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畫裡的橋|春天系列:郭熙《早春圖》裡藏著一座原始木橋


中國古畫裡的橋|春天系列:郭熙《早春圖》裡藏著一座原始木橋

郭熙《早春圖》


中國古畫裡的橋|春天系列:郭熙《早春圖》裡藏著一座原始木橋

清乾隆在《早春圖》上的題詩


中國古畫裡的橋|春天系列:郭熙《早春圖》裡藏著一座原始木橋

郭熙《早春圖》局部

郭熙是一位水墨的山水畫大家,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有郭熙的絹本水墨《早春圖》就是一幅古典雅緻的“春山意匠”之作。畫作表現冬去春來,大地復甦時細緻的季節變化,用最簡練的筆墨,傳達最立體最傳情的意境。畫作上有乾隆的題詩:“樹才發葉溪開凍,樓閣仙居最上層。不籍柳桃閒點綴,春山早見氣如蒸。”畫中雖無桃紅柳綠的景色,卻已清晰地傳達出春回大地的信息,渲染出一派寧謐而生機勃勃的氛圍,我們彷彿就看到了澹冶的淡雅秀麗和“笑”的動人姿態。


中國古畫裡的橋|春天系列:郭熙《早春圖》裡藏著一座原始木橋

《早春圖》畫面左側局部,下面的船和上面的橋也是相互呼應的


中國古畫裡的橋|春天系列:郭熙《早春圖》裡藏著一座原始木橋

《早春圖》裡的藏著的木橋,一高士騎騾與路上兩童子呼應著過橋

《早春圖》裡的藏著一座木橋。不仔細看還發現不了,橋位於湖面左側瀑布的上方,只露出了橋的一角,一高士騎騾與路上兩童子呼應著過橋。橋也是典型的宋代木橋,可以看到一排木排柱立在溪澗的岩石之上,中間有一根橫木,橋面也先在木樑上橫鋪原木,橋面再覆草泥。所使用的木材都是粗獷彎曲的原木。此木橋與畫面左側山腳兩僧旅負重前行的山路是一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