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裡睡到極致不是休息,不是幸福,是精神自殘

一、無規律的作息

能夠宅在家裡,最初是開心的,想睡到幾點,就睡到幾點。彷彿睡到天荒地老,睡到煙霞滿天都是幸福的事。

自律什麼的,都是過眼雲煙。

當我再一次中午12點才爬起來時,覺得有些頭暈腦脹的。睡到極致不是休息,是精神自殘。

睡得越多越乏力,工作效率明顯差了許多,記憶也不是那麼好了。上網查了下,這些果然都是睡眠過多的危害日常。

可是,宅在家裡又是那麼地焦慮,總要找些事做才好。

宅在家裡睡到極致不是休息,不是幸福,是精神自殘

二、莫名其妙的冷戰

有時候可能太閒了,與愛人彼此之間的不滿也會小小地爆發一下。

我嫌他刷視頻太吵,他嫌我嫌他吵。於是,各自守一個房間,免得互相翻白眼。

其實這樣也好,大家都冷靜一下,畢竟平時忙起來,連“冷戰”的機會都沒有。又不能打架,只好自我調節,降降火。

他不愛看書,平時太忙太累,看小視頻就是放鬆。可是,我喜歡看書,喜歡安靜,太吵鬧會讓我頭疼。平日裡,誰會關注誰的喜好啊。也是這一次,讓我們彼此更加了解對方,挺好的。

冷戰總是不可取的,偶爾為之別上癮就好。

突然發現,人生的不同階段都需要磨合,彼此重新適應。忙碌遮掩下的分歧,總會浮出水面。不失望、不迴避,婚姻總還能被治癒,就害怕那些未曾努力就宣告死亡的姻緣。

尊重對方的習慣,不勉強對方改變,這才是最溫暖的愛情。


宅在家裡睡到極致不是休息,不是幸福,是精神自殘

遠離人情往來

今年從過年開始就不與親人朋友聚會了,似乎也挺輕鬆的。沒有了逃不掉的人情往來,日子反而過得更輕鬆簡單了。

不是說親朋好友不好,只是不想敷衍。可是,有時候真的沒心情應酬。

日常的工作生活都是壓力,瑣事並不會因為你的壓力而消失。有的老人還愛招些親戚相聚,不管你願不願意,總要讓你作陪,你是小輩不得不聽,通常一整套陪下來挺痛苦的,也累。

今年好了,沒有人員流動,不是一般的清靜。好久沒有坐下來,自己一個人細細地捧杯茶,發呆。

人是群居動物,也許下一刻依然會面臨人情種種,那麼這一刻,現下這一刻的安靜僅僅屬於我,是獨屬於我的。

其實,好久沒有像這樣,一家三口安安靜靜地用餐。平時,不是你忙就是他忙,孩子也為學業忙。這樣平凡的一日三餐,才是我最幸福的時刻。

不喜歡人情往來,不知道會不會被人說成沒有人情味。那都是以後要面對的問題,喜歡的聚聚,不喜歡的拒絕,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吧。

宅在家裡睡到極致不是休息,不是幸福,是精神自殘

四、自我提升

與其在家焦慮,不如讓自己做點事。難得時間充裕,彼此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互不干涉也不錯。

看了些寫作書,《高效寫作》就給了初學者最明確的寫作構架。標題、開頭、結構、結尾,一篇文章的骨架無非是這幾個部分。先粗寫,再精修。

而《學會寫作》則告訴了我寫作四苦:沒素材苦、沒方法苦、沒詞苦、沒套路苦。而解決這四苦就要培養寫作的基本功:積累素材、鍛鍊敘述方法、錘鍊語言和邏輯、掌握寫作套路。

當你相信寫作就是說話,寫作就變成了一個自然的事。

沒有什麼事是一蹴而就的,寫作也是這樣,有的書還需要反覆琢磨,你才能吸收精華,從而找到自己的寫作風格。

自我提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更難的是堅持。


宅在家裡睡到極致不是休息,不是幸福,是精神自殘

毀掉我們的從來都是不自律和拖延,知易行難,我們看得清,卻往往做不到。可是,不論怎樣,這些比睡懶覺都來得有意義。

真正的幸福,是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有意義,所過的人生不虛度。

宅在家裡,也可以不頹廢,腳踏實地過好目前平凡而寶貴的日子。用一顆坦然的心,迎接即將到來的繁忙日常。

歲月還長,人生不急。


宅在家裡睡到極致不是休息,不是幸福,是精神自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