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當下的房地產是否還值得投資?

小女子蘇顏柒


你好,很高興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你的提問是今年疫情當下的房地產是否還值得投資,而不是是否還值得購買。因為購房的需求有兩種:一種是自住,也就是剛需,這類消費者會更注重於自己的自身需求,至於回報率的高低則是次要的考慮,只要未來房子不跌或者說不大跌,他的購買行為就是值得肯定的;而另一種則是投資,投資者可能沒有自住的需求,他會更加關注投資本金的安全以及投資的回報率,還會考慮是否有除房地產以外有更合適的投資渠道等等。所以角度不同,選擇自然也會不同,下面我將從投資的角度分析一下當下的房地產是否還值得購買。

首先,我覺得還是要調整投資的預期。因為在過去的十幾年裡,我們國家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經濟,高速的增長,不可同日而語,這都得益於中國擁有的巨大人口紅利。大量農村人口進城,激發了巨量的購房需求。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已從曾經的20%躍升至現在的60%左右,在十幾億人口的中國,房地產的發展可想而知,所以也就有了房子這十幾年來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增值。那麼,中國的城鎮化進程結束了嗎?我想並沒有,部分原因如下: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普遍在70-80%左右,而中國目前仍有較大差距,再者還有政府對城鎮化進程的一個政策推進,會相當程度的刺激農民工進城生活的這一行為。所以說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的人口紅利應該還是存在的。只是我覺得我們需要調整投資的預期,雖然宏觀上投資的價值是存在的,但像以往大幾倍甚至十幾倍增值的可能性應該不大了。

再者,我覺得未來的房地產市場會兩級分化,並且差距會越來越大。有人口、有產業、經濟活躍的城市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相反沒競爭優勢的城市人口將會加速的“逃離”。總體兩個原則:能買一、二線(城市),不買三、四線(城市);能買省會(城市),不買地級市。當然,整體來說房價會是穩的,大家也別想著會大跌,個別城市除外,畢竟政府的政策也是“穩房價”,而不是“降房價”嘛,區別只在於投資價值的高低。

最後,很多朋友可能會疑問,如果不能像以前一樣大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增值,我為什麼一定要買房呢。

是的,如果你有一個能夠買了之後基本不需要再管,投資本金能增值、沒風險,還能每月有收益,且是以小博大,回報還能高過房產的投資在等著你,那為什麼一定要買房呢?


長沙樓市文強


你好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2020庚子年,註定是樓市政策變得“更寬鬆”的年份。為了穩就業、穩增長,並迅速見效,多數城市沒有別的選擇。目前有的城市已經放鬆樓市,比如駐馬店,首付可以2成,而且購房有補貼,房貸利率可以適當降低,隨著疫情緩慢結束 會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寬鬆的行列。

對於個人手頭有100w的個人投資者來說,房子還是保值增值的首選。首先你要考慮你是否符合當地的購買資格,再考慮人口有持續流入的大城市,(人流—物流—錢流,創造更多的機會),其次也可考慮城市圈的周邊城市,距離核心城市較近,交通要方便,(比如西安旁邊的咸陽,首先西安是國家中心城市,定位比較高發展有空間,而咸陽後期有可能合併於西安,公交地鐵都比較方便),最後對於三四線的房子就不要考慮了。

說到底這個要根據個人的因素決定,但是今年也是剛學人群的一個機會,否極泰來,對於房產是因城施策,你擔心的國家肯定比你考慮的多,穩定是大勢所趨,你只要順勢而為就可!







西安三叔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靠房產投資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不靠譜,房地產以後不會成為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2019年國家出臺了100多項房地產政策,整個2019房市就比較低靡。不動產會慢慢的迴歸於居住的屬性,5g的普及將會影響到一大批行業的經營模式和許多就業模式,地域的重要性會不那麼重要,也許你買賣房子的利潤趕不上通貨膨脹。所以以後投資房地產需謹慎,無論剛需還是旅居地產,您可以按需購房,但投資購房還需多方位考量。以後的不動產也許真像馬雲說的白菜價,現在很多四五線城市已經出現了。


小邱Q老師


現在的房子你有實質需求 要結婚,學區房可以買 你想靠買房保值炒房還是算了吧


逃亡104956511


剛需的可以考慮入手,投資需要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