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長接連發聲!讓利率繼續下行,更多貨幣政策措施在路上

新浪財經 楊希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際,社會對於經濟所受影響的關注與日俱增。今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發佈會上,六部委負責人出席並介紹了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工作。央行副行長陳雨露的發言,傳遞出了重要信號。

央行副行長接連發聲!讓利率繼續下行,更多貨幣政策措施在路上

  陳雨露表示,貨幣金融政策是應對突發事件的衝擊,以及恢復經濟增長的重要政策手段。未來,央行將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政策利率的引導作用讓整體市場利率繼續下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陳雨露透露,一系列貨幣政策措施方案已在制定之中,將盡早出臺。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準也將進行年度動態調整,將有更多達標銀行得到優惠政策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兩天前,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也曾透露相同的信息。央行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整體市場利率下行。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等工具保持總量合理。合理發揮政策利率引導作用,推進LPR改革釋放潛力,推動降成本再顯成效。

更多貨幣政策措施“在路上”

  2月21日,陳雨露在英國《金融時報》刊發署名文章,就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分析解讀。文章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對當前中國經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衝擊,但總體影響是短期的、有限的。疫情過後,前期被抑制的消費和投資需求會得到充分釋放,經濟增長會出現快速反彈回升。

  在今天的發佈會上,陳雨露進一步表示,貨幣金融政策是應對突發事件的衝擊,以及恢復經濟增長的重要政策手段。未來,央行將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政策利率的引導作用讓整體市場利率繼續下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一系列貨幣政策措施方案已在制定之中。

  陳雨露表示,疫情發生以來,央行加大逆週期調節的力度,出臺了包括超預期提供流動性、設立3000億低成本的專項再貸款、與五個部門聯合出臺支持疫情防控的30條措施等一系列的貨幣政策措施。目前來看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未來會不會進一步出臺強刺激的貨幣來緩解疫情對經濟的衝擊?陳雨露表示,下一步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

  一是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政策利率的引導作用讓整體市場利率繼續下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是要更大力度的運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一方面,已經出臺的3000億專項再貸款要繼續用好,要落地,應貸盡貸,應貸快貸,目前有近千家企業已經獲得了專項再貸款,接下來會繼續讓這項政策精準落地。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普惠性貨幣政策工具,像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這些貨幣政策工具,要加大政策力度。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準也將進行年度動態調整,將有更多達標銀行得到優惠政策支持。

  三是要更加充分地發揮好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央行會更大力度地支持三家政策性銀行繼續發揮作用,支持國家開發銀行對製造業企業,支持進出口銀行對外貿企業,支持農業發展銀行對生豬生產全產業鏈的企業擴大融資支持。

  “上述這些措施,我們現在正在制定方案,能夠儘早出臺,當前我國貨幣政策的政策空間和政策工具是充足的,所以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來支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總體戰和阻擊戰,支持國民經濟復工復產,儘快恢復經濟增長。”陳雨露稱。

讓整體市場利率繼續下行

  其實,“讓整體市場利率繼續下行”不止出現在了陳雨露的口中, 兩天前,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也表示,

央行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整體市場利率下行。綜合運用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等工具保持總量合理。合理發揮政策利率引導作用,推進LPR改革釋放潛力,推動降成本再顯成效。

  在談及LPR政策的效果時,劉國強透露,LPR帶動貸款實際利率下行效果明顯。2019年12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12%,較LPR改革前的7月下降0.2個百分點,為2017年第二季度以來最低點,降幅明顯超過同期LPR降幅,反映LPR改革增強金融機構自主定價能力、提高貸款市場競爭性、促進貸款利率下行的作用正在發揮。

  劉國強指出,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利潤增速總體趨緩,但仍相對較高,有向實體經濟適當讓利的空間。銀行適當降低對短期利潤增長的過高要求,有利於暢通經濟金融良性循環。中長期看,激發小微企業等微觀主體活力有助於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無論對企業還是對銀行都是有利的,最終將有助於實體經濟長期可持續增長。

  劉國強表示,下一步,央行將繼續推進LPR改革繼續釋放金融機構降低貸款利率的潛力,促進貸款實際利率水平明顯下降,確保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有明顯進展。通過進一步完善LPR傳導機制,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促進銀行積極有序運用LPR定價,轉變傳統定價思維,堅決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疏通貨幣政策傳導。

存款基準利率是我國利率體系的“壓艙石”,將長期保留。未來央行將按照國務院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物價水平等基本面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逾期貸款可免於報送

  本次發佈會上工信部透露,根據監測,中小企業正在陸續開工,開工率接近30%。但總體來看,中小企業開工復工復產面臨“五個難”,資金支撐難是其中之一,中小企業資金壓力比較大,剛性成本支出比較多。

  陳雨露表示,疫情發生以後,受影響最大的是傳統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製造業,這些行業裡面多數都是中小微企業。此前,央行等五部門聯合出臺的30條措施當中有多條針對中小微企業的措施,其中3000億專項再貸款的貸款對象多數也都是中小微企業。陳雨露指出,下一步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力度仍將加大。

  一是要支持商業銀行有足夠的對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的資金來源,除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等要加大力度之外,還要加大中小微企業金融專項債券的發行力度。

  二是要支持三家政策性銀行對製造業、外貿、春耕備耕和生豬生產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三是對於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行業和中小微企業,一段時期內出現貸款逾期的,允許可以不做逾期貸款報送,並且在貸款風險分類方面也給予優惠。針對這一點,劉國強在專訪中也曾表示,央行將根據不同地區疫情實情,研究對已發放貸款採取統一自動展期等措施。

  四是指導商業銀行要充分運用好金融科技手段,全面提升風險識別和風險管理能力,儘可能降低不良貸款的上升。

  陳雨露進一步表示,2019年,我國商業銀行的平均不良貸款率只有1.86%,中小企業的不良貸款率略微高於這個平均水平,但是也遠低於5%的監管標準。另外,我國商業銀行的撥備覆蓋率高達180%以上,有充分的資源和能力來應對這次疫情對中小企業和國民經濟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