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做梦都在想你……”

“妈妈,我做梦都在想你……”听到儿子在电话中这么说时,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科科长丁国梅强忍住没哭。自1月28日进驻中山街道首个集中医学观察点起,近一个月来,她一次家也没回过,和家人通电话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体温多少啊?”“有没有哪里不舒服?”“饭菜还可口吗?”近一个月来,类似的话语丁国梅每天都要问上很多遍。在她看来,这些琐事正是关乎隔离人员心理感受的大事。


前阵子,有一名疑似待查的湖北返沪人员住进了中山街道集中医学观察点,与他同行的还有妻子和女儿,三个人安排在两间屋子居住,不想没住两天,孩子的妈妈也有点轻微的咳嗽了。密切关注情况的丁国梅着急了,拿了两包口罩和两瓶消毒液给他们:“口罩还是戴一下,手洗勤一点,这样保险些。”丁国梅直言,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心里就会很担心,但又不能表露出来,因为怕引起入住人员不必要的担心。


可以说,观察点的一声咳嗽都会让丁国梅内心激起千层浪,但这段时间的她却很少有时间关心家人。“看起来一天到晚忙得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但真的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她说,稍微得空都是晚上12点以后了,那会儿家人差不多也已经入睡了,不忍心去吵醒他们。


在集中医学观察点,吃饭睡觉都是没有准点的,因为随时都有可能有人被送过来。好几次凌晨两三点,刚准备闭上眼睛,便接到通知要安排房间给新入住人员。


战疫日记 | “妈妈,我做梦都在想你……”


这些天,身处特殊环境的丁国梅,几乎天天处于24小时“在线”状态。除了负责收集、分析、上报隔离对象医学观察信息、观测隔离对象身体情况外,她还要对内部工作人员的疾病防控、消毒及个人防护进行严格把关。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变化,集中医学观察点也逐渐增加工作量,她也亲自参与送餐、消毒、体温记录、送生活用品、解答疑惑、心理疏导等工作。

“没有翻不过去的山,没有爬不过去坎,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攻坚战!”集中医学观察点的同事们说,即便护目镜下布满血丝的眼睛难掩疲惫,她也总是面带微笑地为大家鼓劲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