将利润都全部派发给股东的,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当年的卡耐基、洛克菲勒和福特等大家族靠的就是保留住很大一部分企业盈利,将其投入未来的成长,创造出更大的利润。”

  复利投资看重长远价值,开始的时候收益增长缓慢,但超过某个临界点之后,其效果就像核聚变一样惊人。

  简而言之,储蓄+复利(再投资),就可以创造奇迹。

  这也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底层逻辑。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总量持续增长,但居民消费率却从1978年的48.4%下降到2008年的35%。与此同时,投资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前些年更是逼近50%,大大超过了22.7%的世界平均水平(数据来源:光明日报,2012年)。

  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大逻辑相比,中国个人投资者却显得有些南辕北辙。

  就此,芒格在大会现场提出了尖锐批评:

  “中国的个人投资者持有期通常都很短,他们喜欢赌博,这真太蠢了,简直难以想象。我真的想象不出比中国人的持股方式更愚蠢的事情了,虽然他们在其他各方面都非常优秀,这也表明保持理性是多么困难。”

  芒格曾说过:明白了复利作用的威力与执行难度,就是认识投资事业的开端。

  谁都明白复利的意义,但这个开端无比艰难。

  “回报是可变的,会诱惑人们赌博。”芒格在现场如此解释复利投资难以执行的原因。

  历史上,美国投资者曾经将买股票视作是针对市场行情变动的短期赌博。这种现象如今在中国正在重演,因为大多数中国股民们对股票交易的理解可以用一个“炒”字来概括。

  即便如此,芒格在言谈间依旧处处流露出对中国的看好,原因是聪明的领导人能够克服短期投机诱惑,为中国企业进行再投资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我认为,在其他聪明领导人的带领下,他们会继续进步的,甚至可能克服对赌博的疯狂热爱。”

  但这只是原因之一。因为在问答最后,芒格又举了新加坡的例子,怀疑如果没有一群中国人在新加坡,李光耀是否能创造新加坡奇迹。

  梳理这次股东大会查理·芒格关于中国的理解以及复利投资宗旨,或许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中国的很多个人投资者守着全球最好的市场,却在做最愚蠢的赌博。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